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贾邹枚路传 1.小吏贾山

贾山,颍川人。他的祖父贾祛,是战国时魏王的博士弟子。贾山跟从祖父学习,涉猎甚广而不专精,不是一个纯粹的儒生。他曾为颍阴侯灌婴做过随从骑士。

汉文帝时,贾山以秦朝为例,谈论治乱之道,提名为《至言》。文中以秦朝覆亡为教训,向文帝谏言:“愿陛下少打猎,在夏历二月,建造明堂,修葺太学,整治先王治国的经验。待到风俗教化成功,万世基业奠定,陛下再尽情地娱乐游猎。在古时,大臣不能亵渎职务,君王上朝要表现出庄重的神色,面容肃敬。大臣不敢随意游玩,品行端正的士人不能随意狩猎。礼仪要求行为端庄,情操高尚。群臣不敢不正身修己、恪尽职守以符合礼仪。只有这样,陛下才能受到尊敬,功德施于四海,为后代子孙所颂扬。做不到这些,陛下圣德将会有亏,荣誉受损。小事不加留意,就会遗祸于庙堂,臣为此而担心。陛下与群臣游玩,在朝堂还要与大臣讨论政事。游玩有所节制,朝堂上不失礼仪,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还要随时掌握,这是治国理政应有的态度。”

后来,汉文帝废除禁止私人铸钱的法令,贾山上书进谏,认为改变先帝的法令是不对的。还为淮南王刘长申诉,认为他没什么大罪,应该马上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国,不要流放。还说棘蒲侯柴武的太子图谋不轨,值得引以为戒。文帝让有关部门就上书的内容,责问贾山。贾山在回答质问时认为:“钱虽然是无用之物,却可以用于换取富贵。富贵是皇上治理天下的权柄,允许百姓自己铸钱,就是让百姓和皇上共同持有这个权柄,这种局面难以长久。”

贾山只是个下层官员,却敢指出皇帝的过失,他的劝谏书言辞急切,切中事情要害,文帝为了广开进谏之路,始终没有责罚贾山。后来果然再次禁止私人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