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物料搬运装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1)
- 陆大明主编
- 4893字
- 2024-12-21 09:35:33
2.3 标准化概况
专业标准建设是物料搬运装备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目前国家设有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分技术委员会(SAT/TC227/SC3)、停车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227/SC5)、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2)、全国连续搬运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1)、全国物流仓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9)等六个全国标委会。
国际标准化组织设有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连续搬运机械技术委员会(ISO/TC101)、工业车辆技术委员会(ISO/TC110),以及钢制圆环链、吊链、部件及附件技术委员会(ISO/TC111)等四个国际标准化组织,为我国的物料搬运装备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全国物流仓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9)、停车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227/SC5)暂无对应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表2-1为物料搬运装备产业全国标委会与对应国际标准化组织。
表2-1 物料搬运装备产业全国标委会与对应国际标准化组织
2.3.1 标准体系的构建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
新时代的标准化发展,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标准化治理结构,增强标准化治理效能,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物料搬运装备标准化工作在支撑物料搬运装备产业发展、便利经贸往来、促进科技进步、配合特种设备监督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作用。物料搬运装备标准的制订、修订的原则就是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物料搬运装备高质量发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减少物料搬运装备安全事故。
我国物料搬运装备标准化工作思路伴随着行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标准体系历经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优化完善阶段。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物料搬运装备主要产品的标准制修订工作稳步推进,标准体系涵盖物料搬运装备设计、制造、检验检测、使用、维护与保养、安全评价和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标准供给侧体系结构日趋完善,为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安全性能,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发展,便利国际贸易,配合特种监管,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强力提升了我国在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3.2 标准体系的发展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的印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放眼全球、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决策,在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纲要》提出,到2025年,我国标准化发展将实现“四个转变”,即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完成“四个目标”包括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化开放程度显著增强,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从而实现标准化更加有效推动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结构优化、先进合理、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纲要》部署的七大任务分别是: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加快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进程,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其中提到,要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冷链物流;更是多次提到,应加快标准升级迭代和国际标准转化应用;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标准、规则、政策协调统一;加快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完善并健全各行业标准体系。
“十四五”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设定的发展目标紧扣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从多维度设定了我国标准化发展2025年和2035年的目标任务,必将促进中国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必将推动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必将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工作的开展,支撑国际标准化,在共建可持续发展未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应强化冷链物流支撑体系,完善并健全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强化国内国际标准对接,研究建立冷链物流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和政企沟通,2022年底前完成现行冷链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集中梳理工作,提出废止或制修订建议,结合标准梳理工作,在冷链物流设施、装备、载器具、标识、流程、管理与服务等领域,补充完善一批企业和行业急需的标准,形成全链条有机衔接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12月14日,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导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国家标准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坚持创新引领、坚持需求导向、坚持体系衔接、坚持开放融合、坚持质量效益的“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到2025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国家标准供给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国家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协调性、开放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标准化质量效益不断显现的总体目标。
近年来,物料搬运装备产业标准化领域在行业各单位推动下、众多从业人员的积极参与下,实现了由中国牵头制修订起重机和工业车辆国际标准的重大突破,显著增强了中国在上述装备制造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2020年10月8日,国际标准ISO 4306-4:2020《起重机 术语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正式发布。该国际标准是首项由中国牵头制定的起重机械国际标准,实现了中国主导制定起重机械国际标准零的突破。2021年,我国牵头的5项起重机和工业车辆国际标准得到批准发布,并新承担了4项起重机国际标准的牵头工作。截至目前,我国牵头的起重机和工业车辆国际标准已达到14项。
2021年,物料搬运装备产业专家代表中国出席了ISO/TC96及下属分技术委员会、ISO/TC110及下属分技术委员会的各次系列会议、工作组会议等共计20余次国际标准会议,越来越深度和广泛地参与了物料搬运装备国际标准化工作。在各次会议过程中,中国代表积极发表中国观点、发出中国声音,努力推动将中国技术、中国方案和中国实践融入国际标准,为国际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全力贡献了中国力量、发挥了中国作用。国内部分,2021年物料搬运装备专业领域共组织开展了13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有28项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得到批准发布。
2020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110个技术委员会2017—2019年的三年运行管理情况进行了考核评估。在本次考核评估中,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11个技术委员会的考核评估结果为一级。
2.3.3 现有国家和行业标准
1.起重机械
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起重机械行业发布的现行有效标准311项,其中国家标准206项,机械行业标准105项,2020—2021年更新或新发布34项国家/行业标准。
2.连续搬运机械
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连续搬运机械行业共有现行有效标准82项,其中国家标准14项,机械行业标准68项,2020—2021年更新或新发布8项国家/行业标准。
3.物流仓储机械
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物流仓储机械行业共有现行有效标准26项,其中国家标准10项,机械行业标准16项,2020—2021年更新或新发布9项国家/行业标准。
4.工业车辆
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工业车辆行业共有现行有效标准87项,其中国家标准59项,机械行业标准28项,2020—2021年更新或新发布21项国家/行业标准。
以上4个行业2020—2021年更新或新发布标准数量见表2-2。
表2-2 2020—2021年更新或新发布标准数量
2.3.4 技术标准的发展方向
1.开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研究
由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在物料搬运装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化、节能型物料搬运装备逐渐成为市场的追捧热点,并将成为未来智能工厂、自动化码头、智能停车服务中的物料搬运主力军。为引领物料搬运装备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服务行业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针对智能物流装备、智能机械式停车设备等物料搬运装备开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关键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是完善物料搬运装备标准供给侧体系结构的重要工作内容。
2.加强物料搬运装备安全评价和报废标准体系研究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物料搬运装备安全事故多数是发生在使用环节。开展在用物料搬运装备的安全评价和报废标准体系研究,为及时排除物料搬运装备使用的潜在安全危险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对加强在用物料搬运装备的使用安全,减少物料搬运装备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18年,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颁布国家标准《铸造起重机报废条件》,该国家标准填补了世界起重机械报废标准的空白,为建立健全物料搬运装备报废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
3.构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协同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增加标准有效供给,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赋予了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团体标准是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宠儿,也是市场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制定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填补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空白的团体标准,构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协同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必将是物料搬运装备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发展方向。
4.强化标准实施和宣传,助力起重装备高质量发展
标准只有得到实施才能发挥效应,才能使标准的修订工作更具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起重机械属于特种设备,标准作为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重要支撑,为提高起重机械产品质量和本质安全性、减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标准宣贯的工作机制,加强与地方标准化工作部门以及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沟通合作,将会更加广泛地传播标准化理念,更加有力地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助力物料搬运装备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标准的实施效益和存在问题,并将反馈信息和评估结果作为标准修订依据,以使标准更具适用性和有效性。
5.争取承担更多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在国际物料搬运装备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获取到国际标准化工作话语权,并逐步开始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然而,在现行有效的对口国际标准中,尚未有中国主导制定的,这对于作为物料搬运装备制造大国的中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开展国内外标准体系和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分析研究,掌握国际标准体系中的缺失,洞悉国际标准技术内容的结构框架和需要规定的技术指标,提高国际标准提案立项的成功率;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极提出国际标准提案,争取为国际物料搬运装备标准化工作的开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