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李善长的猜想和判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在自己书房里整理着今日报纸要闻的李善长,放下了手中的黄金钢笔,认真地品味起了这八个字。

朝堂上正在发生着什么,他自然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当然,这并非是他要刻意去打听,到了他的这个位置,只要他人还留在京城,消息就会自然而然地向他的府邸里汇集。

“父亲,听说陛下属意您当这次科考的主考官。”李祺说道。

李善长轻笑一声,本能地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除了我之外,还有谁是陛下属意的主考官?”他问道。

“在大本堂的教授皇子诗书的李希颜。”

李善长的眼角跳了跳,既然选了李希颜,那还让自己去干什么,当这老头的陪衬?

李祺回想了一下,“另外大本堂里的苏伯衡也是候选人,衍圣公孔讷,国子监祭酒宋讷,东阁大学士吴沉,还有左都御史,詹徽。”

提到詹徽,李祺就有些不屑,这种不屑的根源来自嫉妒。

“詹徽年纪轻轻的,就能成为主考候选人?”李善长淡淡摇头,很显然,他也不赞成这个人。“你的这个岳父啊,做事越来越匠心独运了。”他一边说,一边再次拿起了钢笔,继续整理起了报纸上的要闻。

比起袁珙喜欢用剪贴报的形式,李善长更喜欢自己抄写,然后总结。更重要的是,他已经习惯了用标点符号。

听出了自己父亲话里的其它意思,李祺连忙问道:“父亲是说,这又是一个局?”

“李希颜是大儒,为人刚正严峻,以其为主考官不会引发士林的任何争议,但为什么又要弄一个苏伯衡呢?”

李祺也觉得奇怪,“苏伯衡是宋濂的同乡,李希颜则是河南人,他们两不在大本堂打起来就已经不错了。”

“那个跟陛下唱反调的孔讷,还有跟孔讷对上了的宋讷也被同时提了出来,这又是为何?”李善长失笑,“如果不是为了让这些人斗,就是为了让这些人入局。”

“入什么局?”

“你再想想,为什么为父我也被提了出来?”

李祺顿时明白了,“又是引蛇出洞!这么多立场不同的主考官人选一旦公布,这天下学子就会各自站队了。”

李善长紧皱着眉头,微微颔首。

“李希颜和孔讷会代表北地士子,苏伯衡会代表江浙士子,宋讷自有国子监的学子需要维护,那吴沉和詹徽,就算是陛下的亲信了。”李祺分析道,“父亲则会成为两淮学子的主心骨。”

“大体就是如此,而且一旦真的这样安排,我们这些人就谁都不会当主考,最多只能是考官,而这次真正的主考,会是你的这位岳父。”

李祺听罢,顿时感觉到了一种顺理成章,这样一群人放在一起,绝对是谁也不服谁的,也只有皇帝才能压的住。

“那父亲您会参加吗?”李祺不免担心地问。

李善长摇头,明知是个局,为什么还要钻进去。

他现在只是不太理解,自己这个老伙计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明明就是在刻意地加强朝局的分化和内耗,虽然这样有利于统治,但却对当下正需要稳定发展的大明没有什么什么好处,这可一点也不像他的作风。

见自己父亲依然忧心不已,李祺关切地问道:“还有什么不妥吗?”

李善长点头,说出了自己的不解。

李祺听完也是满头问号,是啊,这不是在故意挑拨党争吗?“真不知道陛下在打什么算盘?”

“如果一件事顺着想不通,就倒着想。”李善长思索着,“大明的朝局是不能乱的,陛下对这一点向来看重。所以他做这些事,也不是为了冲着让大明朝堂内耗去的。我都能看得出来这会引起党争,他怎么看不出来。”李善长抬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你说说看,怎么样才能不让大明朝堂内耗?”

“和当下朝堂的格局一样就行,没有人能够形成一股势力。”李祺给出了答案,“陛下一家独大。”

“那为什么还要让这些立场分明的人来加入这次主考的名单呢?不管愿不愿意,他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被划分出派系来。难道主动去发起党争吗?”

