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十七章:清白

“别看我,我可不会水,是杨大嫂不顾危险,摸黑跳入水中把人救上来的。”

面对阿姜嫂的拜谢,黎景不敢居功,退开数步,并朝着一众村民扬声解释道。

“嚯~~”

“摸黑跳水,那河底可什么都看不清啊!”

“这黑灯瞎火的,换了是我,可不一定敢跳。”

“好人呐,真是好人呐。”

众村民开口赞言,反倒让杨大嫂听得有些羞臊,忙将阿姜嫂扶起,连连摆手道:

“只是凑巧碰上了,况且在世为人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当不起这般赞誉。”

见救人者如此谦逊,众渔民自是又一番夸赞。

黎景瞧见双峡村的渔民都聚得差不多,关键的几名人物也已道场后,便又朗声开口道:

“还未向大家介绍,这位便是杨存孝的母亲,若是算起来,他们娘俩,这已经是第二次从水里救起姜长生这个小丫头了。”

众村民听到这话,自是又一番惊呼赞扬,只是人群中有几位,听到这话却是变了脸色,甚至低下头去。

阿姜嫂闻言亦是不解:“道长,我家长生上次落水,救她的回来乃是夫家,为什么您说是这位大姐的儿子啊?”

姜阿根从人贩手中,救出女儿的事迹,几乎大半个渔村都知道。

虽然当事几人都不太愿意提及,但一众村民却引以为傲,难道这里头还有隐情?

一时间,众村民目光尽皆聚焦黎景身上。

“阿姜嫂有所不知。”

黎景目光扫了人群中几人一眼后,向众人淡淡开口道:“那日蒋阿根领着村民追人贩子,那人贩子为了脱逃,便把姜长生掷入湍急河流中冲走,若非下游处正巧有一书生在河边歇息瞧见,长生当日便会溺死。”

听到这话,众村民惊呼出声,阿姜嫂更是心头一紧,连忙朝着怀中惨白着小脸的姜长生问道:“是这样么长生,不是爹爹把你从人贩救下,而是一个书生哥哥将你从河里救起的么?”

五六岁的孩子,正是爱听大人说话的年纪。

姜长生虽然听不懂人贩、书生是什么,但确实记得那日落水,是位哥哥把她从水里救出,便点点头,怯生答道:“不是爹爹救的,是白衣服的哥哥把我救起来的。”

听到这话,一众村民再次惊呼出声,杨大嫂更是激动得啜然欲泣:“是我儿,就是我儿,那日出门,他就是穿着一身白衫,是他,就是他没错!”

“原来如此。”

“还真是这样啊!”

“杨夫人母子俩真是对老姜家有大恩啊。”

“可不说呢,救了独苗两命,这可不是一般的情分呐。”

听到内情的众渔民恍然大悟,议论纷纷。

阿姜嫂更是又羞又气,“救人的明明是别人,我家汉子为何也不说清,搞得恩人母亲当面小妹却不认识!你们也是,一个个提也不提,非要充这英雄好汉么?”

阿姜嫂朝人群中怒声一句,正是对着那日带着姜长生回来的一伙儿渔民。

众村民也将不满目光投向几人。

可这本来寻常的抱怨鄙夷,却吓得几人不敢抬头,有两位甚至害怕的浑身颤抖。

这反常一幕,当即让众人有点摸不着头绪。

面面相觑中还是黎景开口:

“阿姜嫂有所不知,其实那日这几位也没瞧见救人书生,只是沿河而下追寻,只在岸边见到昏迷的长生,姜大志,姜大光,姜大有,你们倒出来讲讲,是也不是啊?”

姜大志三人听到黎景点到,当即吓了一跳。

本以为事情败露,正欲瘫软,却听到这番开脱说辞,自是像抓到救命稻草般,忙不迭站出来附和,泪声俱下的辩白。

“道长说的是,救人的是书生,我不是个东西。”

“我真是黑了心,才会冒认义士。”

“善恶不分,我是畜生!”

虽然冒领他人功绩确实丢丑,但如此懊恼,却也有些过头。

村民不知所以,只有黎景清楚,三人为何会如此悔恨畏惧。

但有些错,并不是给点儿情绪就能糊弄过去的,所以黎景淡淡问道:“既已知错,那你三人打算如何弥补呢?”

姜大志:“我每日早晚,诵经祈福。”

姜大光:“我刻下排位,日日三柱清香。”

姜大有:“我......”

“呸呸呸!”

三人争前恐后的说辞,被阿姜嫂愤然打断:“恩人是去赴考,你们怎么做得好像他赴死了一般,再说即便要感恩立牌,诵经焚香,也该是我家长生来做,同你们三人有什么关系。”

长生归来之后,阿姜嫂的精气神肉眼可见的转好,就连中气也变得十足,啐骂三人几句后,便又朝杨大嫂问道:“杨大姐,您与令郎的大恩大德,小妹实在无以为报,您看令郎什么时候回来,我想让长生,去给他磕个头。”

“吁~~”

听到阿姜嫂的话,有村民笑骂道:“要说精还是你们女人精啊,你那是要让长生给恩人磕头么,分明是攀关系。”

“就是,公子救人不留姓名,如此高义定是饱学之事,此去赴考,归来定是官身,要给他磕头的多了,你还约起哩!”

“恐怕磕头是假,想把丫头塞去填房才是真哟!”

真相大白,童女归来,冒名顶替的承认错误。

就连之前伤心欲绝的阿姜嫂都恢复生气。

圆满的氛围下,渔民们开始出言打趣。

而在船坞上讨生活的女人,自然早已习惯这种不带恶意的调笑,甚至把头高高扬起:

“接连两次救命,这是多大的恩情,若是公子看得上,莫说是媳妇,便是只当个婢女都没关系。”

阿姜嫂朝众人一句,便顺杆上爬地转向杨大嫂:“大姐,你说咋样。”

父母之爱,为子女计之深远。

死了爹爹的渔女,哪能找到什么好夫家,很大概率,便是随随便便长到十五六岁年纪,浑浑噩噩嫁个渔民。

虽然他没见过杨存孝,但能如此淡泊名利的书生,必然志存高远,胸有丘陵。

最差最差,人品定然过硬。

横竖都不亏,那就借着恩情,厚着脸皮试探。

阿姜嫂甚至做好了被杨大嫂拒绝的准备。

可令她没想到的,话刚出口,不光是杨大嫂的表情一暗,啜然欲泣,就连姜大案三人,都重重艮着头沉默。

“这是...怎么了?”

“阿姜嫂。”

眼前知情者都不开口,那依旧由黎景出声:“杨存孝怕是没法同长生见面了。”

“无法见面...为什么?”

“书生救了人,但自己,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