四、中医的论治

诊断对疾病来说,就是提出病理的情况,那么关键的一环,必须落实到治疗上。如何治疗?这就是现在所研究的论治问题。应该知道中医治疗疾病有它的治疗特点,只有明了它这种特点,才能很好地与疾病做斗争。以下就分别来谈:

1.整体观念

疾病的形成情况复杂,在生理上造成的影响,也是人体全面的变化。因此具体诊治疾病时,中医往往是从整体出发,永远记住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个病名,一个症候,甚至在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所牵涉的都是多方面的,不了解这一点,论治便只是主观愿望,就不能切合实际。例如一般的胃胀疼,多认为是胃本身的阻结失通,可是单纯活胃调气,症状不减。不禁要问:正治正法,为何不能已病?因为胃的阻结,有它的成病根源,胀疼是病理的结果,是整个病理的表面现象,应该了解病自何来,来源不能堵截,病理存在,病即难已。应知能造成胃的胀疼,无论是由饮食积滞,或是寒邪所伤,必须阻遏了肝气,脾胃升降被滞,才能成胀,胀不去必疼。况还有直接的肝气郁滞。而肝气之郁,实气血失畅的具体表现,司气血运行的又是心脏,心脏运行气血,全赖肝生升之气来领导气血的畅利,全身内外气机才能灵活。一旦肝郁气滞,气血运行失畅而阻结,在胃必有不通则疼,食阻则胀的表现。因此单予活胃调气,肝气未舒,病安得已?所以治病必须从整个病机上去考虑,不能忽略从整体看问题。

2.治病求本

本就是本质,也就是病变的根本问题。临床所表现的症候尽管复杂多样,应该从它的本质方面寻找出之所以能成为这些形症的道理,抓住了这一点,不但了解到成病的规律,而且也得到正确的处理方法。如果不这样,专在形症上打转转,结果越治越拧,病情也越向恶化方面发展。常见有些慢性病患者认为我的病一直没有耽误治疗,每天吃药,为什么就治不好呢?医者也误认为什么方法都用遍了你这病是治不好了。实际这就是犯了不抓根本的错误。例如简单的咳嗽病,咳吐黏痰,遇冷加剧,表面看不过是咳和痰的问题,先镇咳不应,继又化痰还不好,如此咳痰交替的治,咳痰哪一样都消不了。错就错把这机体咳痰的动作当作病来治,而又把痰孤立的当作病邪来祛除了。若从舌胀是脾气之郁,苔腻脉滑乃积湿所蕴成痰,根本是脾虚积湿的问题,湿积蕴痰,痰阻气道,呼吸受制,咳才发生,这样去找它的本质就明白了。肺为痰壅是标,标本明白了,用理脾宣肺化痰的治法,痰少了,咳减了,饮食加了,病就慢慢地好了。这就是治病必求其本的基本道理。

3.扶正与祛邪

疾病本来是正邪斗争的局面,是病邪伤正的问题,治疗则是祛邪扶正的措施。应该明确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机体的健康,必须将病邪祛除。但有时在具体治疗上,祛邪往往伤正,扶正反而助邪,这就需要妥善安排了。

本来正邪斗争,双方有强弱的差别,前人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看法,实际成病之后,首先要看双方的实力和发展的趋势,才能定出恰当的办法。毛主席说,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本来治疗的目的是祛邪,治疗的方法则是帮助正气,这是基本原则。就遵照这个原则,随时查看疾病发展方式来定扶正祛邪的措施,就有标准了。

例如:饭后恶心,大便欠爽,舌胀苔满腻根厚,溲黄少,素饮多今反不渴,脉沉滞。这是水湿困脾,脾欲升而受制难升,肺欲降而水湿无力为化,结果湿阻中脘胃失降和,治应升脾宣肺和胃,这不就是扶正祛邪么?但是辨证才能找出病机,四诊才能发现病理,所谓的祛邪扶正,怎能凭空而谈?如有人不用四诊辨证,仅从病势现象上定指标能行吗?固然病久正气虚,应该留意伤正;病急邪盛,治疗时也须防正气之损耗;这些细则是临床不能疏忽的原则大法,却与教条式的正虚必补正的问题有分别了。

4.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

这个问题也与治病求本的道理是一致的。异病同治的同,是病机病理相同;同病异治的同是病名相同;姑且无论一个病名的病尚有很多类型,至于同病同型时,还有年龄、强弱、新久、季节、气候的差异。有差异就不是真同;但病机病理完全一致时,则是正邪斗争的敌我双方情况以及发展方式上全无差别,治疗的目的,原为助正祛邪,这时就必须采取相同的方法了。

