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生死博弈之急诊科

  • 心之初
  • 落星阑
  • 5939字
  • 2024-08-10 20:58:49

最后一个科室,也是小睿他们一直以来最向往的。他们迫不及待感受急诊科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更想亲身体会每一分每一秒上演着的生死时速。

这天,小睿他们早早来到了急诊科,因为还没到上班时间,只有一位值夜班的老师。“老师,我们是……”还没等话说出一半,就被救护车急促的一阵鸣笛声打断,还不知道咋回事的孩子们,等他们反应过来回头一看,刚刚坐在他们面前的老师已经飞到车旁,与他们一齐将病号运了进抢救室。小睿仅仅能看到躺在平板车上的一位老人,脸色苍白,呼吸困难,下一秒抢救室就死死关上了门,只剩下焦急的家属在门外来回踱步,眼神紧紧盯着那扇紧闭的门,仿佛要透过它看到里面亲人的情况。他们的双手紧紧交握,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嘴唇微微颤抖,喃喃地祈祷着,每一声轻微的呼唤都饱含着无尽的牵挂与担忧。小睿他们不知道等了多久,老师才从抢救室里出来,脸上比刚熬完一整夜之时又多了一丝丝疲惫。“你们带教老师已经给你们排好班了,就在电脑上。”老师扔下这句话后又一次进了抢救室。他们也急忙去看了排班,原来第一周除了把凌宇这个唯一的男生留在了急诊一楼,小睿跟颜汐都被安排到了二楼。她们去了二楼后才发现,这里没有楼下的吵闹和紧张。干干净净的是病房,不大的地方却住着满满的病号,原来这就是传说中急诊病房。“老师,A2是上什么?”“你上这啊,之前都不安排那里实习生的,看见前面门了吗,进去就行。”说着老师给小睿指了指,便去准备输液了。什么神秘的地方?小睿朝着那个门慢慢走去,“吱嘎~”小睿轻轻推开门,那一瞬间,仿佛时间被冻结了,空气中凝结着紧张与不安,小睿轻轻的往里走,几个老师齐刷刷的朝她看过来,这种安静的注视盯得小睿要窒息了。小睿也意思到了,这个“与世隔绝”之地,是急诊里面的小型ICU。小睿简单跟老师介绍了自己之后,就被老师安排在了门口。小睿没有隔离衣,不能去接触病人,换句话说,小睿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除了打扫卫生、擦拭消毒,就剩下跑腿送东西、拿药了……小睿听话地在门口坐下,像一个随时等待派遣的孩子,可眼神还忍不住看向里面,安静的环境忍不住让小睿屏住了呼吸,里面只有仪器规律的滴答声和微弱又急促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他们在努力诉说着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小睿静静的看着,看着每一台仪器的闪烁,注视着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匆忙身影。小睿知道,对于那些浑身被插满管子的患者来说,每一次操作都是都是为了留住那随时可能消逝的生命之光。

“情况好转,可以转到普通病房。”电话一挂断,ICU里面就开始忙碌起来,当紧闭的门打开的一瞬间,门外的家属们激动的攥着老师们的手,“谢谢,谢谢,太感谢了!多亏了你们!”“这都是我们应该的,病人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短短的交接,门又关上了,又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小睿许久盯着这扇门,犹如看着一道生死之门,它将外界的喧嚣与病房内的凝重隔绝开来。“送饭时间!”一位位家属怀里紧紧抱着饭盒,好像这样就能保留住它的温度,脚步匆匆却又小心翼翼。眼神中透着焦虑与期待,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牵挂。到达病房门口,家属们着急的想往里面张望,似乎拼命的想看到里面亲人的情况,“麻烦您多照顾照顾,这是他最爱吃的。”当他们把饭盒交给护士时,忍不住再三叮嘱,声音中带着些许颤抖和祈求。

一阵短暂的喧闹之后,这里又恢复了平日的寂静。老师们接过饭盒回去,便开始了忙碌的“喂饭”时刻,先把患者调整到舒适体位,拿起勺子轻轻搅拌饭菜,确认温度合适。老师便微笑着鼓励患者:“慢慢吃,咱们会好起来。”每一勺,都小心送到患者嘴边,等患者咽下,还及时擦去嘴角残渣。若患者吞咽困难,她们就更细心地控制速度和量,防止呛咳。此刻,看着这些每天精心护理的护士们,小睿仿佛忘记了她们的身份,反而更像是他们的儿女,无微不至,精心呵护。

