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帛书老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 张松辉译注
- 2字
- 2024-08-07 11:40:14
德经
三十八章(王本三十八章)
【题解】
本章把“上德”与“下德”做一比较,认为“上德”之人的仁爱行为不带任何个人功利目的,更不会去有意炫耀自己的美德,因此他们是真正具备美德之人,而不具备美德的人刚好与此相反。本章指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为道、德、仁、义、礼做出了各自的价值定位。这一点,对后世影响较大。
本章的甲、乙本与王本大同小异,王本仅多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一句。另外,甲、乙本多出一些虚词“也”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用字的不同,如甲、乙本作“则攘臂而乃之”,王本作“则攘臂而扔之”;乙本作“忠信之泊也”,王本作“忠信之薄”等等。
甲本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②;下德不失德③,是以无]德④。
乙本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王本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注释】
①上德不德:真正崇尚美德的人并不会有意去炫耀自己的美德。上,用如动词,以……为上,崇尚,重视。一般把“上”解释为“最高的”,“上德”即最高尚的美德,亦通,两种解释没有本质区别。但考虑到下文的“上仁”“上义”“上礼”中的“上”不便解释为“最高的”,故不采用后一种解释。
②是以:因此。
③下德不失德:品德低下的人却处处要表现自己的美德。老子认为,人的美德就是顺应自然,无私无欲。而那些品德低下的名利之徒,却处处想表现出恬淡寡欲的样子,这种装模作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与美德相矛盾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骗取名利。不表现个人美德的人,才真正具有美德;刻意表现自己美德的人,正说明他已失去了美德。这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八十一章)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一观点深刻揭示出现象往往与本质不统一这一客观事实,启示人们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④是以无德:因此没有美德。关于本段,帛书甲本残缺严重,仅存一个“德”字,乙本保存完好,今据乙本、王本补甲本残缺。本段文字与王本完全相同。
【译文】
真正崇尚美德的人并不去有意炫耀自己的美德,所以他才真正具有美德;不是真正崇尚美德的人却处处要表现自己的美德,所以他并不具有美德。
甲本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①,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②,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③,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④,则]攘臂而乃之⑤。
乙本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德为之而有以为也⑥,上礼为之而莫之𤻮也⑦,则攘臂而乃之。
王本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⑧。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注释】
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真正崇尚美德的人清静无为,是因为他们没有个人功利目的需要去多为。无为,不要人为地去干涉。《老子》治国、处世的核心理念,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所谓“无为”,就是反对人为干涉,一切顺应自然而为。《文子·自然》引用老子的话,对“无为”做了明确解释:“老子曰:‘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于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夏渎冬陂,因高为山,因下为池,非吾所为也。’”简言之,“无为”就是要求人们做事时顺应客观规律,不可掺进私心杂念。无以,没有任何个人功利目的。为,多为,追求。本段所缺字,据乙本、王本补。
②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真正崇尚仁爱的人去做好事,做好事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之,代指仁爱之事。
③义:人们制定的各种原则、法规。《韩非子·解老》在解释“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时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这是说,“上仁”之人施惠于人是出于爱人之心,并不是为了求人报答,不是为了某种个人目的,而“上义”之人则与此相反,他们是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去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各种原则、制度,至于“上礼”之人,就更是等而下之。
④为之:行礼。之,代指礼。莫之应:即“莫应之”。没有人响应他、回应他。
⑤则攘(rǎng)臂而乃之:就会卷起袖子,生拉硬拽地强人回礼。攘臂,捋起袖子,伸着胳膊。形容奋起争斗的样子。乃,通“扔”。牵拉,拉扯。儒家讲究“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重礼之人对别人行礼,如果得不到对方的回礼,便会生气,甚至要奋起拉扯对方,强索对方回礼。老子对重“礼”者的这种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反感。
⑥上德:应为“上义”之误。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乙本缺点是,误将‘上义’之‘义’字写成‘德’,抄写不慎所致,可据甲本更正。”
⑦𤻮(yìng):“应”的本字。