例如湿热痢,里急后重,痢下红白黏液,不但病名相同,而且形症也近似,只是一个老年久病,素嗜饮茶,舌淡湿腻,脉滑食少,是脾虚湿蕴的情况,治必予温脾化湿;一个是壮年新疾,食肥腻又暴饮冷水,舌红胀,苔黄腻厚,恶心不食,脉滑弦有力,治则推积化湿,并予清热;同病异治的道理简单,可是通过四诊辨证,才能明白必须异治。

又如经闭日久,消瘦食少,食后胃疼,口干不渴,便秘如球,三四日一行,舌淡光,脉细滑无力,有溃疡史,脉右滑左细;经闭是因长期食少,津血乏化生之源,而便秘则又是津液干涸,脾胃枯燥之势,故治必从滋养脾胃着手,使食加运复,津血化生得复经自能行;消瘦食少是直接的脾胃干涸,治亦应滋养脾胃,以改善食纳运化情况,使津血有物质来源,则新血续生,气血充盈,脏腑和畅,病理自除。应知治病大法,脾胃是关键,经闭是从血涸而来,故先自滋养后天着手,虽说治标,实则治本,两病的病理相同,经过辨证,需要的治法也是一致,所以就用相同的方法来处理,这就是异病同治。

5.正治与反治

用直接的方法,给病邪以迎头痛击,逆其发展趋势叫逆治,也就是正治;用间接的方法,有时顺从邪势做治疗,叫作从治也就是反治。究竟采取的办法如何规定?不是随意而为,而是精心分析病情,从客观实际的需要出发的。

例如:发热口渴,便秘溲赤,苔干黄,脉滑数。予以苦寒降泄,这时逆着热邪高涨的趋势,快速直折,把热邪祛除,这算正治;发热身疼,口不渴,便溏不爽,溲混浊不清,舌胀苔满湿腻,脉滑弦,屡用清热方法而热持续不减,这属于积湿蕴结,脾运受制,发热则是机体聚力祛邪的表现,是想通过蒸化方法将积湿予化,奈机体所聚之力有限,不足以一鼓成歼。如不明此,一味除热,则是对敌温情,于正有损,热不退说明正未成伤,设热除身凉,立即转为胸满恶心的恶化局面,治疗更难,必予宣肺化湿,助机体祛邪之力,也就是顺势为治,邪去热即自除,这算从治,也叫反治。至于如何运用,完全应该视病情而定,万勿主观从事,更不能片面看问题。

6.主次与缓急

主次是疾病在症候群里的表现;缓急有二意,病情和症候在程度上的轻重,以及治疗采取的手段,总属于疾病形成后其发展过程中,矛盾所在的位置问题。疾病形成往往是极其复杂的,因而出现了成群的症候,也就是正邪斗争所表现的矛盾的局面。尽管矛盾众多,可是它们内部都是有联系的,而且有一定的条件。治疗也就是要掌握矛盾、消灭矛盾,去进一步助正祛邪。

例如:简单的伤于风寒,发热恶寒,脉浮紧,苔薄白,是邪在表,机体聚力加热以驱之,如治不得法,或治不及时,甚至使其相持过久,机体有不支情况而出现汗出口渴、溲黄便秘,热势反高,这是邪已化热、津液不足之象,邪强正衰,就须改用抑热育阴的治法,不能再予辛温散寒解表了。本来外感风寒,邪据于表,祛邪是主要的,是急需的,只是正气有伤,津液不足,邪有化热趋势,病位渐向内移,再用辛温则助邪转化,解表反予邪开内陷的通路,这时必急采育阴措施,将次要化为主要,不如此如何能在这即将恶化的关键时刻扭转过来?主次更易,缓急也就随之改变。总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前人长久在临床实践中不止一次地观察运用,最后总结出来的规律,作为论治时的准则,完全合乎“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的要求。

7.局部与整体

中医辨证从整体出发,是要避免片面性,可是一病之成往往从局部甚至一个很小的部位开始,这就又不能不对原始病变多做考虑。况这样来做,其目的仍然是很恰当地弄清局部病变的病理,拟定妥善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例如:疥疮在皮肤上的红肿,起病多由局部溃破后污染,但是体内不先蕴积湿热之邪,发病亦轻,故辨证时只要发现有这样内因存在,均须把清除湿热作为一等重要措施,免除局部病变进一步扩大。局部问题还要大力重视,因为病位所在,正邪斗争于此,如何助正围邪,予以消散不使脓溃,更属关键。

