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拜师和送礼
- 朱元璋:让朕瞅瞅,哪来的神棍
- 叫我达令
- 3002字
- 2024-08-12 03:43:33
朱元璋又翻看最后一条信息。
是厨房中,剩余草药的称量信息。
里面详细列出了这次熬药时用到的草药和重量。
朱元璋颓然叹息,这次的草药和上次的一样,不过每种草药的重量又不一样,而且其中还加了几种...
很明显,李长安连这个也算到了。
眼前这张单子,像是个笑话。
朱元璋爆了句粗口,这李长安真像个人精,不好糊弄啊。
不过心中也有些庆幸,幸好昨晚没有杀他。
当时想的是只拿到了草药配比,没有具体的炮制方法,那可是朱元璋不能接受的。
没想到,连所谓的配比...也是假的。
唯一能确定的是,里面肯定有大蒜。至于其他草药,妹子说...没尝出来。
难道只有大蒜?
大蒜也能治病?
...
李不易担惊受怕一整夜,吃完早饭就补觉去了。
台阶上,只剩四人在这瞎聊。
楼英想了想,还是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按小李先生的说法,皇后娘娘的病是由所谓的细菌、病毒引起的,那...其他还有哪些病症是如此的?”
李长安稍稍有些惊讶,这楼英有点厉害啊。不过又想,人好歹是御医,智商怎么着也是合格线以上的。
当下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不假思索道:“你猜的没错,确实很多病...”
说完假装醒悟过来,闭嘴不谈。
楼英眼睛瞪得老大:“具体有哪些?”
李长安摇头:“不知道,忘了!”
楼英急了:“怎么会忘了呢?你要怎么样才肯说?”
李长安坚定的摇了摇头:“真忘了!”
楼英在一旁跳脚,他真的想用强了,此时还是试图感化李长安:“小李先生,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棘手之症,有那么多的病人被病痛折磨。”
“哪怕只是记起其中一种病和对应,那也是万民之福啊。”
李长安笑了笑:“楼御医别急,我呢,心情好的时候偶尔能记起一些,等我记起来再跟你讲好不好?”
楼英无语了,他第一感觉是李长安想要钱,此时小心翼翼问道:“你什么时候才会心情好?”
李长安摇头叹气:“你看呐,我兄弟两早年丧父。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弟弟了,弟弟虽然一心立志要当一名大夫,治病救人,奈何命运多舛...”
朱棣三人倒是听出来了他的打算。
楼英一时间难以决断,好奇说道:“小李先生医术神乎其神,为何还要老夫代劳传授医术?”
李长安无奈,老实说道:“我哪会什么医术,不过是些科技与狠活罢了。”
三人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科技与狠活?那是什么东西?”
李长安摇头不答,在他的全知视角中,楼英就算是收李不易为徒为代价,也是赚麻了好不,这也用考虑?
当下也非常无语,催促道:“考虑得怎么样?”
楼英咬了咬牙,李不易的性格太闷了,相处下来明显感觉到,不是很聪明的样子,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教好。
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了。
李长安笑了:“别这么一副表情好不好,以后你就会知道,你赚大发了...”
楼英摇头不语。
朱棣很是好奇,楼英是有大本事的人,在其老家可是被尊为神医,连楼英都这样的态度,可见李长安医术没的说。
于是问道:“小李先生,你这些...明显是自成一脉的医术吧,从哪学来的?”
“小时候看过一本异想天开的书...不过那时候不懂,胡乱翻了翻...能记住的不及千分之一。”
“啊...那本书呢?”
“遗失了...再也找不到,回不去了。”李长安神情萧索,几人看他脸色不似作假,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惋惜还是该安慰他。
...
朱棣和朱橚不可能一直留在宫中,又待了一会就离开了,说是去让人赶制这两个瓶子。
楼英也回到了值班室,心情莫名沉痛。
多好的一本书啊,如果李长安说的都是对的话,那么...很多疾病的病因都可以探明,现有的医书理论,将会改写。
“可惜啊可惜。”
其他两位同僚很是莫名其妙,但问了楼英又不说,于是只能看他一个人在那独自叹息。
楼英没想到的是,李长安十九岁,李不易十七岁,两者年纪相差不大,为何只有李长安少年时看了这本书...而李不易表现得完全不知情...
三人都离开之后,秦王朱樉倒是来和李长安聊了几句,问了一些关于山药啊,还有其他一些壮阳的食物...说是有一个朋友需要。
李长安笑呵呵地又说了几个,什么韭菜啊,猪bian啊,秋葵啊,生蚝啊...
