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1]

一天,有这么一个人,他在发烧,吞服了一些金鸡纳霜。他手拿着一杯水,因为药苦难咽,不免皱眉挤眼,他对镜子一看,脸色苍白,甚至有点发青。他连忙放下水杯,上去就把镜子砸了个粉碎。

以下几卷文字的命运或许也是这样。活该倒霉,它们不去讲一百年前的故事,偏偏写了当代的人物;我看这些人物都还活着,那不过是两三年前的事。有人是坚定的正统王朝派,有人说起话来像是共和派,这难道是作者的过错?难道作者相信自己是正统王朝派同时又是共和派?

说真话,既然人们迫不得已非把认真的真话说出来不可(因为害怕遇到更糟的情况),那么,作者别无希望,只好到纽约政府统治下去过活了。作者宁愿向基佐先生献媚求宠,也不愿意拉拢讨好他的鞋匠。在十九世纪,民主制度是不可避免地要把平庸的、理智的、目光短浅和索然无味的人物(就文学意义而言)的统治带到文学领域中来的。

一八三六年十月二十一日


[1] 这一篇序言,是司汤达亲手笔迹,存手稿编号R.5896,卷XIII,第4—5页。(马尔蒂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