你以为她们的付出所收获的皆是“谢谢”“辛苦了”“麻烦了”这般充满感激的认可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天,就送来了一位车祸重伤的患者,身上满是伤痕,意识模糊。经过抢救后细致的护理,患者终于清醒了过来。才住了没几天,他就固执着想要转普通病房,躺在 ICU病床上的他,犹如一头暴躁的困兽,满脸怒容,冲着医护人员歇斯底里地吼叫“我不在这里住!听见没有,让我出去!在这里不分黑天白天的日子,我受够了!”不管医护人员如何耐心解释,他都充耳不闻,只是一味地执拗要求,那蛮横的模样,让人无奈又头疼。他瞪着猩红的双眼,恶狠狠地盯着每一个靠近他的人,嘴里不停地叫嚷着:“为什么不让我转去普通病房?你们就是故意为难我!”仿佛已经失去了理智,完全听不进任何劝告。可是,他的情况根本不适合离开ICU啊。医生护士实在按耐不住他的情绪,无奈之下找来了他的家属,听完护士的描述之后,谁曾想他的妻子突然眉头紧皱,满脸怒容地冲着医护人员大声咆哮:“他想转为啥不让他出来!我们怎么能知道他在里面天天受什么罪!谁知道你们有没有好好照顾他!这每天的费用高得离谱,你们这是在抢钱吗?”她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眼神中充满了不满和质疑。无论老师们怎么解释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家属都毫不理会,双手叉腰,气冲冲地说:“什么必要的治疗,不就是想多收钱!我们普通家庭哪承受得起这么贵的费用!”见与家属沟通不来,老师无奈的叹了口气,准备转身离开,这时,他的女儿把老师叫住了,“你好,请问…我父亲的情况是不是离开ICU就活不了了……”看着眼前哽咽的女孩,老师心软了,安慰她:“像你父亲的情况目前确实有点危险,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你们相信我们,再安心住上几天,你父亲情况平稳的话,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她母亲仍然带着怨气,一边抱怨,一边在走廊上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这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再这样下去,家都要被拖垮了!”“护士姐姐,求求你们救救我爸爸,麻烦你们好好劝劝他,无论如何,我们都治下去!”女孩带着哭腔哀求着。“孩子,你放心,我们会尽力的。”啪~门关了,又是只剩下了滴滴滴的机器声。面对家属和患者的埋怨和不理解,医护人员们还能做什么呢?除了把他们的怨气都藏在肚子里,继续认真的,精心的照顾着每一位患者。难道,他们不会委屈吗?

“小睿,过来帮一下忙。”还在沉思的小睿突然被老师叫过去,老师们却早已把刚刚的不愉快抛在脑后了,对啊,这么多病人呢,那能因为一个人耽误了这么多病人的治疗。“来,帮我看着她,别让她自己把尿管再扯下来了。”小睿学着老师,轻轻地按住面前这位骨瘦如柴的老人,然而,实际情况远非想象中那般简单。瞧着那一次次奋力挣脱的身躯,一回回试图扯下身上管子的双手,还有那不顾一切想要起身滑下床的决绝姿态。眼看着就要掉下床了,小睿急忙喊:“老师,老师!”一个健步,她的主管护士闪现了过来,打了一针后,开始轻抚她:“趁我不在,又想跑哪去啊,你跑了我去哪找你啊?”没想到老人这会却咯咯的笑了起来,“我回家啊,回家。”

“回家干嘛去啊,你家在哪啊。”

“我家就在这后面,就是这边,后面红房子。放开我,我要回家。娃儿快回来了,我要回家包饺子去。”

“你看看你认识我吗?”