⑧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不是真正崇尚美德的人碌碌多为,多为是为了达到个人的功利目的。有以,有个人功利目的。与“无以”义相反。甲本、乙本没有本句。
关于本句,高明《帛书老子校注》认为是误衍:“帛书《甲》《乙》本无‘下德’一句,世传本皆有之。此是帛书与今本重要分歧之一。《老子》原本当如何?从经文分析,此章主要讲论老子以道观察德、仁、义、礼四者之不同层次,而以德为上,其次为仁,再次为义,最次为礼。德、仁、义、礼不仅递相差次,每况愈下,而且相继而生。如下文云:‘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德、仁、义、礼之间各自差距如何?老子用‘无为’作为衡量四者的标准,以‘无为而无以为’最上,‘为之而无以为’其次,‘为之而有以为’再次,‘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最次。据帛书《甲》《乙》本分析,德、仁、义、礼四者的差别非常整齐,逻辑意义也很清楚。今本衍‘下德’一句,不仅词义重叠,造成内容混乱,而且各本衍文不一,众议纷纭。……‘下德’一句在此纯属多余,绝非《老子》原文所有,当为后人妄增。”
尹振环《帛书老子再疏义》持相同观点:“帛书及《韩非子·解老》均无今本之下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或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帛书证明此句为后人所加,也证明前人对‘上德’‘下德’之理解是不能成立的。正出于理解是错误的、不同的,所以所加之文句也各有不同。但前人都忽视了一点:上仁、上义、上礼之后,并没有下仁、下义、下礼。”
笔者认为,“‘下德’一句在此纯属多余,绝非《老子》原文所有”的结论有点过于武断,因为下文虽然没有“下仁、下义、下礼”与“上仁、上义、上礼”相对应,也不能忽略本章一开始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中的“下德”句,而“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正是对上文“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回应。因为那些并非真正崇尚美德的人却处处要表现自己的美德,所以他们才会“为之而有以为”,整天忙忙碌碌多为多事,多为多事就是为了达到个人的功利目的。结合全章来看,文从字顺,逻辑严密,并没有出现“词义重叠,造成内容混乱”的现象。这样讲,并非断定《老子》原本肯定有此一句,只是希望不要过早下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余地。
【译文】
甲本、乙本:
真正崇尚美德的人清静无为,是因为他们没有个人功利目的需要多为;真正崇尚仁爱的人去做好事,做好事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那些非常重视人为原则的人去制定各种规则,制定各种规则是为了满足个人私心;那些非常重视礼仪的人去推行礼仪,如果没有人响应,他们就会卷起袖子,生拉硬拽地强人回礼。
王本:
真正崇尚美德的人清静无为,是因为他们没有个人功利目的需要多为;不是真正崇尚美德的人碌碌多为,多为是为了达到个人的功利目的。真正崇尚仁爱的人去做好事,做好事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那些非常重视人为原则的人去制定各种规则,制定各种规则是为了满足个人私心;那些非常重视礼仪的人去推行礼仪,如果没有人响应,他们就会卷起袖子,生拉硬拽地强人回礼。
甲本 故失道而后德①,失德而后仁②,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③,]而乱之首也④。
乙本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仁⑤,失仁而句义,失义而句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⑥,而乱之首也。
王本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注释】
①失道而后德:失去了“道”而后才去提倡“德”。要想明白本句讲的道理,首先要弄清楚《老子》中关于“道”与“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道”和“德”是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这也是《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及老子所开创的学派被称为“道家”的原因所在。
我们今天讲“道德”,老子也讲“道德”,但二者的含义有很大不同,我们今天讲的“道德”只是老子“道德”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最高概念,其权威超过了天帝、鬼神,因此老子开创的学派被称为“道家”。“道”的本义是道路,人们从某地到某地,必须通过某一条道路,否则,就无法到达目的地。同样的道理,包括人在内的万物要想达到目的,必须遵循某一种规律、原则,否则就无法成功。于是在词汇比较贫乏的古代,老子就把道路的“道”拿来作规律、真理、原则等含义来使用。“道”是天地间所有规律、真理的总称。必须说明,老子所讲的规律同我们今天所讲的规律虽然在概念上一样,都是指人或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但在阐述规律的具体内容时,却有很大不同,除了自然、社会规律外,老子还把一些伦理道德、甚至一些与规律相违背的东西也视为规律,这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
所谓的“德”,就是具体事物的规律、本性。德大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先天的德。万物一旦产生,就必定具备自己的本性和本能,比如人一生下来就知道吃喝,这就是人的最初本能。而这个本能,老子认为就是道赋予的。二是指后天的德。道是客观存在,人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道,然而人们又不可能把所有的道全部掌握,已经被人掌握的这一部分道就叫作“德”。
“道”是所有规律的总称,是整体,是客观存在;而“德”是指具体事物的规律、本性,属于个别。打个比方:“道”好比长江的水,浩浩汤汤;我们去喝长江的水,只能喝取其中很少一部分,喝到我们肚子里的那些水就叫作“德”。所以古人说:“德者,得也。……何以得德?由乎道也。”(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从大道那里得到的、属于个人所有的那一部分就是“德”。
