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邦众多的谋士中,陆甲的名气远不如张良、陈平,却是刘邦人才库里最博学的多面手。论外交,他不输郦食其;论建制,他不逊叔孙通;可以说,他是一个内能养家、外能治国,帮助刘邦平天下的谋略家,是秦末汉初最成功的读书人,是一个活得极其通达、明白的人。
作为汉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陆贾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著有《新语》和《楚汉春秋》等著作。针对汉初特定的时代和政治需要,他以儒家为本,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的理念,奠定了西汉前期统治思想的基本模式。
陆贾本是楚国人,楚汉相争时以幕僚的身份追随刘邦,因能言善辩常出使游说各路诸侯,深得刘邦赏识,被誉为“有口辩士”。汉朝建立不久,南越王赵佗起兵作乱。由于天下刚平定,老百姓苦于连年战乱,刘邦不想再出兵,便派遣陆贾去南越谈判,想赏赐赵佗印章,封他为南越王。
赵佗原本是河北真定人,担任南海郡的龙川令,趁着秦末中原大乱,赵佗造反,并吞了桂林郡、象郡,自立为王,嚣张得不得了。陆贾到了南越,见赵佗像南越土著一样,梳着锥形发髻,叉开两腿像簸箕那样坐在席上,傲慢无礼地接见他。
陆贾上前劝告道:“您是中原人,父母兄弟的坟墓还在真定,现在您却背弃祖宗文化,抛弃祖宗的冠带,妄图以区区南越与天子对抗,甘愿充当敌国,这可是自寻死路啊!想当初秦朝苛政失败,诸侯起兵造反,只有汉王首先攻入咸阳。项羽违背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天下诸侯都听命于他,可谓一世英雄豪杰。可是,汉王从巴、蜀起兵,征服了诸侯,灭掉了项羽,只用了五年,汉王就平定了天下,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而是上天在帮助汉王。”
“大王您现在在南越称王,满朝文武都主张出兵讨伐,天子没有同意,因为他可怜老百姓,觉得他们刚刚经历战争的苦,不忍心再发兵征战。所以呢,才派我来授给你印章,封你为南越王,以后可以互通使臣,这样的天子是多么仁慈啊!可是大王您呢,竟然想凭借区区南越国,对抗强大的汉朝!汉朝如果生气,就会毁掉大王的祖坟,诛灭您的宗族,然后再派十万军队,兵临城下。到那时,只怕汉军根本不用攻打,南越人自己会杀了大王投降汉朝,这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陆贾可谓是洞察人性,利用人心的高手。一席话有理有据、软硬兼施,说得赵佗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向陆贾谢罪说:“我在蛮夷之地生活太久了,差不多忘记了礼仪,罪过啊罪过,”但他还是心有不甘,就问陆贾:“我与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贤能些?”陆贾说:“大王更贤能。”赵佗就再问:“我与当今皇帝相比,谁更贤能呢?”
陆贾回答:“当今皇帝从民间起兵,讨伐暴秦,诛灭强楚,替天下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三皇五帝的功业,统治了全天下。全国的人口数以亿计,土地方圆万里,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政令统一,这是开天辟地以来所没有过的。可是大王您呢?人口不过几十万,而且都是蛮夷之人,居住在偏僻崎岖的山边海角,好像汉朝的一个郡,凭什么与汉朝皇帝相比呢?”赵佗大笑说:“我没有在中原起兵,只能在此地称王。如果我在中原起兵,难道比不上汉朝皇帝?”
赵佗对陆贾颇有好感,认为他聪明机智又直爽干脆,挽留他住了好几个月,一起喝酒宴饮。赵佗说:“整个南越,没有谁值得我交谈,直到先生您来了,才让我听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事情。”赵佗心里感激,赏赐给陆贾各种宝贝和礼物,价值几千金。陆贾正式拜赵佗为南越王,让他对汉朝称臣,服从汉朝的统治。
最后,两人依依惜别,陆贾回朝汇报,刘邦觉得事情办得圆满,很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陆贾兵不血刃就收服了南越,其口舌之辩、外交之才、纵横之能,让人刮目相看。那陆贾在治国上又有什么巨大的贡献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