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我打个电话
- 回村后,我打造了文艺圣地
- 一顿两斤半
- 2680字
- 2024-08-28 00:15:40
创业这件事,往往是九死一生。
有钱烧都未必能活到最后,更别说资金不够的情况下了。
倘若竞争对手再挥舞着钞能力直接杀到你的大本营来偷塔,那多半是要凉凉。
而此时的张韬,就面临着这样尴尬的局面。
一方面是资金快烧完了,再不完成下一轮融资,最多只能坚持三四个月。
另一方面,[吃了么]来势汹汹,市场不等人。
但如果就这样轻易答应陆斐的条件,那张韬这个CEO干脆趁早别干了。
毕竟一首歌再好,也到不了价值数十亿的程度。
只是不解决公关危机,市场受挫是一定的,融资也会耽误上一段时间。
届时,[饭团]根本无力招架[吃了么]的进攻。
眼下摆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如此两难的局面,张韬根本不知该如何抉择。
最关键是接受陆斐的条件,用那首歌配上公益广告去宣传,也只能说是个不错的办法。
是不是百分百管用,谁也不敢打包票。
为了这种不确定的事情,就让[饭团]平台未来每一年都付出数十亿的代价,想想都觉得巨亏。
要是随口答应,张韬自己都会觉得自己是个疯子。
可如果不管不顾,局势将进一步恶化,迎接[饭团]的很可能是全面溃败。
张韬一时间愣在那里,是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行了,用不着如此纠结,这个世界离了谁还不都一样转。
[饭团]倒闭了,还可以用[吃了么]点外卖嘛!”
见对方果真舍不得,陆斐是一点儿也不意外,毕竟真正有大格局的能有几人。
反正两辈子加起来,他就没见过多少。
也就自家亲爹和亲爷爷是这样的“傻子”,不对……还得算上霍老头儿。
陆斐懒得再和对方多啰嗦,适时地补了一刀。
这一刀,要多扎心有多扎心,他就不信对方还能有脸继续跟这儿磨叽。
果然,张韬一听,瞬间炸毛了。
但并非是因为生气,而是突然感到了一阵深深的恐惧袭来。
他清楚地发现,自己好像没得选。
创业,在别的高管那里或许只是一场冒险,但对于自己而言,却是押上了后半辈子的超级赌局。
一旦[饭团]不能赢下这场外卖平台之战,等待他的将是天价债务。
因为这几年瞎折腾创业,为了给平台筹措资金,张韬已经把自己的房子、车子全都抵押了出去。
尤其是去年才结束的那场外卖平台“烧钱大战”,[饭团]更是差点凉凉。
那个时候为了帮平台渡过难关,他甚至还和投资人签署了包含强制回购股份条款的“流氓协议”。
这种协议一签,就相当于创始人未来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哪怕是公司破产了,张韬个人也要继续背负债务。
如果[饭团]真的输了,其它高管或许没啥太大影响,他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翻身了。
成王败寇,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被[吃了么]收购,或许还能落点小钱在手里。
真那样的话,张韬估计比死还要难受。
明明自己也有机会可以登顶的,为什么就不能是[饭团]收购[吃了么]?
关于这个问题,他自己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因为人家[吃了么]率先完成了C轮融资,现在兜里比你有钱,赢面比你大。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钱呐。
张韬不由地回忆起了之前黄文海汇报方案时听到的那首《碎银几两》,莫名就是一阵心酸。
他忽然有种强烈的预感,这首歌说不定真的行。
张大老板又看了一眼身旁的副手黄文海,心里更是感触颇深。
因为这家伙的脸上虽然也带着几分焦急之色,却并没有生死攸关时的那种紧张与迫切。
他心里暗暗叹了口气,不当家,就是不一样啊!
大概整个公司也只有自己每天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愁得睡不着觉。
不成功,便成仁!
其他人还有种种退路,自己却压根没得选。
一想到这里,张韬立刻通透了,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意思。
活过这一关才有未来,活不过,说啥都白瞎。
不就是给骑手增加福利么,反正又不是自己个人掏腰包,干就完了!
不过事关重大,也不能纯拍脑袋决定。
于是,他急忙解释道:“陆老师,您提的那些条件我都可以答应。
不过这件事情操作起来需要时间,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决定的,需要召开董事会共同商议才行。”
这一点张韬倒并非在敷衍,因为确实是不好办。
平台突然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光是说服那些投资人就够他头疼的了。
特别是先前准备投资[饭团]下一轮的那几家机构,会不会因此彻底毁约,谁也说不好。
“就这么点儿破事儿,还需要开董事会?”
陆斐听完先是一惊,他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还真的能答应下来。
然后又将信将疑,别是在玩缓兵之计吧?
先把歌忽悠过去,用起来再说,回头等问题解决,直接来上一句“其他股东不同意”,就把我给打发了?
陆斐又不傻,自是不可能答应。
张韬见状,进一步说明道:“陆老师,真不是您想的那样。
这件事情的确有难度,投资人那边就阻力重重!”
“别扯那些有的没的,我说的那两个提议,对你们[饭团]平台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你以为背后有资本,就可以不把骑手当人?
就算今天不爆发,迟早有一天还是会爆发,上头能看着你们一直为所欲为?
到时候,还不是得推出相关的福利政策。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解决危机不说,还能落个好名声。
真按照我说的办,你们平台只有赚大了好不好!
哪个投资机构要不答应,趁早别跟他们合作,免得这种脑残资本入股后给自己添堵。”
陆斐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早有先知先觉。
上辈子那两家外卖平台背后的资本更牛叉,迫于舆论危机和管理压力,最后还不是一样要乖乖立正。
该买保险买保险,该交社保交社保。
虽说参保形式不太一样,多数都按订单操作,但至少骑手也算是有保障了。
所以陆大导演才不在乎什么资本不资本,直接照骂不误。
要是连这点儿前瞻性都没有,那还合作个der!
张韬闻言一脸为难,可心里莫名觉得陆斐所言很有道理,隐隐有些被说服了。
一旁的黄文海却着急了,忍不住诉苦道:“陆老师,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实不相瞒,就在昨天,我们原本谈好的几个资方都宣布暂缓投资流程了。
如果此时再推出这种会牺牲平台未来利润的政策,在投资人眼里岂不是大大的利空。
那我们下一轮的融资,就要彻底黄了……”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陆斐才不理会那么多,随口回道,“如此厉害的计划都看不懂,这种小白资本的钱不要也罢!”
黄副总裁这下更急了:“陆老师,咱不能瞎说啊!
我们下一轮融资的领投方可是[华泰创投],他们如果都算小白的话,国内就没有机构敢称自己专业了。”
他真是一点儿也没有夸张,别看[华泰创投]成立才没几年,但背景十分深厚。
毕竟在人家后面站着的,是[华泰集团]。
这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超级巨头企业,在影视、娱乐、游戏、金融、地产、科技等领域全面开花。
堪称是财团中的财团,爸爸中的爸爸。
“啥?你说的是[华泰创投]?”陆斐听完若有所思,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
黄文海不明所以:“没错啊,就是他们!”
“如果[华泰创投]能同意的话,那你们还有没有问题?”陆斐突然问了一句。
黄文海不知他哪来的信心,脱口而出道:“废话,如果[华创]都答应了,我们还纠结个屁啊!”
“切,那不就结了!”
陆斐略微带着笑意,撇了对方一眼,然后便轻描淡写地说道,
“等着,我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