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少爷回来了

郑和终于等到朱棣的秘旨,舰队停靠天津港码头休整。

另外就是让郑和率队亲自护送宝庆公主前往北京面圣。

是的,朱棣把取消的北京之行又重启了。

前阵子因为宝庆的事情,皇后身体抱恙,朱棣心烦意乱的很,于是就取消了北行。

不过现在得知宝庆安然无恙,徐皇后身体大好之下决定陪同朱棣北行。

北京又称燕京,是朱老四的封地,当年他还是燕王的时候坐镇在这里。

郑和下令舰队启航,沿着海线航道直奔天津港口码头。

顺风顺水之下,不消几日便至。

郑和留下舰队官兵在天津卫所提供的营区休整,而他带着一部分贴身亲卫连同宝庆、王安平直奔北京。

京津两地相隔不远,如果是急行军换马不换人的情况下一天半可到,不过宝庆不会骑马,只能乘坐马车。所以速度就降下来了,加上沿途休息的时间,足足用了三天的时间才赶到北京。

永乐九年的六月,夏意渐浓,天边的夕阳如同一颗即将熄灭的火球,将天边染成了一片血红。

王安平站在高大的城墙下,仰望着这座古老而雄伟的北京城。

城墙巍峨耸立,仿佛是天神的杰作,每一块砖石都透露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沉淀。

城门洞开,两扇厚重的木门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庄严。

城门两侧,士兵们身着铁甲,手持长矛,站得笔直如松。

他们的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一丝杀气。

王安平知道这些士兵肯定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上过战场的士兵和没上过战场的士兵,单凭眼神就能区分出来。

那种冰冷的杀气,只要被看上一眼,人的后脊梁骨都冒凉气,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他们的铁甲在夕阳下反射出耀眼的金色光芒,仿佛是一尊尊金甲天神似的,与城墙的阴影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得威风凛凛。

王安平随着郑和的车队缓缓进入城中,马蹄声在青石板路上回响,与巡逻士兵们整齐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响起了一种独特的节奏。

城内的街道宽阔,两旁的房屋鳞次栉比,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活力。

随着车队的深入,王安平的目光被一座座精美的建筑所吸引。

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街道上的行人络绎不绝,他们或是匆匆赶路,或是驻足交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王安平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后世的北京他不止一次的旅游过,但是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时代的北京城。

这座城池的繁华与雄伟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如果说这个时候的大明是世界上经济最繁荣、军力最强盛的国家一点都不过分。

入了城,郑和直接护送着宝庆公主的车驾住进了旧时的燕王府。

根据史料记载永乐大帝朱棣登基之后,北京城的燕王府成为了他的重要政治中心。

燕王府原本是朱棣作为燕王时的府邸,但在他成为皇帝后,这座府邸的地位也随之提升。

朱棣对燕王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扩建,使其更加符合皇家的规格和气派。

在朱棣的指示下,燕王府被改造成了皇城的一部分,其规模和装饰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原有的建筑被重新装修,增添了许多皇家特有的装饰和雕刻,以彰显皇帝的威严。

同时,燕王府周边的区域也被纳入了皇城的规划之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包括宫殿、园林、城墙等。

此外,朱棣还对燕王府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

燕王府不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它还成为了处理政务、接待外国使节、举行重要仪式和庆典的场所。

燕王府的管理和维护由专门的官员负责,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虽然此时的北京紫禁城仍在建设之中,不过旧时燕王府的改造已经完成。

朱棣此次北行也是要在这里入驻的,所以现在前来打前站的锦衣卫已经提前到来。

宝庆虽然很是不舍王安平,但是奈何众目睽睽之下,她什么都做不了。

只得挥泪分别。

王安平家在北京的府邸位于江米巷。

这座宅子是朱棣当年还是燕王的时候赏赐给王家的。

在永乐年间,北京城作为明朝的首都,吸引了大量的勋贵和富户聚居。

有句老话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北京城中勋贵人家聚居的地方主要集中分布在几个地方。

分别是十王府街,因为明成祖朱棣在此兴建了十座王府。后来,由于街上有一口甜水井,街道被命名为“王府井”。

江米巷,也就是后来的东交民巷,这里在元代属南薰坊,清时这里设有翰林院、宗人府、鸿胪寺及吏、户、礼、兵、工部等官署和肃王府等一些王公府第。

而这个时候的江米巷则是一些公卿贵族家的聚居地。

当然还有后世很出名的大栅栏和长安街也是勋贵之家的分布地。

王安平离开北京的时候还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现在回来已然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了。

这就导致他敲开门的时候,老管家福伯竟然没认出他来。

福伯把手里的灯笼举高了一些看了看王安平:“这位少爷,你找谁?”

王安平看着老态龙钟的福伯鼻子一酸险些掉下眼泪。

当年父亲还在的时候,自己经常跟着福伯玩耍。

他时常缠着福伯玩举高高,那个时候的福伯身强体健。他双手举起年幼的王安平高高的抛起,然后再接住,如此这般往复循环。

王安平高兴的咯咯笑个不停,至今这些都是他最美好的儿时回忆。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而且驼了背、眼神也不太好的老人是当年那个双臂一晃千钧之力的福伯。

王安平颤抖着嗓子:“福伯,是我,十一郎。”

福伯身子一颤,“十一郎,少爷,少爷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