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丛书概括了我从医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其中梳理自己求学、临证、科研、带教等经历,体会良多。这些经历对自身临床经验的积累、学术观点的形成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希望能为各位同道提供参考。

我于1978年考入河南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在各位恩师的殷切教诲和引领下,始入岐黄之门;后辗转多地,求学于多位名医大家,受各家启迪而始晓中医之堂奥;四十年从事一线临床工作,从无畏、无知,渐能知常达变、圆机活法,方得些许感悟;同道相求,各抒己见,常有茅塞顿开之感;正可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医路渐行渐远,深知一人之渺小,即使倾毕生之力,也难以洞彻中医之大道也。今将从医数十年之经验和体会整理出来,或可微丰岐黄之道,惠及世人,则吾愿足矣。

迄今,我已培养9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这意味着是90乘n次的学术思考,这些都给我带来了良多启发。近年来,多次受邀于各地进行学术讲座,在备课过程中翻阅中医典籍,关注当前研究动态,无形之中也使自身知识得到积累与提高;讲课过程中结合临床实践,举一反三,又是对知识的夯实和巩固。老师又谓先生、教习。先生者出生在先,是为岁长,而并不能说明就一定强于学生,只是更能扬清厉俗;教习者既教又习,即教学相长。由此深感“教人就是教己,输出就是输入”。

数十年岐黄之路,笔者对“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深有感悟,只有读书、临床,再读书、再临床、再感悟,才能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学术思维境界。我的经验除来自老师、同行、学生,还有患者,诊治的患者积累到一定数量,经验自然就出来了。从医以来,我深感患者也是最好的老师,如对顽固性便秘的治疗,患者未有其他不适,攻下恐伤及正气,扶正怕过补壅滞,且对药物依从性差;后患者在民间多方询问,得知生土豆榨汁有良好通便效果,为通便“偏方”,用后便秘果然痊愈。后转述于我,临床每用之多有效,由此可见与患者交流、向患者学习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我逐渐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是在疾病产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先贤云:“百病皆生于气。”情志、心理异常可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临床上诸多疾病亦常伴有精神情志障碍,且更为隐匿。我总结为“百病皆生于气、百病皆生气”,情志病“躯体化”“隐匿化”。对情志、心理疾病的重视,使我更加重视从整体审察病人,坚持以整体为主,局部为辅的原则,则明显提高了临证疗效。此可能是从医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治学境界。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在此衷心感谢恩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国家荣誉称号“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为本书作序。我有幸于早年听从两位院士教导,他们医技精湛、医德高尚、硕望宿德,拥有大医情怀,是我辈学习的楷模。愿两位先生松龄长岁月、鹤语寄春秋。

每一位门人都是其老师学术思想的践行者、享用者、拓展者和完善者。感谢我的门人及学生赵敏、刘向哲、毛峥嵘、杨海燕、王彦华、周红霞、杨国防、路永坤、关运祥、许蒙、康紫厚、朱盼龙、赵慧娟、张艳博、彭壮、张亚男、许可可、赵俊朝、陈俊华、王小燕、汪道静、刘彩芳、林燕杰、王孟秋、张鑫、王飞丽、吴芳芳、王灿、王博、孙永康、徐方飚、孙田烨、李明远、崔馨月、潘媛媛、宋研博等人协助整理本丛书,为丛书的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洋洋洒洒,字已过千,念及于此,感触良深。拙作虽简,半生心血,粗鄙偏颇,恭聆指正。

庚子年重阳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