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这本书也到了上架的日子了,练习时间长达两月半。
首先感谢各位支持我的书友,你们愿意读我的小说,这就是让我继续写下去的最大动力。
其次也要谢谢我的编辑,愿意把我从交叉的池子里捞出来,从这本书刚发布就读下来的朋友应该知道(醒醒,你个扑街一开始哪来的读者),我的书是大概四万字左右才签约的。
哈人。
从一开始,《大唐逍遥志》只是一个小点子,那时候我想:“让我们讲个故事吧。”
主要靠上课走神来构思故事,
几个主角连名字都没有。
后面搜集资料、整理大纲,断断续续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纯是懒狗),直到今年六月左右才把整个剧情梳理完。
然后内投被拒麻了。
改了名字和简介之后,干脆直发出来,等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收藏和评论,谢谢那位帮我看文的朋友,和在第一章发表第一个段评的书友。
这本书数据并不好,一副吃三个月全勤的样子,毕竟是新人作者的第一本书,里面纯是我的问题。
踌躇许久,还是选了现在的名字,没用长书名(说的好像书名长了就有更多人看你一样)。
不过人少有个好处,我记得住每个和我互动过的书友。
一直打卡的哥们,书评区贴同人图的三位老哥,还有每晚都投票的兄弟……
谢谢你们。
还是继续说说这本书吧,现在回头看过去,三十万字好像连大纲的十分之一都没写完……
我承认有点眼高手低,毕竟一路走来,主要靠莽。
各位可能也看得出来,第一卷的节奏比较奇怪。因为开篇不够激烈,文笔也不怎么样(说得好像你现在这个毛病改过来了一样),这本书入库的时候并不吸量,也没混上推荐。
说人话就是:数据不行(还不是你不努力)。
所以第一卷库库提速,写到十万就草草收尾。
进入第二卷以后,似乎更有历史文的样子了,但是还不够。
历史文没有朝堂,不进沙场,不搞诗词歌赋,没有来自新时代的小震撼,读起来总感觉差点意思。
会有的,我向大家保证在我的设计里,这些都会有的。
毕竟没有这些东西,那我穿个集贸啊?
但是给李孚的定位是从奴隶做起,白手起家,还没有系统。那么接触到这些花的时间就要稍微久一点……
而且第二卷降节奏之后,似乎在天宝二年拖得时间太长了……加速加速。
反正肯定比安禄山更早进长安。
冇问题的。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会有武侠?
emmm,构思大纲的时候刚好在看黄易大师的《大唐双龙传》,不小心往主线里面揉了点进去。
应该是一点点……吧(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这个也会根据大家的反馈调整的,我尽量让大家读到这些地方的时候,能感到新奇,而不是疲惫。
再谈些更新上的问题噻。
我听说从小在羊圈里生活的牛犊,长大以后的行为没有不像羊的。现在我作为一个作者,却在新书期每天四千渣更,拖到现在,这难道是正确的做法吗?
还真是。
因为彼阳的到这时候每天还排这么多课,想天天躺着都不行(bushi)。
曾经也有个给大家日更万字的梦想,但最多写到八千以后就老实了。
我知道每天四千字,各位读者老爷看着都不过瘾。
但是这b打字速度来不及啊焯。
菜,我得多练。
上架第一天求个首订,大概中午以后上传第一个vip章节,两章加起来,给大家来个万字助助兴。以后会更大章,每天双更六千,翘课码字或者周末有存稿了就八千。
至于加更,还没想好应该是什么标准(不是,你需要考虑这个吗)。
不过要是收到大家的月票和打赏,或者执事舵主之类(开始胡言乱语了),我会尽全力加更的。
真的。
李孚的名字取自“中孚“卦。
孚,信也。
最后就是悄咪咪的说一声,如果喜欢这个故事的话,可不可以请各位闲时高抬贵手向朋友安利一下。
因为不想太监,而上架后三个月字数估计只能到一百万出头,
想把整个故事给各位讲完(真诚揣手)。
还有就是,碰到什么不喜欢的地方,大家也都可以评论出来,我知道大家喜欢默默看书,遇到毒点默默删书。
但不影响整个小说情节走向的话,我都会试着改的,希望你们看我的书,可以更开心一些。
以上。
趁事少码字去了,祝各位万事顺意。
毕竟故事才刚刚开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