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因地制宜搞生产

不过,这里的地理环境,也是有很多优点的。

这里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也就是说,属于南方地区。高大的秦岭大巴山脉阻挡了很多南下的冷空气,使得这里的温度,即使在秋冬,也不会很低,基本都维持在零上。

适宜的温度,明显是非常有利于农业发展的。

另外,这里不仅可以接收太平洋水汽,也可以接收印度洋水汽,降水比较丰富,而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水稻。

这里的土壤条件,也是独一份的。

这里既不是红土,也不是黑土,更不是黄土。

这里的土,是紫土。

颜色上不是一片紫色那么夸张,但是只要找到一块偏地下、温湿度均适宜的土,就能隐隐看见一抹紫色。

这就是这片土地的神奇之处。

紫色土,是由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泥岩时代形成的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岩层上发育而成的土壤。

这种土里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元素,矿质养分含量也很丰富,所以总体肥力较高。

江境桥躺在床上,在心里想着。

总之,这里的地理条件有这里的特点,有优点也有缺点,可以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农业。

不过,要在七十年代搞生产,毕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江境桥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难度。

但是,自己既然专业对口,也已经重生成了一位上山下乡的知青,就应该为这里做点什么。

想到这里,江境桥觉得道路虽然充满着崎岖,但又不可不谓之光明。

这间小屋子里,除了一张小单人床,一张小桌子和一盏煤油灯,还有一些堆放的农业杂物,其余就什么都没有了。

江境桥自己带了一些行李,不过里面也只是一些普通的换洗衣物和文具墨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所以,到底要从什么地方着手,比较好呢?

江境桥一边在心中思索,一边慢慢进入了梦乡。

......

次日。

江境桥和谯家一家人吃过了早饭,时间也不过才刚刚早上七点。

天似乎还没有完全大亮,绵延起伏的山组成波浪形,笼罩在晨间的薄雾之中。

“江知青,今天是你第一天上工,我先给你讲解一下。工分,你知道这个东西吧?我们这里的规矩,是男同志工作一天,有10工分。女同志,力气相对小一点,工作量也就小一点,一天就是8工分。”

谯春望开始给江境桥讲生产队的规矩。

“至于每天具体做些什么,这个主要由我来分配,有些时候我忙不过来,自然就会有其他人来安排。总之,你作为一个城里娃,在种地这件事情上,要抱有一个学习的心态,不能像某些人一样,眼高于顶,结果眼高手低,这种情况,我就是要扣工分的。”

谯春望皱着眉头,一副严肃的样子。

“这个工分,可是很重要的。这直接和你能分到多少粮食挂钩,关心到你吃不吃得饱的问题,所以必须要重视!我希望以后批评好吃懒做、偷奸耍滑的人的时候,没有你的名字!”

这果然和江境桥预想中的一样。

目前,这里施行的是工分制,这种工分制用来适应农村集体生产时代。

谯春望口中这个所谓的工分,是一种虚拟的分数,但是,却能发挥实际的作用,也就是说,可以用来换得粮食和其它的一部分经济作物。

某种程度上,可以拿来当工资使用。但是,和现代的工资,肯定还是有所不同的。

至于这个工分到底能换到一些什么,那就要看集体的生产效益了。

总体来说,集体的效益好,每一个个体能分到的东西,也就越多、越好。

只不过,这个谯春望想错了一件事情。

他以为每一个城里娃都不懂农作物,却不知道他自己现在眼前站着的,是顶级农大的农学专业大学生。

江境桥点点头,道:“明白了,谯队长,那我今天第一天上工,应该做些什么?”

江境桥决定暂时不与谯春望起争执。

谯春望斜睨了江境桥一眼,道:“你这个体格子看起来还不错,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工作。今天你就先去把东边的那两亩地翻一下,后面方便我们种小白菜和早春辣椒。”

夺少?!

江境桥一惊,一天之内翻耕两亩地?

“怎么,江知青,看你这样子,像是有意见?”

谯春望的脸色比刚才柔和了一些,但却多了几分得意。

本来,江境桥还以为是庄稼人手艺好,体力也好,导致谯春望以为自己可以一天翻耕两亩地、

现在看来,谯春望自己也知道这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分配给江境桥,大约是故意整他呢。

好家伙,这才第一天,就已经搞这些名堂了。

江境桥心中多有不快,但也没办法,只能点点头,拿着锄头,到东边的地里去。

看着江境桥的背影,谯春望才算满意,自己拿着农具,去分配别的任务。

来到东边这块地,江境桥一看,这一片大约有五亩。

这片地的上一批作物,不知道种的是什么,但看上去,收获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土相对比较板结。

这就需要翻耕,然后才好播种。

江境桥拿着锄头,挖下了他人生中挖的第一块地,然后是第二块、第三块......

单纯的动作重复,说明这并不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

同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很容易就让人感觉到自己的疲惫。

好在现在的季节不是很热,所以江境桥才能勉勉强强坚持着。

他知道自己本身就不是身体多好的人,重生前也是每日蹲宿舍,夜宵啤酒外卖,几乎不锻炼,所以才那么容易就噶了。

江境桥一边挖着地,一边仔细观察这里的土壤条件。

要想做出改变,肯定要先做到对环境的充分了解。

根据一上午的观察,江境桥基本可以确定,这里的土壤条件,和之前预想的基本一致。

唯一有些不一样的是,江境桥发现,这里的很多地,就比如此时脚底下的这五亩田地,距离灌溉有些远。

他注意到,这一带的灌溉水源,大概就是沿路的池塘和水井。

池塘的水质相对比较浑浊,所以一般都是用池塘的水来浇地,而比较清澈的井水,一般都是做饭饮用的食用水。

而距离这块地最近的池塘,大约有1.5公里。

这个距离还是有些远的。

现在种的是秋冬季作物,相对没有那么费水,所以劳动强度还不算太大。

而到了种植水稻的季节,如果在这五亩地里种水稻,那么灌溉用水的需求量就大大地提高了,从而也就会导致劳动负担的加重。

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需要一些计划。

正在江境桥沉思时,突然看见远处出现了几个身影。

这身形......

看着挺娇小的,原来是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