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中书省
- 太子朱标:吾弟当为尧舜
- 江山引笔
- 2161字
- 2024-08-28 19:53:12
早在一开始,朱元璋就已经知道今早朱棣体谅馄炖摊老板的事情了。
这京城四处都是他的眼线,满城仪鸾司的锦衣卫都只为一个人效忠,那就是皇上。
马秀英对此虽然是略有耳闻,但对于锦衣卫之事实际上并不了解。
此时她红着一双眼睛,仔仔细细的看着朱元璋,且不说自己随夫多年,早岁已知打天下之艰,暮年仍觉守天下之难。
此刻她才猛然间发现,自己这个武将儿子竟有着一颗细腻的心。
朱标这时才回过神来,他也是出生于战乱之中,对于民间疾苦也是略知一二:“父皇,下命令吧。”
这话一出口,朱标不自觉的看向下方的朱棣。
不知怎么的,在这个弟弟身上,自己竟会感受到如同父皇一般的......威严?
朱标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将脑海中其他衍生出来的想法抛之脑后。
朱棣看着几人,心中也能大致猜到一二,当即开口:
“父皇,儿臣认为这事必须有个了断了!”
“宰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图谋起事,意图谋反,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再不决断,有损皇家威严。”
“大明只有一个人能呼风唤雨!”
朱元璋侧过身去,这个角度无论是朱棣还是朱标,亦或是马皇后都只能看见他的鬓边白发。
“咱总念想着,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兄弟,跟了自己大半辈子,若是犯点小错也就罢了,可他死不悔改。”
“只怕是其根系错综复杂,再不出手,恐怕难以清剿干净。”
无论是结党营私还是图谋起事,都是对于皇家逆鳞的触犯,更何况,三个月前的占城国进贡一事,早早的让朱元璋寒了心。
虽然已经抓住了三人,但他一直没下这个决断。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是该收网了。”
“棣儿,抓捕胡党一事,你去办如何?”
话音落下,旋即,一名老太监从宫中的拐角走入,手里拿着一份卷宗。
没有明说,但几人都知道这份卷宗上写着的,必定是胡党同僚。
整座大殿陷入一片死寂。
各方神色不一。
殿外的侍卫目光怔怔,不敢四处张望。
而唯有朱标一人眉头紧锁,在他那英武的脸上形成一个川字。
胡惟庸意图谋反一事,他是最先知情的那几个人,父皇为了“避嫌”,大概率是不会亲手操办此事的。
而母后过于仁慈,且不说愿不愿意挥动这屠刀,就算是愿意操办此事也只怕是会被父皇给拦下来。
那么,最佳人选就是自己了。
事实上事情也本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先前朱元璋问朱标如何看待此事,他早已心知肚明,既能中和父母的意见,又能当作一次锻炼处理政务。
只是朱标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弟,竟然有如此见解,还能夺了他的差事。
一丝古怪的情绪在朱标心头滋生。
但他依旧没有多想,只是略微迟疑,丝毫不认为眼前的弟弟会影响自己的皇位。
兄友弟恭的事情多了去了,还没听说过手足相残的。
嗯,天策上将除外......
嗯,高粱河车神兼斧头帮帮主除外......
就算有,那咱大明一定不会有兄弟相残,叔侄相残的。
看着下方呆愣的朱棣,朱标轻声呵斥道:
“老四,还不快领旨。”
马皇后也说道:“棣儿,领旨吧。”
这时,朱棣才仿佛回过神来,连忙作揖:“儿臣领旨。”
随后朱元璋大手一挥:“散了吧。”朱棣才缓缓离去。
走在出宫路上的朱棣仔细回想着大殿的事情,倒不是他故意装傻不领旨,只是父母兄长皆在殿上,自己也不好喧宾夺主,只有等几位决策人拍板,自己说的才算数。
想到这里,朱棣望着深宫。
如同寒芒刺背的感触,他虽然早已经猜到了朱元璋手底下仪鸾司的恐怖,但真当他清楚自己也被监视的那一刻,终归是有些难受。
看着手里的卷宗,朱棣手中的力度不自觉的加重了几分。
都说朱元璋,马秀英,朱标才是一家人,其他的儿子都是臣子;自己虽然穿越后很少接触,没时间验证,但今天一事他也看出来了。
所言非虚。
朱棣踌躇少许,露出一个略显无奈的笑容,似是自嘲:
“太宗,我毕竟不是你,他们也不是我的爸妈。”
他的眼神愈发坚定。
“就不跟你感同身受了。”
不再犹豫,转身离开。
而乾清宫里,朱元璋偏过头去看了一眼朱棣的背影,目光深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是片刻,他又偏回了头。
马皇后感到身体不适,出人意料的朱元璋没有急忙过去安抚,只是背对着二人:
“标儿,把咱妹子带回去好生歇息。”
朱标点了点头,隐约猜到父皇是不想让母亲亲眼看到后面的事情。
“唉......”
朱标搀扶着马皇后往偏殿走去。
看着窗外的乌云,心里长长的一声叹息。
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乾清宫内再无一人,朱元璋终于缓缓转过身子,脸上的神情逐渐归于平淡,语气冰冷的开口:
“怎么样?”
暗处,一道浑厚而又阳刚的声音传出:
“陛下圣明,燕王果然早有准备。”
“跟在暗处保护他吧。”朱元璋开口道。
那人单膝下跪,从暗处走出,脱下黑袍,露出朱红色锦衣:
“是。”
待到乾清宫彻底的寂静了下来,朱元璋再度走至案牍前,拿出毛笔在朱红色的墨水中滚了一圈,微微抬手,在那张册子上划下一道斜长的“血痕”。
册子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
中书省!
朱棣快步走出宫外,人群中,久久等候的沈青见主子回来,连忙下跪行礼。
虽不理解燕王为何早早的集结众人,但他还是照做通知仪鸾司各部。
他不知,朱棣很清楚朱元璋要做的是什么。
即便是没有臣子叛乱,老朱也会做这件事。
唐朝时,皇帝的圣旨能被门下省驳回。
宋朝时,皇帝下发的手诏臣子可以“一概不予放行”(宋仁宗时期)
一个能从放牛娃做到皇帝的人,贫苦,艰难铸就其坚韧。
即便是没有前世的历史知识,朱棣也很清楚朱元璋要的是什么。
权力!不加限制的权力!
朱棣叹了口气,对着众人道:
“免礼。”
沈青见朱棣再无下文,面露狐疑之色:
“殿下,我们现在干什么?”
朱棣接过身边一人递过来的锦衣,慢条斯理的穿上:
“等。”
“等什么?”
“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