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老朱家临时抱佛脚

天幕下,大明历代帝王看到这首诗不像诗,词不像词的玩意,个个怒火中烧,却又无力反驳,心里憋屈的很。

其他帝王无意中听到老朱提起清史,顿时兴致大增,急忙搜索天幕上的各种功能。

很快,众人便发现苍穹之上多了一个书库,虽然大部分书籍还没能填充,不过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史记一类的书籍倒是齐全的很。

嘿嘿,果然有不少关于清朝的史料,终于不用依赖弹幕,就可以对着那群辫子龙开喷啦。

众帝王发现了清史的存在,如获至宝……

麻痹的,这群鞑子皇帝的记录可真多,怎么整出这么多史料,玩的挺花呀。

历代帝王瞧着厚实的清朝历史资料边看边骂,又欣喜又绝望。

弹幕上说大清开局成梁孝子,原来努尔哈赤就这么一个货色呀,老朱家帝王看得心花怒放。

直到瞧见皇太极出场,心里渐渐不爽。根据天幕提示,大清初期几位帝王,虽然毁誉参半,有过也有功,总体来说都算得上明君。

大清这群金钱鼠尾的鞑子,槽点都在乾隆之后的帝王,暂且跳过前面几个老登,直奔奇葩而去。

一众人将书籍目录拉到尾部,寻找溥仪的史料,一看一个不吱声。

瞧着似乎比五胡乱华,靖康之耻,土木堡要屈辱的多……

麻痹的,又气人又看不懂,什么欧洲美洲,西方列强,船舰利炮,还有一群奇奇怪怪的外国名字,看了个寂寞……

李虎听到众帝王心声,突然意识到是不是得先补充几本浅显易懂的世界历史,工业革命的书籍进来,方便历代帝王理解清朝局势。

天幕下,朱元璋闷声不语,暗中分析目前形势。虽然清史已经在手,要想对付先知全能的鞑子皇帝,还得找几个帮手才行。

老李家立场不稳定,老刘家偶尔也靠不住,倒是老杨家可以争取过来。

至于司马家那群人间之屑,还有挫宋那帮弱鸡,聊胜于无吧。

朱元璋:杨六哥,老夫年纪越大,越发觉得你当初力排众议,斩草除根是件多么明智之事。

弘历:老六别信,朱八八这是有事相求,这才温言软语来哄骗你。

你还不知道吧,老朱家以大隋二世而亡为由,将你移出了帝王庙。

朱棣:我老朱家又不需要大隋做警示,倒是你大清面临着同样的胡汉融合局面,居然不将老杨请回帝王庙。

康熙:老杨,朱扒皮嫌你杀戮太重,这才将你请出帝王庙。殊不知他自己才是那个杀人狂魔,洪武四大案十万人头滚滚。

如此残忍弑杀之人,竟然敢说你刻薄寡恩,对宇文家族做的太绝。

杨广:老朱家、爱新觉家,有话直说,不必兜圈子。

杨坚:又想玩大的是吧,朕得好好观察,以免上了某些人的当。

朱元璋:老杨,咱都是汉族皇帝不说,秦、隋、明三朝帝王没有任何冲突之处,倒是有不少共同之处,同仇敌忾理所当然。

嬴政:秦隋相似,朕可以理解,明朝这事怎么个说法?

朱棣:弹幕里是不是常有暴秦不如强汉的言论?盛唐和强明是不是经常一较高下?

始皇不如汉高、汉武的言论是不是传得沸沸扬扬?汉武、唐宗是不是总是和明祖相提并论,互相拉踩?

李世民:弹幕又不代表帝王本人的观点,老朱家不要强行攀关系。

朱元璋:祖龙、老杨想必深受摘桃论之苦,风评由此被害吧。

朕也时常被后世诋毁毫无功绩,抗元大业坐享其成,还有一个**,貌似也备受摘桃论攻击。

刘邦:朱八八所言非虚,近来朕似乎也经常被人置喙摘桃,原来还有这么多哥们深受其害。

杨坚:终于有人说出来朕的心声,老朱,政哥,刘三哥,没想到咱几个还有同病相怜的一天。

刘邦:不如呼唤一下**,咱哥几个组个团。

系统突然传来嗡嗡的警告声,看来天幕里面果然也有审核违禁存在。

李虎:天幕严禁讨论,否则封号。

苍穹之上一片肃静,短暂的平静过后,朱元璋小心翼翼试探着开口:关于摘桃论黑的最厉害,又最相似的三位,隋文帝,明太祖,以及**的帝王。

刘邦:朱八八,何以见得?

朱元璋:朕仔细观察过,弹幕里经常以摘桃子抹黑的帝王,集中在神州陆沉,百年战乱之后的大一统君主。

朱棣:何止呢,越是雄才大略的帝王,越容易以赘婿论抹杀功绩。

刘彻:赘婿论这个咱老刘家可有的话说,都快霸榜了。

朱元璋:朕觉得赘婿论最惨的还是老杨,明明娶的是拖累,一家子拖油瓶,一句谣言就变赘婿了。

李世民:朕虽然没受到赘婿论攻击,却常常受到血统论质疑,偶尔还和老杨,老朱一起沦为汉奸。

杨广:李二凤,原来你还知道自己血统受到质疑呀。

李世民:老子又不瞎,弹幕天天晃荡,朕还看不见?

朱元璋:既然清楚,你老李家也该看到某些借尸还魂的家伙抬北周压大隋吧。

隋唐本一体,强行分割对立,其心可诛,二凤咋就当看不见呢。

朱棣:想来后世大清余孽不少,隔三差五抬大清压大明,时不时拉李二凤与老朱家对打。

抹黑诋毁手段如出一辙,现如今弄得老李家立场跟着不稳定。

司马懿:异族就是异族,胡人再怎么汉化,本质还是胡人。

咱汉人皇帝内斗,便宜的可不就是异族帝王。

李世民:朕既没有站队北周的意思,也不会帮着大清贬低大明,弹幕上的言论,不代表朕的观点。

朱棣:老李家只要保持中立,便是朋友。

朱元璋:杨六哥,就问你一句话,干不干?

宇文邕:普六茹坚,老朱家没少说你坏话,临到需要你帮忙了,这才六哥长六哥短叫,你不会上当吧?

杨坚:老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朕信你。

朱元璋:谢啦。

嬴政:算朕一个。

刘邦:我老刘家自然不妨多让。

司马懿:这次也得带咱司马家玩啊。

赵匡胤:老赵家也想加入。

李世民:真要开战,咱老李家也不会袖手旁观。

朱元璋:败家榜还有三次揭榜机会,哥几个得抓紧时间。

杨坚:放心,凭咱几个的本事,临时抱佛脚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