简言之,“道”是整体,“德”是部分;“道”是客观的,“德”是个人的。因为“德”是从“道”那里得来的,因此二者的内容又是一致的,这也就是《老子》二十一章所说的“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家还认为,道是美好的,那么从道那里获取的德自然也是美好的,因此老子属于性善论者。至于后来有的人品德变坏,那是社会环境污染造成的。
正因为道是规律的总称,是规律的全部,德是具体规律,是规律的一部分,因此掌握不了整体大道的人,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去保护好个人的美好天性。
②失德而后仁:失去美好天性之后,人们被迫去提倡仁爱。道家认为,大道赋予人们的德(天性)是美好的,如果人们能够保护好这个美好天性,彼此相亲相爱,就不用再去人为地提倡仁爱。只有在人们失去美好天性之后,彼此尔虞我诈,才被迫去提倡人为的仁爱。这就是《老子》十八章说的:“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③忠信之薄也:忠信不足。甲本的本段残缺十三字,据乙本与王本补。为什么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对此庄子讲得比较清楚:“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大亲则已矣。”(《庄子·庚桑楚》)踩住了陌生人的脚,赶紧赔礼道歉;踩住了兄弟的脚,只需表示一下关心既可;踩了父母的脚,什么表示都不必要。道家认为,两人关系密切,是用不上“礼”的,而“礼”的出现,刚好是人与人关系变得疏远的一种标志。庄子太理想化了一点,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像父子关系一样,既然是父子,哪里用得着繁文缛节呢?
④首:开端,开始。为什么说礼仪的出现是“乱之首”呢?《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人们制定礼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礼制又往往成为双刃剑,在维护和谐的同时,也会破坏和谐。分别举国家和家庭两个例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当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曹国时,“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曹国君主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十分好奇,便趁着重耳洗澡的时候,趴在重耳身边观赏。这是十分失礼的行为。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此就忧心忡忡地说:“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重耳返国当上君主之后,第一个灭掉的果然是曹国。另一个谭国也是因为失礼而亡国:“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左传·庄公十年》)
再看礼仪对家庭和谐生活的破坏。《韩诗外传》卷九记载:“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出妇。”踞是指蹲坐在地上,古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礼仪的坐姿。妻子仅仅因为坐姿不合礼仪,竟要被孟子抛弃;只是在母亲的干预下,孟子才“不敢出妇”,而“不敢”不等于“不愿”。在这一记载中,夫以礼责妻,母以礼责子,在相互责备中,亲情不会不受到损害。据《荀子·解蔽》说,孟子最终还是出妻了:“孟子恶败而出妻,可谓能自强矣。”
正是从这一角度看问题,老子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当然,也不能否认礼制对维护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作用。
⑤句:或为“后”之误抄。
⑥忠信之泊也:是忠信变得淡薄之后的产物。泊,通“薄”。淡薄。
【译文】
因此说失去了“道”而后才去提倡“德”,失去了“德”而后才去提倡“仁”,失去了“仁”而后才去提倡“义”,失去了“义”而后才去提倡“礼”。“礼”,是忠信变得淡薄后的标志,是社会混乱的开始。
甲本 [前识者①,]道之华也②,而愚之首也③。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④,居其实不居其华⑤。故去皮取此⑥。
乙本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罢而取此⑦。
王本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前识:超前意识,这里指超越时代的思想主张与行为。比如在普遍提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却去提倡、践行恋爱自由,这显然是不明智的。《韩非子·解老》:“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往(妄)意度也。”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不知而言知为前识。”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前识者,前人而识也,即下德之伦也。”这三种解释,以韩非的解释最为恰当而明确。本句据乙本补。
②华:同“花”。虚华,华而不实。
③愚之首:愚昧的开始。首,始,开始。
④厚:忠厚,忠信。泊:通“薄”。浇薄,指上文讲的“礼”。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假‘泊’字为‘薄’。”
⑤实:根据前文,指“道”。华:根据前文,指“前识”。
⑥皮:通“彼”。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假‘皮’字为‘彼’。”代指“礼”“前识”等不符合大道的言行。此:代指“道”。
⑦罢:通“彼”。“罢”与“彼”为同音假借,在古代,罢有bà、pí、ba、bǐ等多个读音。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假‘罢’字为‘彼’。”
【译文】
那些超越时代的思想与行为,站在道的角度来看,属于华而不实的东西,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要笃守忠信,排除虚礼;要遵循规律,不要提倡超越时代的思想与行为。所以要舍弃虚礼和超越时代的思想与行为,坚守着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