“你是娃儿啊,你回来了,你等着,我去给你包饺子去。”

“奶奶啊,我现在工作呢,咱一会,你等我下班了,咱一块回去,咱回去包饺子,等我下班咱去买饺子馅去。”

不知究竟聊了多长时间,这位奶奶总算逐渐平静了下来。小睿和老师们为她调整好了体位,并固定住四肢,以防她再次伤害到自己。老师说道:“这位奶奶神志不清,连人都不认得了,只能顺着她、哄着她,不然她可不会听话的。”小睿也在刹那间恍然领悟:沟通的艺术并非仅仅存在于寻常的交流之中。

一天天的过去,这位奶奶的状况终于有了显著的好转,也得以顺利转出。当小睿把她送出去之后,看到她能够清晰地认出她的亲人,小睿的心里犹如泛起了层层温暖的涟漪,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与满足。这份欣慰,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芬芳而绚烂;这份满足,好似秋日里熟透的果实,甘甜而醇厚。“谢谢啊,姑娘们!多亏了你们!”奶奶的一句感谢,让在场的所有护士们喜极而泣,小睿深知,他们在这段时间里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关怀,都在此刻化作了最美好的回报。小睿望着奶奶与亲人在一起的温馨画面,眼眶不禁微微湿润,心中暗暗发誓,未来定要将更多的爱与温暖,传递给那些在病痛中挣扎的人们。

很快两周半已经过去了,最后一天,小睿终于有机会被排在了一楼。那就尽情的感受吧,一进门到了分诊台,看着老师一边快速地询问患者的症状,一边安抚着他们的情绪,忙得像旋转不停的陀螺。随着救护车的警报声,小睿知道:急诊室的故事开始了,随着撕心裂肺的哭喊,一位从高处坠落的受伤工人被推了进来,他的身躯扭曲着,面色惨白如纸,与晒得黝黑的皮肤显得大不相称,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滚落。身上的工作服残破不堪,血迹斑斑,让人触目惊心。他的左腿以一种不自然的角度弯曲着,显然是骨折了,骨头刺破皮肤,鲜血汩汩流出。他的右手无力地耷拉在身旁,手指微微颤抖,仿佛想要抓住那残存的希望。他的双眼紧闭,嘴唇颤抖着,偶尔发出几声痛苦的呻吟。推进抢救室后,小睿急忙安抚了家属和他的工友,随后赶回抢救室帮忙。

只见老师熟练地剪开伤者的衣物,为他清理伤口周围的血迹和杂物。医生目光坚定,双手快速而轻柔地触摸着伤者的肢体,判断骨折的情况。另一名老师立刻转身,推着装满急救药品和器械的推车飞奔而来。“准备心电监护,”小睿刻不容缓,迅速到位。心电监护仪那规律的“嘀嘀”声仿佛是生命的战鼓。不知什么时候,医生的额头也渗出了汗珠,但手中的动作丝毫没有停顿。小心翼翼地将伤者的骨折部位固定,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谨慎与专业。老师们紧密配合,有条不紊地执行着医生的每一项指令。待病人的情况稳定下来,众人刚准备喘口气,“快!救命啊,医生!”随即抢救室的门被撞开,推进来的是一位女孩,看她穿着的校服应该是一个在读的高中生,她的脸色发青,嘴唇发紫,口角还有流出来的一点白沫,意识已经陷入深度昏迷。她头发凌乱,仿佛自己已经被黑暗彻底吞噬,全身散发着令人揪心的苦涩气息。“准备洗胃!”医生果断地下达指令。洗胃机被迅速接通电源,老师熟练地将胃管插入患者的体内,机器开始运转,污浊的液体从胃管中不断流出。“加大氧气流量!”氧气面罩紧紧地罩在患者的脸上,她的胸膛随着氧气的输入微微起伏。一位老师不停地为患者擦拭着额头的汗珠,另一位老师则紧盯着各种仪器的数据,随时向医生报告。小睿好像帮不上什么忙,紧紧的握着这位女孩的手,希望能给她一点求生的力量。“肾上腺素 1毫克,静脉推注!”医生的声音充满了紧张和坚决,手中的注射器准确地将药物注入患者的体内。整个急诊科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每一个人的目光都紧紧地锁定在这位患者身上,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生的希望,大家都在竭尽全力,试图从死亡的边缘将他拉回。小睿始终想不明白,一个正值青春年华、十几岁的高中生,为何竟会以这般决绝的方式匆匆结束自己尚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那本该是怀揣着炽热梦想、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青春的舞台上肆意绽放光芒的年纪,却为何让生命之花在未及盛放之时便过早凋零?究竟是怎样沉重如山的压力,怎样无法言说的痛苦,怎样难以排解的内心煎熬,让其作出如此令人心碎和震惊的抉择?是家庭温暖的缺失,是教育体制的重压,是人际关系的复杂,还是内心世界的脆弱与迷茫?其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这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去探寻,去努力改变,以免让更多的青春生命陷入如此绝望的深渊。

