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去秦家村
- 诸天:开局人在四合院
- 性兼尽物
- 1875字
- 2024-09-09 11:00:11
吃完早餐后,陈川就带着秦京茹出门开始采购东西。
今天已经是周日了,之前说好了的,要去秦家村拜访秦京茹的父母。
姑爷第一次上门,要买的礼物肯定是有些讲究的。
不过种类大致也就那几种,无非烟酒加肉和米面油。
烟买了两条,酒搬了一箱,还有两包点心,又从空间里拿了两只白条鸡。
这就已经算是重礼了。
本来按照正常流程,这头一回肯定不能带这么多东西,但陈川觉得两者不可一概而论。
他虽然还没去过秦家村,但现在睡都已经睡过了,这年头儿也没什么说散就散的习惯。
而且秦家人对他的看法比较满意,没什么挑理的地方。
他们满意,陈川就更谈不上什么了。
娶媳妇过日子吗,只要娘家人讲理就都好说,其他的不重要。
这个时代老规矩老讲究很多,但是好处要不是一点儿都没有。
最起码不讲理的人少。
这是真的。
比方说后世那种见钱眼开啦,什么扶弟魔啦,什么房子给你弟之类的破事儿,不能说绝对没有,但也相当罕见。
根源还是在于道德规范一致,上上下下都能够认同。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偷人!
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都多的数不胜数,从先秦春秋时期就有记载,一直延续了好几千年。
古代甚至以法律规定了偷人要受惩罚,男的浸猪笼,女的骑木驴。
明清两代把这种事看的比天还大,彻底解决了吗?
不可能的!
但是管总比不管好,毕竟社会风气这种事情,总不能太离谱。
买了一大堆东西后,陈川便带着秦京茹去了公交车站。
本来还想着借个自行车回去,结果现在东西这么多,又因为是周日,陈川也懒得去了。
至于说什么没有自行车会被人看不起之类的,陈川对这种事看的很淡。
有能怎么样?
没有又能怎么样?
不就是一个交通工具嘛,那么在意干嘛。
难道有自行车的还高人一等不成?
秦家村很幸运,虽然是农村,但村前就是大道,这里很早就通了公交车。
如果用后世的规划来看,这里估计也就是五环或者是刚出五环那样。
汽车晃晃悠悠的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秦家村村口。
透过玻璃,秦京茹指着路牌下面站着的中年人道:“这就是我爸。”
陈川打眼望去,一个很普通的中年男人,脸上皱纹很深,好像有说不完的愁苦一样。
身上带着补丁的土布衣服,还有头上戴着的满是尘土的帽子和略有佝偻的背。
秦京茹说话时,站在下面的秦有禄也明显注意到了她,也看见了坐在旁边的陈川。
汽车稳稳的停下,随后陈川和秦京茹一起搬着东西下去。
“叔你好,我是京茹的对象。”
没有什么正式的互相介绍,也没有握手之类的礼节,陈川只是简单的打了个招呼,显得不卑不亢。
“嗯,你好。”
秦有禄也谈不上有多么热情,这是因为本身的不善于表达。
老一辈就是这样,面对晚辈时好像都说不上什么。
除了逗小孩儿。
对秦有禄的反应陈川也不觉得意外,他自己前世就是村里人,这样的老辈人见多了。
其实反倒是这样舒服一些,真要是上来就一阵嘘寒问暖反倒让人不适应。
“爸。”秦京茹喊了一声,随后就见秦有禄的脸上强挤出了笑容问道:“冷吗?”
“不冷!”
这就是父女见面后全部的交流。
“咱们上家去吧。”
秦有禄说完就准备接过陈川手里的箱子。
“我来吧,我来就行。”
“那哪行,你是客人嘛。”
二人互相推辞了一番,最后还是陈川自己搬着了,秦有禄帮忙提了个袋子。
秦家离这不远,很快就进了家门。
相比于秦父的沉默寡言,秦母显然就热情多了。
“来啦?快进屋快进屋。”
“来就来呗,还拿这么多东西干啥。”
老旧的土坯房,明显能看到屋里屋外都被重新打扫了一遍。
屋里不算很亮堂,还特意点着油灯。
进门就是中堂四件,典型的北方家庭传统布置。
秦父很是客气也很是正式的把陈川让到椅子上坐下,按传统的主东客西分宾主落座。
随后秦母又端来热水给秦有禄和陈川倒上,其中自然也免不了一番客套。
客套过后倒是熟络了许多。
秦父开始问陈川老家是哪里,什么情况之类的。
本来其实他也知道,只不过那些都是打听到的,并不是陈川亲口说的。
陈川一一说明。
老实说这种场面其实蛮尴尬的,秦父坐在那也没什么话,陈川自然也不好喧宾夺主。
两人就在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秦母在旁边偶尔插句话。
其实秦父也麻爪。
按正常来说这种事都是要和媒人聊的,或者就是男方的长辈之类的。
但现在陈川来了个单刀赴会,秦父也不知道问什么好了。
好在磕磕绊绊的还是把想问的话问了一遍,问完后按流程就是酒宴了。
别看是村里,规矩照样大的很,喝酒都得专门拿小盅和酒壶。
感情交流的还算顺利,陈川就提起了和秦京茹的婚事。
他的说话水平不错,含蓄中带着直白,承诺彩礼啥的都有。
秦有禄一听这话顿时心里有了底,当即表态支持年前结婚。
随后二人又谈了一下结婚的具体安排,本来秦有禄还想整个什么轿子之类的,结果被陈川一口回绝。
“现在已经不兴这个了,现在号召的是艰苦朴素,用新风俗新习惯代替旧的……”
陈川说了一大通理论,唬的秦有禄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