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战事结束

徐荣与张辽一同大败王肱军之后,己吾城的防守压力也一下子下降了许多。

己吾城下的大败让王肱损失惨重,原本快一万二千人的大军,因为猝不及防而被张辽和徐荣里应外合,最终跟着王肱一同撤退回大营的士兵也就剩下八千有余。

这样的兵力已经很难威胁有着己吾城,因此徐荣和张辽也是顺利地交接了己吾城的防务。

1月22日,张辽带着先前在己吾城驻防的士兵,回到了圉县中进行休整,并开始招募附近几个县的良家子弟,来弥补他这支军队在己吾城中损失的兵力。

经过清点之后,张辽军在己吾城驻防期间损失快两千人,其中也有很大部分是张辽率军出城与徐荣配合夹击王肱军所形成的损失。

这样的损失对于让张辽部的战斗力也下降了不少,张辽也急需招募新兵来填充先前兵力上的损失。

……

换防之后,遭遇了大败的王肱也没有太多的心思继续进攻己吾城,而徐荣则以逸待劳,以最稳妥的方式固守己吾城。

抛开再次平静下来的南线战场,北线的刘岱军和张邈军,此时的战斗却是进入了白热化。

虽然张邈因为陈封部牵制住了南线的王肱军,自己获得了不少盈余的兵力,并借助这份多出的兵力取得几次不小的战果。

但刘岱毕竟是兖州刺史,兖州总计八个郡,即使除去陈留郡以外的其他军对刘岱只是表面臣服,但七个郡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依然要远远超过仅仅只占据了一郡之地的张邈。

也正是因此,即使张邈在初期的作战中凭借较为富裕的兵力让刘岱军的进攻戛然而止,甚至还夺回了一部分失地,但随着刘岱调动起其他各郡的兵力前来支援,张邈兵力上的优势也在一步步的被刘岱部给拉平。

面对兵力储备远胜于自己的刘岱,张邈也有些伤透了脑筋。

他在十二月的攻势中没有彻底赶走刘岱部,其实就已经宣告他本人的目标已经彻底宣告失败。

面对如此危局,张邈也不得不聚集自己麾下的谋士以及他的亲弟弟张超一同,商量起对策。

一番讨论之下,众人都认为继续和刘岱苦战下去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于是在臧洪的主动建议下,张邈决定寻找附近州郡的诸侯为他和刘岱说和。

而一番思考之下,附近的诸侯之中,袁绍驻扎在河内,依然在与退守长安的董卓对峙。

而韩馥先前拥立刘虞的打算落空后,也只是偏安于冀州,此时正陷入了部下麴义掀起的叛乱之中,正在调集兵马平定叛乱。

曹操此时在扬州招募了数千兵马,但当曹操返回龙亢时,他所招募的士兵们却大多背叛,让曹操再次不得不重新募集士兵。

一番波折之下,曹操军队的规模再次回归到了五千之数。

由于没有去路,曹操也只得回到河内,暂时投靠在袁绍麾下,寻觅良机。

除去河内的袁绍外,徐州的刺史陶谦,现在因为年龄较大,后代也没有成器之人,暂时也没有什么进取之心。

作为天下诸侯诸侯中少有的老好人,陶谦年龄也是诸侯中数一数二的。

与陈封这样不尊汉室,陈宫这样对汉室失望的较为年轻的人相比,陶谦反而对汉室一片忠心,几乎没有反叛之意。

几经对比之下,张邈决定寻求徐州刺史陶谦和盟主袁绍一起介入他与刘岱之间的战斗,为他们进行说和。

决定定下之后,张邈也下令部队固守城池,不再外出与刘岱军野战。

刘岱营中的谋士也看出了张邈的企图,纷纷对刘岱报喜,认为张邈已经难以再继续战事,不如之后应当就会派人求和。

刘岱自然也非常喜悦,但他的眉头却有些阴翳,这不是因为他在与张邈的战斗中不顺导致,而是他从与青州相邻的几个县的县令那里,得知黄巾军似乎有死灰复燃的景象。

黄巾之乱距离现在也没过去几年,刘岱自然也清楚黄巾军的破坏力和杀伤力。

但青州并非他的地盘,刘岱也只能让青州附近的自己人多多注意,避免青州内部的动乱席卷到了他的兖州之中。

不仅如此,北方的幽州的公孙瓒也自持兵力,肆意妄为,与幽州的刺史刘虞产生了不小的矛盾。

刘岱身为汉室宗亲,若刘虞因为公孙瓒的威胁向他求助,刘岱也没有好的理由就是了。

再加上袁绍虽然驻扎在河内,但刘岱却也明白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定然有着不小的野心。

再加上他虽然是兖州刺史,但上任也才三年时间的刘岱,也并没有能够彻底他治下的所有势力。

张邈此人,也只是刘岱治下最大的一个刺头罢了。

如果刘岱长期与张邈在陈留作战,那兖州中其他不满他的势力怕是也会揭竿而起,将他推翻。

刘岱可不希望自己的兖州变得烽火四起。

既然无法一次性消灭掉张邈,刘岱也只得选择与张邈议和了。

不过,这一战也打出了他身为兖州刺史该有的战绩,仅仅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刘岱就拿下了足足三县的地盘,让张邈也为之无比心痛。

不仅如此,随着他兵力的不断增加,即使张邈再有多不甘,刘岱拿下的那三个县,在议和后也都只会成为刘岱的地盘。

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彰显刘岱作为兖州刺史的威严了。

……

2月中旬,陶谦与豫州刺史孔伷一同,领兵共一万,进入东郡来为张邈和刘岱说和。

不仅如此,袁绍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也不请自来地带着小弟曹操,一同抵达了东郡,参与了这场讨董联盟明面上结束后的第一次诸侯聚会。

一番谈判之下,刘岱和张邈都答应了止兵,张邈也在东郡的和谈会议上主动认可了刘岱的刺史身份,并表示自己会配合刘岱对兖州的治理。

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容大度,并改变自己在其他诸侯面前的形象,刘岱也大方地将他攻占的陈留郡的几个县还给了张邈,在徐州,豫州两大刺史面前,演了一出好戏。

而袁绍则是冷眼旁观,除了帮张邈等人打了下圆场后,就再没多说什么。

曹操则内心深感失望,对诸侯们成事的可能不再抱有希望。

议和结束后,刘岱也率先撤军,带着主力返回了兖州其他的郡县。

而张邈也才彻底松了口气,但看着离去的刘岱军,张邈也有些气不过,但他的实力不如刘岱,这让张邈也只能忍气吞声。

再加上刘岱名义上确实是他的上级,在议和时其他诸侯们也大多要向着刘岱一些,也就袁绍出面,说了两句公道话。

否则他张邈在议和会议上,怕是要丢光了颜面。

也正因为袁绍的仗义出言,张邈也开始加深了与袁绍和曹操这两个旧友的沟通。

陈留郡本就与河内军相邻,在与袁绍等人交好后,张邈也算是有了一个新的盟友。

不过,袁绍的兵力也并不算多,他原先毕竟是渤海太守,此时只是客居河内罢了。

即使算上曹操的五千人,袁绍麾下也不过只有差不多两万三千军队,这样的规模相比张邈可以说是远远不如了。

袁绍也对自己的处境十分不满,再加上韩馥屡屡针对于他,袁绍本人的野心也就油然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