急诊科的快节奏可不允许小睿一个劲的思考人生,这不,临近下班了,又来了一对神色焦虑的夫妻。丈夫搀扶着面容憔悴的妻子,缓缓走进房间。妻子眉头紧蹙,一手扶着头,似乎每一个轻微的动作都会引发一阵不适。医生目光专注,耐心地倾听着患者的描述。患者讲述着自己头晕目眩的症状,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让她痛苦不堪,尤其是在头部转动或者体位改变时,症状愈发明显。医生根本不用思考,当即判断:耳石症,立马开始了手法复位。医生让患者坐在治疗床上,头部靠在床沿,然后迅速调整患者的头部位置,按照特定的角度和顺序进行转动。每一次的转动都精准而果断,医生的双手稳定而有力,眼神始终紧盯着患者的反应。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剩下医生沉稳的指令声和患者略显急促的呼吸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医生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的双手依然有条不紊地操作着,丝毫不敢懈怠。小睿静静的看着,看着医生行云流水的操作,看着患者狰狞的面部,小睿想到了她小学班主任。那也是一位深受耳石症困扰的老师。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小睿仿佛又看到了班主任在讲台上强忍着眩晕,努力坚持授课的身影。那时候的老师,脸色苍白,却依然用坚定的声音为同学们传授知识,每一次转身书写板书,都显得那么艰难;每一次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总是拼命的抓住那走廊的栏杆。小睿还记得,当同学们关切地询问老师的状况时,老师总是微微一笑,说自己没事,让大家专心学习。可大家,都能看出老师眼中的痛苦和疲惫。如今,眼前这相似的场景,让小睿对老师当时所承受的痛苦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细节,此刻在她的脑海中愈发清晰,也让她对老师的坚韧和奉献精神充满了敬佩与感激。

终于,经过一系列紧张而有序的动作,手法复位完成了。医生轻轻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下班了,小睿她们的实习生活也到此结束了。“祝你前程似锦!”“小睿,你很优秀,未来可期!”老师们纷纷微笑着对小睿说道。小睿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声音略带哽咽:“谢谢老师,您的教导我会永远铭记在心,祝你们工作顺利!”每次分别,时间仿佛都会定格,把那一刻的留恋与牵挂深深地印刻在记忆的深处。小睿三人又回到了他们第一个科室,带着感谢与怀念,轻轻地,仿佛生怕惊扰了那些沉睡的记忆。手术室的一切依旧熟悉,只是此刻的她们心境已然不同。间歇,往昔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闪现。初次踏入时的紧张与不安,犯错后的愧疚与自责,成功时的喜悦与激动……每一个瞬间都如此清晰,如此珍贵。“谢谢你们,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别忘记,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小睿他们紧紧握着老师们的双手,简单的话语,饱含着深情厚谊。终于,他们缓缓转身,一步一回头。带着满满的感恩,带着深深的眷恋,告别这个充满爱与成长的地方。

走出医院的大门,在 33路站牌之旁,小睿缓缓抬起头,凝望着天空。晚霞如锦,绚丽而夺目,将天际染成一片斑斓。属于他们与 33路的故事,至此也画上了句号。小睿深知,未来的道路或许荆棘密布,充满重重挑战。然而,这段意义非凡的实习经历,必将化作她砥砺前行的强劲动力与无畏勇气。

微风轻柔地拂过,小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绽放出如花般的微笑,对着同伴们柔声说道:“让我们向着那美好的未来,勇敢出发!”他们的身影在夕阳那温馨的余晖中逐渐远去,而梦想的光芒却于内心深处愈发璀璨耀眼,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