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回家的打算

有人说诗人都是孤独的,曲高和寡是常态。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用文字编织梦想,用诗句描绘灵魂。

他们被称为诗人,一群在文字的海洋中孤独航行的探险者。

他们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和深邃的情感,但同时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原。

因为,诗人的心,往往只能与自己对话。

李清照,一个在宋代文坛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女诗人,她的一生,就是对这种孤独最深刻的诠释。

她的诗,如同她的人生,充满了曲折和哀愁。

她的丈夫赵明诚,一个同样才华横溢的文人,两人的爱情故事曾是文坛佳话。

然而,好景不长,赵明诚因病早逝,留给李清照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孤独。

在她的诗作《如梦令》中,李清照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短短的几句,不仅描绘了一个雨后清晨的景象,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她问卷帘人,海棠花是否依旧盛开,得到的答复却是花依旧,而她的心,却早已随着爱人的离去而凋零。

诗人的孤独,并非无人理解,而是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往往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范畴。

他们的诗句,如同高山流水,只有知音才能欣赏。

这种曲高和寡的境遇,使得诗人在创作的道路上,往往只能独自前行。

李白,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他的诗作豪放不羁,充满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和孤独。

他的诗《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不仅是对黄河壮丽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诗人的孤独,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

在孤独中,他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生活,更细腻地描绘情感。

他们的诗句,往往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但同时,这种孤独也是他们无法逃避的命运。

因为,诗人的心,总是渴望被理解,却又害怕被误解。

在现代社会,诗人的孤独似乎更加难以忍受。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很少有时间去细细品味一首诗的韵味。

诗人的创作,往往被忽视,甚至被误解。

但即便如此,诗人依然坚持着他们的创作,因为他们相信,总会有人能够理解他们的文字,感受到他们的情感。

诗人都是孤独的,曲高和寡是常态。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作品没有价值。

相反,正是因为这种孤独,使得他们的诗作更加珍贵,更加能够触动人心。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停下脚步,去聆听诗人的心声,去感受他们的世界。

而宝庆自幼熟读诗书,对于诗词更是有自己的体会。

王安平说这是诗,可是却是她从未见过的一种题材。

这首诗读起来并不像她以往读过的诗那样押韵。

甚至说一点都不押韵,文字也不优美,辞藻也不华丽,可是却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描绘出一副对生活的向往。

尤其是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是一种什么样洒脱的心境,这是一种对生活怎样的热爱?

这样的诗,出自他的口中,不正好映射出他的心声吗?

自古圣贤皆寂寞,他们寂寞的是无人能懂他们的心境,他们行事作风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

宝庆在一瞬间觉得自己读懂了王安平。

夜空很美,星光很柔,树屋很安静。

躺在被褥上仰望星空,身边是心上人,心里品读着他的“寂寞”,于是就懂了他的内心。

这是多么美好纯洁的爱恋。

她甚至一度想,如果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永不改变就好了。

正当宝庆憧憬在爱情中的时候,一阵不合时宜的呼噜声打破了这美好的氛围。

虎儿睡的很香,呼噜声此起彼伏,而且不时地吧唧嘴。

似乎这货在梦中正在吃什么好吃的一样。

宝庆很生气,白瞎了刚才营造出来的意境。

可是跟一个傻子有什么好计较的?他又不懂诗,更不懂什么是爱。

......

生活就是这样,有了困难勇敢面对就行。

自从流落荒岛,一晃眼间已经三个多月了。

在此期间树屋经过不断的加固和扩建,已经是一座悬空的“宫殿”。

当然这是在宝庆的眼中,实则也就是有五间房屋罢了。

虎儿被安排在最边上,宝庆和王安平则是一个套间。

内室属于宝庆,外面属于王安平,他们两人之间只隔着一道帘子。

这个帘子是宝庆从海边捡回来的鹅卵石用藤蔓一颗一颗的编织起来的。

崖壁洞里的十几箱金银珠宝玉石也全部拿过来放在一间单独的树屋里。

还有两间,一用作厨房,一用作客厅。

这段时间宝庆学会了制作食盐,为此她乐此不疲。

每天都带着虎儿忙着她的制盐大业。

虎儿完全对制作食盐无感,他只是单纯的喜欢跟着宝庆玩耍。

他以为宝庆带着他鼓捣海水,然后就会有白花花的盐出来是一种很好玩的游戏。

为此,他甚至连最喜欢玩的球球和会发光的石头都送给宝庆了。

因为,他认为那些是一个人玩的游戏,跟和宝庆两个人制作食盐比起来简直是弱爆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宝庆和王安平的感情极度升温,除了没有圆房之外,几乎跟夫妻无异。

王安平则是抽空就去码头鼓捣那艘沉船。

修复是不可能的了,他也没那个水平和工具。

把沉船上有用的东西都拆下来,以陈老大留下来的那艘小船为基础加固扩大,整出一艘可以抵挡一般风浪的船还是问题不大的。

只要不遭遇风暴,王安平坚信绝对能回到大明。

他先是拆下一些坚固的木板,这些木板虽然经历了海水的侵蚀,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强度,是可以制作骨架或者甲板所用的。

沉船上的一些铁钉和铜环,王安平也把它们都拆了下来。

还有那个断了的桅杆,简单整理一下用在小船上还是问题不大的。

至于船帆,王安平打算走的时候把被褥拆了,里面是棉布制作正好可以当做风帆。

一切都准备就绪,下面就看他能把小船制作成什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