李善长最不理解的就是这一点,当初胡惟庸和刘伯温斗,自己的这位陛下就是在背后出力的。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又没有什么大的势力需要瓦解了,当下的朝堂格局就是最稳妥的。

“陛下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挑起党争的。”李祺也这样认为。

“那就意味着,陛下有足够的把握让这些人无法通过这次科举形成朋党,而不能让他们形成朋党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这次中举的人数限制到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说到这,李善长顿时明白了一切,“这次科举就不是冲着让这些学子中举而办的!”

李祺不明白。

“难怪搞这样的分科考试了,这种考法,除了国子监那些大致学了两年算学,律法的学子外,其余的学子大部分都不可能考中。”

听到这的李祺顿时一惊,“可是这样的话,会出大事的!”

“是啊,会出大事的。”李善长轻声地附和道,但理智在告诉他,自己这个老战友是不会允许任何不可控的大事发生的。“如果大量的学子无法中举,而且还是因为科考内容的改变而无法中举,要怎么才能平息他们的怨气?”

“给官身。”李祺给出了一个很直观,也很有效的答案。

“给了官身,不就让他们成为朋党了吗?”

“那就只能给许诺了。”李祺答道。

李善长扶额轻笑,“是啊,最明显的答案已经摆在那了,原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说的是这个意思。这些考不中的学子会被直接纳入国子监。而在这一次科考中,中举的学子,绝对超过一大半都会出自国子监。”

李祺也顿时恍然大悟,“是啊,这次还有很多学子都是普通的县学生,连县试都没有考过,只不过来参加一次注定会落榜的科举,就能直接成为国子监的学生,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了!”

李善长轻敲了一下手边的报纸,“等这次科举结束后,这报纸上肯定还会大肆鼓噪国子监教育的厉害,让人将中举和进入国子监联系起来。到时候,这些考不上的学子就会真正的感谢天恩了。”李善长摇头轻叹,“没想到啊,竟然能把人心算到了这个地步,左手和右手一换,这次参与科举中的学子里,至少七成会心甘情愿的成为帝党。”

李祺霎那间只觉得背脊一凉,他做了个深呼吸,心里感叹着,自己这老丈人有点可怕到没边了。

“如果事态的变化是这样,那父亲就不应该去拒绝当这个考官。”李祺提议道。

“这是为何?”李善长饶有兴致地注视着自己的儿子。

“陛下放出这些人选来,不止是为了观察考生,也是为了观察考官。父亲之前不想去,是因为这样做有培植朋党之嫌,但现在既然明白了陛下的意图,那父亲就不用去担心这个问题了。到时候不管考生来自哪里,该怎么评判就怎么评判,反正最后落榜了都是会进入国子监的。让其他人去争,去抢,父亲只需公平做事即可,这样一来,即可以通过陛下的观察,也能毫不费力的让咱们的人进入国子监。”

李善长赞许地点头,这一场考试下来,所有人都会现形,除了自己。

“对了父亲,昨日,常升被陛下责打了一百军棍,恐怕要在医学院养半个月了。”

“知道原因吗?”李善长问。

“不知道,我去医学院看过他了,他说是自己想蹭着太子北上祭孔时去杀了吕氏,但被陛下发现了,所以才被责打的。”

“常茂呢?他也是这样说的?”

“是的。”

李善长沉思着,这个时间点出这样的事,就很奇怪。想了半天,他能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这常家老二肯定是被谁挑唆了。

朱允炆现在得到了一些重点关注,这件事他是清楚的。皇长孙还处在昏迷当中,以后的情况是什么样还不可知,但昏迷了两年还不见好,这不是好兆头。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挑唆一下,就做点出格的事完全有可能。

是谁挑唆常家老二去做这种事的呢?蓝玉?想到这,李善长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知道为什么秦王和晋王被责打,秦王还被废掉了王位的原因吗?”

“不知道,但我已经请公主入宫去了,也许今晚就有答案。”

李善长淡淡点头,继续整理起了报纸要闻,同时脑中不断地浮现着两个字,真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