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治理
- 李司铎
- 1602字
- 2024-07-15 17:52:34
前言
“三农”问题不仅关系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发展,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突破口之一。脱贫攻坚消灭绝对贫困后,中国的“三农”工作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作为下一阶段“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缓解相对贫困。这种相对贫困既体现在农村和城市之间,也体现在农村内部,更体现在多个维度、多个方面。要解决这个问题,战胜这个挑战,需要精准识别出多维相对贫困这一群体,对其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判。即在评估其规模、定位其特征、明确其诱因后,谋定后动,精准发力。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几亿农民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能够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极大地促进城乡经济循环。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指挥,需要地方政府的体察民情和务实工作,需要诸多学者的积极探索和精耕细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合力在中国特色乡村振兴实践中走出一条从“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的共同富裕之路。
目前,乡村振兴已转向具体的实践,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仍囿于政策衔接机制探讨、乡村振兴具体议题的理论阐述和单一理论视域的乡村振兴解读,亟待深入开拓。本书在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五大振兴框架下,立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阐述乡村振兴缓解脱贫攻坚阶段未能完全消除的农户多维相对贫困问题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和关联机制,并以战略要点梳理的方式对未来政策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力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治理提供科学理论和实践指导。
全书共七章。
第一章 导论。介绍本书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与数据及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本书所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其主要理论。即阐述了贫困、收入不均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主要核心概念,回顾了经典经济学思想和学者关于反贫困、收入分配、可持续生计、乡村发展及共同富裕等乡村发展和贫困问题治理方面的主要基础理论。
第三章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对国内外有关学者针对我国“三农”发展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问题治理,尤其是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业问题研究进行梳理,并与我国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及处于相似发展阶段的国内外实践进行对照比较。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目标,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户收入、能力、生态、文化和权利相对贫困问题分析框架。
第四章 乡村振兴缓解多维相对贫困的内在逻辑。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对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阐述,梳理乡村五大振兴与缓解农户五维相对贫困之间内在关系的论证逻辑。
第五章 农户的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梳理了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对研究样本地区(咸宁市通山县)农户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进行测算,并对造成样本地区农户多维及单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第六章 乡村振兴实践及其多维减贫效果。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角度,对研究对象(咸宁市咸安区)的区位特征、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乡村振兴的基础和短板进行梳理,并结合实地调研采访的案例对乡村振兴的多维减贫成效进行阐述。
第七章 乡村振兴缓解多维相对贫困的战略要点。阐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有效缓解农民收入相对贫困、能力相对贫困、文化相对贫困、生态相对贫困和发展权利相对贫困的战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