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董卓之死

随着刺客们团团围上,李肃也身先士卒,与刺客们一同围攻张济,段煨与李蒙三人。

激战不过五分钟,张济,段煨与李蒙便先后毙命,而董卓最终也被吕布用方天画戟刺中胸膛,当场殒命。

想董卓当年也是一个年轻壮士,一身武艺也非常不俗,可以在战阵上阵斩敌人。

然而董卓自入京以来,享尽了荣华富贵,其体质早就是今非昔比。

面对围攻,董卓即使还有着几分巨力,但最终还是不敌吕布和数十个刺客,最终殒命在朝堂之外。

可以说,如果董卓没有在这里死去,而是带着被禅让的名义进入朝堂之中,董卓或许还真就有机会成为天子。

但世上没有如果,在王允,吕布,李肃等人的谋划之下,董卓的暴行最终在192年,1月3日这一天被彻底终结。

连带着董越,牛辅,张济,段煨与李蒙五人,也与董卓一同毙命。

可以说,这一场刺杀,让原先占据了长安附近的董卓集团的高层,几乎是全部毙命。

后续的时间里,王允,李肃和吕布也分兵数路。

王允负责安抚朝堂中的大臣和天子,并请求天子重新回到皇帝的位置。

而吕布和李肃,则分别去招降那些董卓的士兵,或者是除去一些漏网之鱼。

如李儒,他今天因为身体抱恙,并没有参与董卓的受禅仪式,最终却是阴差阳错地保住了一命。

但吕布深知李儒此人的厉害,并对李儒不帮他掌握兵权感到万分愤怒。

此时董卓才刚刚伏诛,吕布就大声道:

“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

李肃于是主动接命,带着士兵们一同去捉拿李儒。

而吕布本人则带着兵符,诏书与董卓人头,前往收服董卓名下的士兵,并打出了一个旗号:

“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

这样的话语也让不少董卓的旧部,以及士兵们彻底放下心,知道自己可以避免被人清算了。

但随着李儒被李肃带兵抄家,最终被关押进大牢之后,不少董卓的旧部还是心有揣揣,对前途有些担忧和疑虑。

不过,没有了董越,牛辅等董卓麾下的重要将领,这些本就没有多少权利的小官们也做不出什么大事。

他们本就对士兵没有太多的掌控力度,即使现在想要造反,为董卓报仇,也要看他们麾下的士兵们愿不愿意。

……

一番波折之后,王允,吕布和李肃用了三天时间肃清了长安城内的动乱,并对外分发了一封诏书,表示董贼已死,旧部罪责不论。

而在长安城中,王允也重用吕布和老将皇甫嵩,重新聚集了大概两万万多零散兵马,以拱卫长安不被董卓乱兵威胁。

随着董卓被杀的消息传出长安,没过几天时间,弘农郡中的董卓旧部们就得知了董卓和他们的上级遇害的消息。

1月8日左右,驻扎在荥阳的贾诩也得到了董卓被杀,长安大变的消息。

这个消息让贾诩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一个人在营寨中沉闷了半天之后,随后主动派出使者,要与陈封一谈。

事实上,董卓,董越,牛辅等大将的死亡,确确实实出乎了贾诩的预料。

在董卓集团的头脑们被一网打尽后,带兵两万的贾诩,反而成为了董卓集团中最强的一股势力。

比如弘农郡中的那些副将,他们本就只是听从主将命令,负责一支小队伍的管理。

主将死去后,这些副将们也是谁也不服谁,最终一部分保持了相安无事,另一部分,则出现了内战的情况。

而贾诩则不一样,他这两万军队,不管是在名义上,还是在实际上,现在都归他贾诩调动。

在贾诩的麾下除去董越派来的一个督军外,就再没有任何人能够制衡贾诩调动军队了。

事实上,贾诩在得知长安大变之后,也立刻派亲信拿下了董越派来的亲信,并在军队中封锁了长安事变的消息。

贾诩可不希望,在这种形势无比复杂的情况下,还有人对他手中的兵权造成影响。

不仅如此,贾诩本人也不再愿意继续在荥阳城下与陈封对峙了。

在董卓集团头脑集体覆灭之后,贾诩对于弘农城的治安感到了深深的担忧。

他的家人,母亲现在可都还待在弘农城中。

万一弘农也出现什么乱子,贾诩怕是就要抱憾终身了。

不过,贾诩也非常冷静,他也明白手下的两万部队是他接下来安身立命的根本。

如果他盲目地丢下两支军队返回弘农城,反而是一种无比愚蠢的举动。

他立刻派人联络陈封,也是为了尽快决定下一步的打算,并消除掉他与陈封之间的敌对状况。

……

得知贾诩派使者来找自己时,陈封也顿时明白有大事发生了。

很可能,王允在长安的谋划已经成功,否则贾诩就不可能突然派使者来找他。

陈封也立刻召集自己的班底,会见了贾诩派来的亲信使者。

从这位使者的口中,陈封也印证他自己的猜想。

果然,董卓等人已经被王允算计死亡,整个董卓旧部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有的人想要反攻长安,有的则害怕朝廷报复,想要解散军队暂避锋芒,还有的,则想着在被清算之前再捞一笔,然后再跑路。

各种各样的情绪充斥在先前董卓军占领的区域之中。

而贾诩这支出征在外的董卓军,反而是表现得最为稳定的。

他们没有陷入混乱,还要归功于贾诩及时封锁了长安事变的消息。

一番会谈之后,贾诩的使者也表达了他此行的来意。

首先,贾诩的部队希望和陈封脱离敌对关系,不久之后贾诩军将会撤退至弘农一带。

这一点对于贾诩而言自然是无比重要的,在整个董卓势力都因为头脑被杀而陷入混乱的情况下,贾诩部还能不能稳定获得粮草,已经成为了一个无人可知的消息。

光是为了手下的两万部队不哗变,贾诩都要带着两万人返回弘农,然后自己管理弘农。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贾诩必须确保荥阳城内的守军不对他们造成威胁。

盲目的撤退,反而会给陈封等人袭击贾诩军的机会。

论时间,贾诩部反而是最缺的。

其次,贾诩表达了对陈封提前提醒他的感激,并认为接下来二者可以暂时结为盟友,情报互通。

一定程度上,贾诩不愿意配合陈封部行事,以此来换得情报上的优势。

面对贾诩方的诉求,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复,而是让实则暂时在荥阳城中住下。

然后,陈封才和部下们商量起下一步的动作。

按照他们以前的规划,接下来自然是要闪击长安,与长安城中的王允进行汇合,并支持王允肃清朝政。

但贾诩部的存在,却让陈封等人一时间难以前往长安。

现在贾诩部要离开,理论上来说陈封等人或许就有了前往长安的机会。

但问题是,放贾诩带着纪律良好的两万董卓军回到防御森严的弘农城,这反而不太符合陈封等人的利益。

万一贾诩部回到弘农城,以为董卓报仇的名义汇集董卓旧部,其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长安附近的董卓部队,光是野战部队就超过了十万之数,而其他一般的部队加起来也不只是十万。

一旦这些陷入混乱的军队重新聚集了起来,他们将会对陈封与王允产生极大的威胁。

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拦下贾诩,让贾诩对长安事变彻底表态,才符合陈封他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