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黄河流域概况

1.1 黄河流域自然环境

1.1.1 历史发展

历史发展中,曾经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覆盖率高、泥沙含量较少,水资源丰富,孕育了黄河文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组成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距今5000年左右的地理环境适合人类居住,同时期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经济得到大力发展,黄河文明发源重心在此形成,也证明了其原始环境的优良。西周时期,我国第一个寒冷期出现,带来了气候的周期性波动,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区域出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决堤等灾害,从最适宜人类居住、孕育辉煌农业文明的昨天发展到了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的今天,应该引起人类充分的重视。秦汉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尤其是中原区域的黄河流域。汉魏以后,黄河流域大批农民为逃避民族压迫和战乱南迁,黄河流域丧失了经济首要地位,安史之乱后更是被南方地区所取代。局面延续到今天,原因复杂,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自然环境的变迁。

丰富的物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都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且人类社会本身也是自然界产物;反过来,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影响。纵观历史,黄河流域由孕育黄河文明变成满目疮痍,生态环境的变化极大,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下,黄河中下游地区尤为如此。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迁、植被变化、水文变化和地质地貌等,人为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变化、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和战争等。

1.1.2 气候因素

温暖湿润的气候非常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冷暖交替的气候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总体变冷变干的趋势会限制植被的生长,从而直接影响水文和土壤等自然环境,更是间接影响到大规模的移民及人口分布、产业分布等。黄河文明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环境就在中国历史上数次的冷暖交替中艰难前行和变化。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幅度相对较大,中下游地区更为明显。气候变化趋势的总体变干变冷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对环境破坏极大。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掘,证明黄河中下游地区早期温暖湿润并且有茂盛的森林植被,商代时,黄河中游的关中地区采伐林木,黄河下游的河南地区物种繁盛。随着东汉末年寒冷空气对黄河流域的侵袭,整个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小麦的单产普遍下降。发展到唐代以后,气候急剧转寒,黄河流域出现大量沙地和盐碱地,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同时,由于气候变冷,植被的破坏直接造成水土的流失,甚至波及经济政治,黄河流域的兴衰和黄河文明的兴衰同步。气候温暖时期,民族关系较为和睦,气候寒冷时期,民族关系较为尖锐,战争频繁。气候变冷后黄河流域植被类型渐趋单一,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

1.1.3 水文特点

水文变化也是自然环境变迁的重要原因,现今的黄河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特点为:①水资源不平衡。黄河流域的年径流量仅占全国的2%。②区域流量分布不均。黄河流域兰州以上地区面积占黄河的29.6%,年径流量占55.6%,龙门至三门峡区间的流域面积占全黄河的25.4%,年径流量占全黄河的19.5%。③汛期旱涝变化大。在每年汛期的7月至10月,干流及较大支流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60%以上。

平原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绝佳的自然环境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可能,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对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影响不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口数量逐渐增加,意味着某一地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程度会加大。随着耕地面积扩大和建筑木材与薪柴需求的增加,森林与自然植被的破坏速度加快、程度加剧,黄河流域的地区承载力达到极限,因而环境质量受到很大的挑战,黄河流域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超过一定阈值,这样对资源无底线无限度地开发,最终会导致资源的破坏性利用,使经济环境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人类追求个人利益导致资源意识淡薄,暂时性的经济利益阻碍了人们从宏观角度对水资源的整体把握,于是环境日益破坏取代了昔日的辉煌。肥沃的土壤流失后,土壤异常贫瘠,加速环境恶化,使地区不适宜人类继续居住。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变化,政治中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早期王朝如西周、秦、西汉等建都于临近黄河且地势险要的优越地理位置如关中地区的咸阳和西安,当关中地区由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转变为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之后,政治中心也相应东移到条件更为优越的洛阳和开封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