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历史要学的东西真多

纯狐氏几天之间,已经完全变了样貌。

几名过去族会的老者,从大权在握到普通老人,所经历的心里路程如同从山峰跌至谷底,早已经没了心气。

本以为他们还能依靠到时候统领换届,推举自己的子子孙孙上位,结果今天忽然听说村子改村为县,由文作为知县,负责县内一切事物。

他们不知道县到底是什么东西,然而很显然,只要文在一天,这个村子由谁做主,就是不可撼动的。

而且其他种种官吏,不过是为文服务,压根不可能掀起什么风浪,只要文说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

如今尚且还拥有士卒的贵族们,并没有削减兵力,不过在下一代,所有人不能私自养兵,整个纯狐县,只能有县兵,县兵统一由县衙管辖。

削弱军权。

几个老者都是人精,很快便是明白了文的用意。没兵就没话语权,在县里的地位就会愈发尴尬,若是文再传给文的后代,整个氏族,就将成为文那一脉世袭为首领。

这是几个老人不能忍受的,于是得知消息之后,召集了他们那一脉的人,带着奴隶们,来到县衙讨个说法。

县衙大门如今还没有建起来,不过已经有两个文的手下在门口站岗,见到一群人气势汹汹地过来,两人脑袋缩了缩,就要后退。

“怕什么怕,一切按照规程办事,这是文知县明确规定了的,谁敢闹事,直接全抓了,我那监牢现在都还没人呢!”

一道清脆的声音从两人背后响起,穿着整齐的丹双手摆着走了出来,挺着胸脯迎面向着来者。

那几个老者见到丹出来,看也不看他一眼,便要直接往县衙里面走。

丹横出一只手一拦,下巴抬了抬,指向边上的一口扁圆大鼓。这大鼓是之前祭河神用的,丹听仲甄说了击鼓鸣冤的一些趣事,特地从杂房里面找了出来。

又叫人做了一个一人高的架子,将大鼓架在了架子上,边上放了两个鼓槌。

见老者不明其意,丹耐心解释道:“老伯,有什么事,先擂鼓,自然会有人帮您。直接进去的话,那就是藐视公堂,袭击衙门的重罪,可能见不到知县大人,先进了我的监牢了。”

丹也是从仲甄口中听到了监牢一词,对比圜土,的确是新的名词更加符合监牢的构造,因此见人便提一句,让大家都知道自己是那监牢的牢头,县衙的典史。

带头的老者指着丹,嘴唇发抖,“你……你……”了好一会儿,才气愤地道:“你,去擂鼓。”

老者身后一个年轻人不服地道:“爷爷,他们让我们擂鼓我们就擂,那我们的面子往哪儿搁啊。”

仲甄站在边上已经有一会儿了,听了这话,歪嘴一笑,好心的上前提醒道:“小伙子,要是被关进去了,你可就更加没有面子了。”

那年轻人脸从脖子红到耳根,闭上了嘴巴,失落地走到了大鼓边上。一手拿起两个鼓槌,然后分开拿了,有气无力地敲了起来,显然是没有适应如今的身份改变。

“咚……咚……咚……”

老人听了这蚊子叫一样的鼓声,大喝道:“没吃饭吗?给我用力敲,让他们都听听,现在村里人的心声!”

年轻人听了老者的话,不敢怠慢,双手急忙加快了敲击的频率,鼓槌在空中都出现了幻影。

“咚……咚……咚……”

“咚……咚……咚……”

急促的声音,让丹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好了好了,听见了,老伯,带大家都进去吧,现在中堂还没有建好,大家就先将就一下。”

丹说着,便带头转身走了进去。

老者哼了一声,带人便入,仲甄上前道:“老人家,那么多人进去,你说一句他说一句的,到时候大家就没法谈事了。不如老人家您作为代表进去,其他人在边上等候便是了。”

丹闻言转过身,道:“还是仲甄兄弟想的周到,老伯,您跟我进去吧,其他人在外面等候。”

说完根本不给几名老者反对的机会,让站岗的两名手下将一群人拦了。

那两人本来见对方气势汹汹,害怕的躲在丹后面,见一群人原来只是纸老虎,也壮了胆,将手中的殳一架,交叉着将人拦在外面,只把仲甄几人放了进去。

丹将老者一路带到中堂,说是中堂,此时也只是一块空地。

空地上打了个茅草棚子,文端坐在上位,伸了伸手,示意老者坐在她的下手位置。

文自然听说过其他氏族议事时,除了首领坐着,其他人都是站着,以显示尊卑差距。

不过仲甄却对他说人生来平等,大家在身份地位上面可能会有差别,但是不应该有尊卑之分。

文对这个说法在经过了思考之后,觉得确实便是如此,大家本就是一个氏族的人,都是一个祖宗。

因此县衙里面,她虽然坐在上位,但是不论是议事还是有人申冤,她都安排了位置给人坐下。

老者忐忑不安地看了文一眼,又向边上看了看,见丹大咧咧地坐在了他的对面,才扶着草垫小心翼翼地坐了下去。

文见老者坐稳了,开口问道:“族伯,击鼓鸣冤,所为何事?”

文语气和蔼,声音轻柔,那老者本就是看着文长大的,此时知道文虽然成为了知县,依旧和过去一样,也逐渐的放下心来。

扭扭捏捏地道:“就……也不是什么鸣冤呐。就是……”说着叹了口气,拍着腿道:“是伯伯糊涂,利欲熏心了,我今天来这里,就是想问问侄女你,你当了知县,丹他们也都有了着落,那我们这些老骨头呢,我们的子子孙孙呢,就只能是一辈子务农了吗?”

文道:“当然不是,国有国法,未来大家都会依照法律行事,每个人也都会有上升的途径,并且除了务农,还会兴起其他产业。”

老者又问:“什么途径?”

文呆了呆,看向仲甄,对于这些未来的构想,她也不知道该怎么答复,不过现在实行的制度,是仲甄所设,她第一时间便是找到了仲甄。

这个县,没仲甄可早晚得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