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什么垃圾玩意儿
- 回村后,我打造了文艺圣地
- 一顿两斤半
- 2276字
- 2024-08-11 16:26:09
“放开,我没醉……”
“兄弟们,为了民谣,干!”
陆斐被武骁几个搀回家的时候,脚步踉跄、身体摇晃,嘴里仍在不停地嘟囔着,压根没人瞧出他其实是装的。
等所有人离开房间,他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眼神登时恢复了清明。
“一群沙雕,就知道准有猫腻。”
望着屋外,陆斐没好气地吐槽了一句,哪还有半分醉酒的样子。
打从一开始,他就惦记着上套路了,喝到差不多的时候就故意“断片儿”。
他这招装醉的本事,还是从陆老头那儿学来的呢。
也正因如此,陆斐全程旁听了沙雕们的酒后真言,得知了所有的密谋。
好家伙,居然背着自己大把大把赚钱。
还算这群二货有良心,知道要给他分成,不枉老陆家这些年的善待之恩。
虽然已经知晓了一切,陆斐却没打算摊牌。
还是那句话,不过就一首民谣而已,对他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既不能让自己大红大紫,也没办法立刻变现。
与其放在脑子里吃灰,不如给赵磊、武骁他们拿去驻唱,多少能赚点小钱。
反正脑子里的存货还多着呢,根本用不完。
再把话说回来,有那群二货甘愿当工具人,出去卖唱赚钱再给他分成,总好过陆斐亲自上阵。
否则,就只能自己找酒吧去驻场表演,赚钱的效率还远不如现在这种模式高。
因此他乐于见得这帮家伙耍小聪明,根本不想去拆穿。
若是这种“合作”模式能行得通,他倒是不介意多拿几首歌出来溜溜。
真·大佬,从来都是养一帮小弟为自己赚钱的。
只有天生牛马圣体才会成天想着亲力亲为,累死累活还捞不到几个子儿。
躺着收租他不香么,何必那么累呢!
琢磨明白这一切,陆斐借着酒劲儿就又躺了下去,一想到二货们明天一早就会来交房钱,做梦都格外香甜。
他这会儿早就已经忘了,自己在网上发布的小说如今是怎么个情形。
……
京城,北三环,中环路6号,京华出版社。
因为旗下的文学网站【翰墨轩】举办首届网络文学大赛的关系,整个运营部门最近一个月几乎是连轴转。
尤其是内容部门,就更是如此,加班不停。
这次比赛不设门槛,导致报名参赛的人数与日俱增,小说发布的数量也成倍增长。
不到最后一天,根本不知道还有多少工作量在等着。
今晚九点,就是[文华杯]首届网络文学大赛的报名截止时间,到目前已经有上万本小说通过审核发布了出来。
戴志伟,在京华出版社已经工作了两三年,如今却是【翰墨轩】的一名执行编辑。
他是主动向领导申请调岗的,从传统出版部门调到了网络文学部门,为此甚至放弃了即将到手的晋升机会。
这不仅意味着工作要重新开始,也意味着以往积累的经验和人脉都将归于零。
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事实也相差不远。
近来一段时间,他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每天都在全力审着稿子。
与传统出版不同,这次他们并不需要去把控作品的质量,只需要看看作者有没有写什么太惊世骇俗的内容即可。
可尽管如此,工作量也远超以往,加班成了常态。
今天是周五,也是比赛报名的最后一天,这惨无人道的加班生活就快看见了曙光。
等审核完最后一批稿件,终于可以下班休息两天了。
一想到这,戴志伟就浑身充满了干劲,恨不得立刻把手上的活儿干完,飞奔回去和恋人团聚。
距离上次约会,他都大半个月没见到女友了,为此也没少遭埋怨。
奈何戴志伟也是身不由己,实在是脱不开身。
这次[文华杯]网络文学大赛,虽说不至于关系到整个网站的生死存亡,但重要性也差不了多少。
外人不得而知,只觉得大赛办得如火如荼、热闹纷呈。
只有【翰墨轩】的内部人员知道,如果这次再不能做出成绩,项目估计就要凉凉了。
到那时,不仅上头领导们不满意,出版社也必然会降低对网站的资源倾斜,少了支持又何谈好好开展工作。
而城门失火,也必会殃及池鱼。
戴志伟作为主动申请调任过来的业务骨干,被边缘化也是应有之义。
届时该调整调整,该裁员裁员,谁也讨不了好。
所以不仅仅是他,整个【翰墨轩】全体上下都铆足了劲,势必要搞点动静出来。
作为戴志伟个人来说,就更是需要成绩来证明自己。
当初调岗的时候,他就曾当着领导和同事们的面夸下海口,若是网站都凉了,哪还有脸在出版社待下去。
不成功、便成仁,正是带着这样的觉悟,他才敢来【翰墨轩】闯上一闯。
因为这边给编辑岗位开设了全新的激励制度,每个编辑的奖金都和其手上签约作者的成绩挂钩。
如果有能耐签约几个畅销作家,奖金甚至可以超过社长的工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戴志伟就是奔着这个新政策来的,甚至幻想过自己能签约一个国民级的作家。
要真那样,自己在京城买车买房都不算什么。
有这种激励在,加班再苦他也不觉得累,整个人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
心里装着希望,一切都觉得值。
就在戴志伟拼命审稿的时候,忽听得坐在一旁的同事王超大骂了一句。
“什么垃圾玩意儿!”
他好奇问道:“怎么,又看见啥狗屁不通的稿子了?”
“切,比那还严重,光看书名就知道不是啥正经玩意儿,我都懒得看内容,别又污了我的眼睛。”王超很是不屑地回应道。
戴志伟闻言,却来了兴致,侧身探头朝王超的电脑屏幕望了过去。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因为每个人的风格喜好不一样,擅长的点也不同,所以内容部门事先就有规定,编辑之间可以互相交换稿件和作者资源。
以防止某个编辑主观臆断,错失了一部好作品。
有的作者虽然不太成熟,但在编辑的指导下进行修改打磨,也能达到签约的标准。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戴志伟经常和大家交换稿子,比谁都要积极。
尽管是全新的部门,但同事们或多或少还带着点实体出版的思路在工作,不免会被条条框框局限。
但他不一样,已经完全跳出来了。
戴志伟完全没有传统文学编辑的偶像包袱,全身心拥抱了网络文学。
听见王超在骂骂咧咧,他并未嫌麻烦,抱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心态,扭头便望了过去。
一看之下,瞬间也有些接受不了。
因为后台十分清楚地显示出了作品的名字——《和空姐同居的日子》。
怪不得王超会骂垃圾玩意儿呢,别是什么刘备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