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儿靠着墙根睡着了,浑身酒气的孙青儿正拿着一根毛笔,蘸着水抹到紫儿的鼻尖上。
“阿——阿嚏!”
鼻头传来的痒意弄得紫儿不禁打了个喷嚏。睡眼惺忪的她抬起头,看到了卧在地上的孙青儿和一脸无奈的李孚。
“孚哥……你和姑娘怎么样了?”
听着紫儿有气无力的声音,李孚扶起额头,指向林步吟的房间:
“她睡着了,你也快回去吧。”
“哦。”
紫儿答应着,摇摇晃晃地走回房间。
目送紫儿离开之后,李孚斜眼瞟向瘫在地上嘟囔着的孙青儿,抬脚踢在他屁股上喊道:
“还清醒着没?”
孙青儿不满地转过身,说道:“李爻已经被关播带回客房去了。”
李孚这才放下心来,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凝望着繁星。把李爻交给这酒鬼,他还真不放心。
接着李孚看向院中擦拭得干干净净的蒸馏器,自己离开时候,六子他们应该也没有停下研究,想必这烈酒也在路上了。
院中陷入一阵安逸的阒寂之中,不久,孙青儿小声说道:
“景荣招了。”
李孚目不转睛地看着天空,说道:“谁派来的?”
“罗家。”
李孚放在身侧的拳头紧了紧,叹口气道:“我早该想到的。”
不过李孚第一次在端门遇到景荣的时候,他竟是同邪道一起,这让李孚不由得警觉起来。
“那他和邪道是怎么回事?”
孙青儿翻过身,看向李孚:“按他说的,邪道开出来一个好价码,他拒绝不了的价码……”
李孚双目微微眯起,继续问道:“按你想得呢?”
“血煞门从来不与邪道做生意。”
说完,孙青儿伸了个懒腰,竟在青石砖上睡着了。
李孚起身,把自己的袍子盖到孙青儿身上,一阵冷风吹过,让他不禁打了个寒战。
“罗家……景荣……和邪道……”
“这里面的秘密,比我想象的要多啊。”
第二天清早,风云轩中。
郑潜曜和杜甫又一次来到这里,按侍女说的,坐在了二楼栏杆边的一个位置上。
郑潜曜甫一落座,便向一旁等候的侍女问道:
“姑娘,为何今日不让我们去雅间?”
对面的杜甫闻言,也望向侍女。
上次来风云轩之后,他便对这格调优雅的茶楼心生好感,尤其是知道那些沁人心脾的茶饮,大多出自李孚之手后,他就对这个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年轻人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侍女缓缓行礼,细声细语地回答道:
“郑驸马,我家郎君今日要办茶会,贵客的茶饮都不收钱,此间正是难寻的好位置哩。”
说着,几个侍女便端来几盘坚果和一壶清茶,倒在二人面前的白瓷杯中。
杜甫二人低头看去,深绿色的茶水与他们之前喝过的冰赤饮极为相似,但滚烫的茶水冒着热气,在杯口氤氲出一层水珠。
细嗅之下,略带苦涩的茶香便涌入二人鼻腔,这等新奇的茶饮,倒激起了两人的兴趣,连带着也更加期待即将开始的茶会。
杜甫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探身问道:“姑娘,这茶会究竟有什么新奇?”
侍女俯身行礼道:“杜郎君,我家郎君马上要来了,到时他会为你解答的。”
“又是李孚?”杜甫心念微动,脑海中浮现当时那少年的身影。
见到杜甫失神的样子,郑潜曜笑着说道:“怎么,莫非子美兄认识这风云轩之主?”
杜甫连忙拱手道:“鄙人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郑潜曜闻言呵呵笑道:“那子美兄倒是好运气,这李孚几个月前可搅得洛阳天翻地覆,多少人想见他一面不得。”
“驸马言重了。”
正当杜甫还想多问的时候,楼下却传来一阵骚动。
杜甫二人伸头看向楼下,只见一楼不知何时搭好了一个竹台,其上置着一方长桌,前面有绸布为饰,桌后是一件木椅。再看桌上,齐齐整整地放着一扇、一杯、一方木。
木台旁,一个丰神俊朗的年轻男子正向台上走着,身着一个长及足面的白袍,头发披在肩后,朝众多茶客拱手致谢。
刚刚的骚动,也是这年轻人所引起的。
“子美兄,你看这人,可是那李孚?”郑潜曜饶有兴味地问道:“果然是洒脱无比。”
杜甫目光复杂地看着款款落座的李孚,想起了当时二人共游龙门的情形。
“李孚……你今天又有什么惊喜等着我?”
李孚满眼含笑地坐在椅子上,耳中满是厅堂里交谈声交织出来的嗡鸣。
“就看这次了。”
李孚心中默念着,右手轻轻提起醒目,将它重重摔在木桌上。清脆的撞击声响彻整个风云轩,一时间三层楼中,没有一个人再出声。
扫视了一圈风云轩中茶客的表情,李孚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
“承蒙诸位的厚爱,若无各位的捧场,风云轩是做不到如今的样子的。”
“因此,我才办了这个茶会,以回报诸位。”
“不过说是茶会,若没有些丝竹助兴,未免太沉闷了。”
讲到这里,李孚脸上露出失落的神色,台下有人大着胆子问道:
“李孚,你把乐营的女子都藏哪儿去了,莫不是聘到家中,供你一人笙歌了?”
“唉,”李孚脸上的失落之色更甚,冲那人说道:“这不是把我推上了顶包了嘛。”
看着李孚愁苦的表情,台下传出一阵哄笑。
这等自降身价,充当伶人的事情,在唐朝可谓是极不光彩的。
在笑声中,李孚缓缓道:“不过李某不识五音,不通五乐,上来就只能给大家讲些小故事,聊以解闷了。”
郑潜曜皱着眉头问道:“你说,李孚这是要干什么?”
杜甫看着李孚再一次敲响醒木,不解地回道:“我也不明白。”
在风云轩又一次回归安静之后,李孚搜寻着脑海中的回忆,暗暗运转内力,中气十足地朗声道: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接为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