问什么,答什么,只要是他知道的。
秦王朱樉,如果看过其生平所为的话,你会猜测...可能《封神演义》里的纣王就是照着他的生平事迹写的...
李长安对他确实没什么好感,所以也没戳穿和劝诫什么。
最好死在秦淮河的花船上!
宫中规矩森严,一些宫女太监虽然对他很好奇,但可是万万不敢上前搭讪的。
没有人聊天,李长安无聊得直犯困,不过一瞌睡就梦到商场、车祸、家...梦中人家还是喊他林安,甚至有时还梦到闹铃没响,自己又睡过头,上班要迟到了...
梦醒后不由得大骂自己贱骨头。
因为起得早,李长安甚至感觉熬了好久才到中午...
而且,没饭吃。
天杀的朱重八!
李长安感觉自己的天都要塌了,他忘了这是朱重八,一个抠到极致的男人。
早知道早饭就多吃点了,自己还在那一直喝粥。
不过饿着饿着就习惯了。
第二天还是一大早起来熬药,周王说两个瓶子已经做好了,也按要求灌入了羊肉汤,这事还因此惊动了父皇。
李长安无所谓,反正在这应天府,老朱想知道什么都能知道,况且这事又没有见不得人。
第二第三天,朱棣和朱橚倒是整天窝在皇宫中,因为来求见的人多了。
什么充妃、郭惠妃等等妃子,李长安一个都记不住。
倒是有一个人的名气非常大,比上面那些妃子的名气加起来还要大,那就是:
大明初代战神——李景隆。
李景隆的名气甚至盖过了其父亲,曹国公李文忠。
李长安不知道李景隆具体年纪,不过看着应该不到十五的样子。
长得很高,朗目疏眉,清秀儒雅。
怪不得朱元璋这么喜欢他。
按辈分算的话,李景隆该喊马皇后老舅妈?
说起来,很多人都说靖难之役中李景隆是朱棣的内应,李长安倒是觉得这个看法...很搞笑。
不说朱棣当时成功的机会极为渺茫,就说李景隆于洪武十九年袭承曹国公爵位,在爵位上已经封无可封,帮助朱棣夺位,朱棣难道还能封他为王不成?
老朱家自己亲兄弟亲叔叔都打生打死的,朱棣真的封李景隆为王,李景隆敢要吗?
从风险收益看,李景隆投靠朱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况且后来永乐二年,李景隆就被褫夺了爵位,幽禁至死。
此时看着李景隆,李长安不由得又想起了朱元璋给朱允炆留的一帮人才...
只能说,老朱眼睛多多少少有点问题。
建议看一下,恨尔眼科。
好不容易挨到第三天给马皇后熬了药,李长安想了想还是请求出宫。
朱元璋思索了一阵,留李长安兄弟二人在宫中确实是不太方便,于是也就放二人出宫,暂住燕王府,每日早晚随燕王入宫一趟即可。
于是两人就收拾好(没什么好收拾的),麻溜的离开皇宫了。
至于让李不易拜师楼英的事,要等中秋后吧,反正仓促间没有准备好束脩,李长安也不好意思逼着楼英收徒。
出了皇宫,李长安整个人都感觉清爽了起来。
由于自小以来老朱的以身作则,朱棣和朱橚进宫,都没有乘坐轿子,而是骑马。
因为有李长安和李不易又不会骑马,所以几人最后选择了步行。
李长安眼睛应接不暇,一路上都是那种古声古色的建筑,大街两侧的店铺挂的是木制的招牌。
李长安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有一股牛粪的味道...
好吧,去魅了。
“燕王殿下,你手上有没有镜片,只要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就好。”
“你要来干嘛?”
“有就拿来别问那么多,神秘感懂不?再弄两到三节竹节来,能嵌套的那种,就当是我送燕王殿下的新年贺礼了。”
“可这...中秋还没到吧?”
“那有什么关系...”
朱棣、朱橚、李不易等人摇摇头,有时候确实跟不上李长安的跳跃的脑洞。
朱橚在一旁沉默了一会,见李长安没有给自己准备礼物,也急了:“那我呢?”
李长安想了想说道:“那个天鹅瓶算不算?...算了,等天鹅瓶中的汤馊了我再给你送个出其不意的礼物怎么样?”
朱橚这才点头答应...不就迟个十几二十天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况且李长安既然这么说,那送的肯定也不是平常之物吧?
如果李长安知道他心中所想,恐怕能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