因此在论治时所谓局部与整体问题,应该反复分析,将它们中间的病理联系以及相互影响的原因探明。论治不但要分标本,还要分清主次,认清标本主次,才能更好地扶正祛邪。否则单纯认为整体是主,有时就放任局部的恶化,重点放在局部而忽略了整体在支配其变化,就愈治愈重;前人谓扬汤止沸,而釜底抽薪方法才是视客观具体情况而定。如此,论治的措施就恰当了。

8.机动与灵活

机动与灵活就是说在具体论治时的“运用之妙”。毛主席曾说,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审时度势”,这一行动准则,军事是如此,辨证论治、遣方用药更应该如此。客观情况在疾病的表现上是多变的,论治则是如何恰当的掌握其变化而予以平复。天气寒热,情绪波动,主观上不能加以控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却有极大影响,病情变了,既定的方针政策就需要另改,改不就违反了既定的大法么?应知在变的情况下,不改就会产生坏结果。

例如:妇女经行腹疼,这是胞宫气血失调的反映,具体是气郁,是血滞,还是寒凝?应该进一步诊断明确,予以疏通。可是这时适因其他原因致感冒风寒,立即出现发热恶寒、头疼身楚等症状。如果不及时疏散外邪,随时都有热入血室的转变,就须将腹疼这一主要矛盾暂时搁置,迅速解表。

又如治疗青年患者王某,自幼三个月时就发生咳喘,诊时已逾二十年。连续治疗了五个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是以升脾宣肺、降痰化湿、温肾益气之法。忽有一次,见其舌苔满黄腻,脉沉细滑数,且两尺尤显。据云胸脘堵闷,溺黄混浊,虽未犯喘,即知其饮冷的旧习所致,湿热已结于下焦。遂依舌脉,改正治疗法则,投以清导湿热之方,服后即愈。在此次治疗前经过几诊后,咳喘已基本停止,故见其湿热下结为患,立即改用清导祛邪。如果仍以久喘治之,瞻前顾后,不敢改易方法,俟其上凌扰肺,将是促其作喘了。这样机动措施,就是“审时度势”的灵活运用,又是精详地做好四诊的情况下,慎重考虑后取得的。

机动措施,就是从审其时机,度其病势而做出的灵活方法。在和疾病做斗争的论治过程中,人和物的关系、恰当的治疗以及对证的方药固然重要,但是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医生为病人服务的革命精神必须调动起来,使病人和医生积极合作,密切配合,加强信心,克服单纯治疗观点及一切急躁、悲观、失望情绪和各种不利于治疗的错误思想。则机体内部抗病能力就能充分发挥,也就达到了治愈疾病的目的。

以上所谈的这八项论治,就是中医具体临床上与疾病做斗争的实际措施,前人从实践中虽说定出论治的八个方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是它的理论基础仍不出这八项的范围。因此现在应该先将这要领明了,日后实际运用不但可以灵活掌握,还可以随时有新的方法定出来,那就不会永远局限于八个有数的框框。事物在发展,实践出真知,依客观情况为依归,也就是达到整理提高的先声了。

附 八法简介

1.汗法

病位在表者用汗解的方法祛邪叫作汗法。一般用辛药来散,表寒用辛温;表热用辛凉;体虚者则应与补益法同用。

2.吐法

邪滞在胃,阻结气机,致使腹脘膨痞,且有温温欲吐之势者,采用催吐药物,使邪滞从上越出的叫作吐法。此法适用于食滞暴停,或误食毒物,必须迅速吐出者方可暂用,如用于一般之痞满不下,则胃的机能不但不能改善,反而使呕吐加剧,难以自已,不可不知。

3.下法

邪滞阻塞腹中,泄之使去的叫作下法。有驱使之通之意,也叫通法。下法之用分多种,热结用苦寒;寒实积冷用温热;肠脏枯燥用滋润,虽亦通便,却非下法。

4.和法

和是调和的意思,凡病之苦于气血不能通调者,依祛邪扶正的方式,达到气血和畅之目的的叫作和法。一般用疏通和解的药物,主要是恢复胸膈间气机的升降通畅。

5.消法

病邪积滞时久,不适宜吐下猛攻的,用消化的药物使之逐渐消化以去的叫作消法。这是治慢性积滞聚结的一种和缓措施。

6.温法

温以助热,机体抗病的火力不足,用温热一类药物帮助祛邪的叫作温法。

7.清法

有二意:一是用清凉的药物清除邪热漫延;二是机体在抗邪的过程中聚力加热之余波未尽,必须清而解之,或是机体津血不足,浮热失降时,需要予以清解的叫清法。

8.补法

气血不足,难以维持生理正常活动,必须予以培补的叫作补法。

八法运用,实际是五个祛邪,三个复正,仍不出祛邪扶正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