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爷爷
- 年代,从上门女婿开始到国士无双
- 南潦河
- 2068字
- 2024-10-19 00:01:13
王林记忆中的老太太,身体康健,打扮精致还爱笑。
现在却干巴巴的,脸色苍白,精神状态差的很。
看着这个被自家爸妈拖累到如此地步还丝毫没有怨言,反而心心念念惦记自己一家的长辈,王林也是感动不已。
一句奶奶再喊出口,也没了丝毫迟滞。
同时心里对自家老娘的怨念更多了几分。
谢美兰。
你这是造了多大的孽啊!
“奶奶,我这次来带了一些刚长出来的蘑菇,还有一些笋干和烟熏野猪肉。”
“这野猪肉可是我和我家老二亲自上山打的。”
“用的就是两个爷爷以前在山里用长矛打野猪的方法。”
看她哭的伤心,王林也是不停的宽慰,同时转移话题。
真要把老人家哭伤了那可就不好了。
“哎呀,了不得,了不得。”
“那死老头子,当初就是靠着这手打野猪的手艺给游击队找食当的队长。”
“没想到,你们兄弟俩居然听你爸念叨几句,自己就会了。”
“你先坐着吃点东西,我这就打电话让他回来。”
老太太说着,起身要去打电话。
双手撑了一下沙发,差点没能站起来。
还是王林扶了一把才站稳当了。
“你个死老头子,是要死在厂里吗,都多少天没着家了。”
“赶紧回来,赶紧回来。”
“小林,小林来看咱们了。”
老太太说到这里,又开始流眼泪。
“小林?”
“嗯,知道了,我这就回来。”
这年代的电话外音很大,王林也听到了电话对面王爷爷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的声音。
老太太放下电话,而后又着急忙慌的要给王林做饭。
左右无事,王林也跟着一起来到厨房帮忙洗菜,顺带陪着老太太聊聊天。
除了说王林一家的生活情况,还有老两口这些年的状况。
老爷子其实也是有点迫不得已。
十年时间,浪费了大把的光阴。
浪费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人才梯队的培养。
后面五年,他不在厂里,也没人能把大梁挑起来,连十年以前的产品生产起来都磕磕巴巴的。
老爷子回到厂里以后,那叫一个痛心疾首,心急如焚。
这些天是吃住都在厂里。
就是想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
老爷子虽然是打游击出身,但年轻那会儿也是进步青年,要不然也管不了洪飞厂的技术和生产。
技术这东西,咱们停滞不前,外界却是日新月异。
这一来一回的,那差距只会是越来越大。
不说外界,只说国内。
沈飞、成飞、西飞,这都是洪飞的大敌。
他回厂里的时间虽然短,但很快就做好了规划。
因为近些年表现不佳,上级给的项目和经费在逐年压缩。
那就大力搞民用的拖拉机、摩托车等产品筹集资金。
赚来的钱,全都投入到新式教练机的研发当中去。
争不到主力战机,能拿下教练机也是不错的。
教练机做好了,也是能当主力战机用的。
当然,还要应上级要求,保质保量的生产强5、农林专用飞机、导弹等产品。
老爷子作为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这个国家的人。
在家人和他所倾注所有心血的事业面前,他显然是选择了后者。
或者说,家人要稍微往后放一放。
王林作为有着全局视角的后世人,对于这一点是能够理解的。
“人呢?!”
王林和王奶奶在厨房聊天做菜,此时客厅里传来了一声洪亮的喊声。
“走,出去见见吧。”
王奶奶关掉罐装液化气的炉子,拉着王林往外走。
“喊什么喊,显得你嗓门大啊。”
不到一米七的个头,一身洗的略显发白的蓝色中山装,半白的头发整齐的向后梳拢着,习惯性的咬着一侧的牙齿,显得有些严肃和冷峻。
只是脸色和老太太一样,略显苍白,眉宇间也有着掩饰不住的疲惫感。
“爷爷,我是王林。”
来到客厅,王林朝他鞠了一躬。
“我爸让我跟您说,他,错了。”
王波老爷子先是沉默了一会儿。
“站直了我看看。”
“嗯。”
“比你老子年轻时还要精神。”
“你赶紧做饭去,我饿了。”
“来,小林,过来说话。”
相比老太太的感性,老爷子就好了很多。
说话条理清晰,询问这些年王林一家人的生活状况。
“咱们故县人,姓李的教授,两口子还都是教师,72年去世。”
“我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老婆子,你帮我想想。”
王林和王波老爷子坐在客厅沙发上说话。
王林把家里的情况,和兄妹四人的情况逐一的和老爷子说了一遍。
讲到李兵兵父母的时候,王波老爷子倒是有了反应。
“不会是李明山吧?”
“原来县郊洗沙村的大户,家里有两百多亩田,43年还是44年,你还找他们家借过几百斤粮食的那个。”
“他们家儿子,就是李明山,在工业学堂上学的那个。”
“学的是炼铁的,当时你们要搞一个什么零件,还请人家来厂里帮忙来着。”
故县人口不多,在他们同辈人里能走出来的人更少。
就算平时交集少,但相互之间基本还是听说过的。
“什么炼铁,人家那叫冶金。”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
“唉,原来他们两口子也去了啊。”
“这TM该死的世道。”
老爷子骂了句脏话。
他倒是没什么,倒是把老太太紧张的不行,赶紧把大门关上。
“你什么时候嘴巴上才能有个把门的。”
老太太是真心被这十多年的日子给折腾坏了,颇有些惊弓之鸟的意思。
老爷子没理会她,继续和王林说话。
“这是个好人家,闺女肯定也错不了。”
“虽然比老二大了十岁,但也是门好亲事。”
“你再跟我说说老三。”
老爷子虽然不像老太太那样感性,但从言谈间能看出来,对王林几个小辈还是非常关切的。
说起老三,王林也是满脸笑意。
这是家里最拿得出手的孩子。
懂事,勤快,学习好。
王林说的高兴,老爷子听的也很是满意。
“好,好,好啊。”
“家里终于是出了个人才了。”
“我跟你讲,一定要让她上青华学工科,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国家需要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