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56.请辞

正德四年,十二月初十。

清晨,王鏊冒着雪进宫,准备见朱厚照。

顾不得路边的热汤,只买了京城的烧饼,放在袖子里。

他不是不在家里吃东西。

而是吃不下去。

他想劝皇帝按时上早朝。

同时,也准备第三次请辞。

五月时他请辞,因为皇帝不处置刘瑾这些奸佞。

可是,皇帝不批复他请辞,直接石沉大海。

前几天,看到焦芳和李东阳因为北直隶提拔官员的事情,两人明争暗斗,实在是心累。

皇帝越发不听话,他身为臣子劝谏不得,只能告老还乡过清闲日子。

王鏊想,皇帝不上早朝,此时肯定还在睡懒觉。

谁知道,到了东暖阁。

皇帝都坐在那里数银子。

看到东暖阁堆着两堆金银。

像两座小山。

张永和谷大用二人正跪在地上清点装箱。

看到王鏊进来,朱厚照示意谷大用他们下去,请王鏊坐下。

“陛下,这金银?”

“噢,是东厂在张采和石文义家中搜出来的,正让人清理。”

王鏊吃惊了,这么多金银。

一时间,惊的他他呆坐不动。

王鏊跟李东阳的圆滑不同,是传统的读书人,甚至保留着古板的士人思想。

对于半人高的金银堆,着实没想到锦衣卫能这么贪。

“王师傅,来这么早,是有事与朕说。”

朱厚照看着王鏊。

王鏊立刻起身,躬身道:“回禀陛下,臣请辞官还乡,望陛下能够恩准。”

朱厚照走到王鏊面前,拿过王鏊的请辞奏本,看了眼王鏊,这是气愤自己没有处置刘瑾,还是生气自己不上朝。

辞官是不可能让他辞官的。

有王鏊这个人在,虽然比较古板迂腐,但是终究是正义的,可以调和内阁,紧要关头,王鏊还能保护自己。

只是王鏊又来请辞,某种意义也是欺负朱厚照。

因为文官已经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用道德礼法,来强迫坐在皇位上的皇帝丢掉个人意志。

道德劝谏也算一种。

“王师傅,你这是让朕为难。”

“陛下,臣不敢为难陛下,只是臣自五月以来,也不曾为社稷和百姓做些实事。

劝不住陛下,教不好陛下,臣有愧于先帝。”

王鏊自从维护成化爷的吴废后被刘瑾羞辱,对许多事就处于摆烂状态,不争执,不愤青,但是不代表不在意读书人的气节。

君重视阉宦如珍宝,却视他们朝臣如野草,于百姓不顾。

王鏊不能逆君,不能骂君,但是可以让自己退出大明的官场。

眼不见,心不烦。

他无力挽救,选择放弃。

朱厚照怎么会放王鏊走,将请辞的奏本直接放在灯上点燃,看着王鏊道:“朝廷需要王师傅。”

“陛下何苦留臣。”

王鏊的意思是朱厚照不肯处置刘瑾,又不肯让他请辞,岂不是为难他。

朱厚照从金银堆里,拿了五十两的金子,交给王鏊:“王师傅编纂实录辛苦,朕的心意。”

直接塞五十两黄金……这真的很正德皇帝性格,王鏊有些不知所错起来。

自己参与编纂孝宗实录,是尽本分,要是收了皇帝给的金子,岂不是成什么了。

到时候传到朝臣耳朵里,岂不是说自己是喜欢铜臭的粗俗,实在是有辱斯文。

自己要是再待下去,不知道皇帝还会给什么,王鏊想到这里,也不敢继续请辞,道:“臣便不扰陛下了,臣告退。”

朱厚照走到门口,看王鏊慌忙的样子,下台阶时直接摔个屁股墩儿,摇摇头,王鏊看起来还是个老实人。

相比王鏊请辞不准。

杨廷和倒是去见张太后了。

张延龄跟张鹤龄两个兄弟,也进宫见张太后。

孝宗在时,张家两个兄弟,随意进出皇宫,甚至酒后戴皇帝的纱冠,强暴宫女,都被容忍。

到了正德,两个人见皇帝有些不喜欢他们,有些畏惧,但也不怎么收敛。

杨廷和看到张家这两位蠢材。

笑着打了招呼。

平日,张延龄,张鹤龄两个兄弟不被文臣欢迎,今日见杨廷和主动上来说话,瞬间找回自尊。

三人说说笑笑,一起往张太后那里去。

杨廷和进来,没有办法通过御医动手脚,东厂那个马永成整天盯的很紧。

为此,他专门想了许多法子。

都没有找到机会。

只能来张太后这里碰碰运气。

“见太后娘娘,是希望太后娘娘可以劝陛下早朝勤政,两位怎么这么早进宫。”

听到杨廷和进宫找太后,是为劝说皇帝早朝,也摆出自己做舅舅的架子。

张鹤龄直接道:“陛下确实有些不像话,杨先生教子有方,今后也当多劝劝陛下。”

杨廷和道:“廷和定会尽臣子本分。”

张延龄道:“杨慎去年听说是会试卷首,可惜可惜。”

正德三年,杨慎会试,文章原本是列为卷首,结果王鏊跟梁储不小心把蜡火滴到卷上,导致杨慎名落孙山。

因为这件事,杨廷和对王鏊心里有意见,只是平常不提。

听张延龄提出,杨廷和自信的道:“下次再考,定可中,我对他有信心。”

“杨慎有才,是杨学士教导有方啊。”张太后看到自己两个弟弟进宫来,早就等着。

听到杨廷和的话,顺口夸奖起来。

张延龄道:“我家那臭小子整日不学好,杨学士待会儿可要和我说说教子的方法。”

张太后被朱厚照冷落,又不听话,这会儿听到自己兄弟们向杨廷和请教,也道:“哀家也想听听教子之道,往后教教皇后。”

“嗵。”

杨廷和正思考如何回答,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声音。

原是张鹤龄被阶石上的雪滑倒在地,疼的直呼喊,张太后连忙让内侍把张鹤龄扶进殿内。

“哀家听说,皇帝近来都不曾早朝?”

“臣正是为此事而来,恳请太后娘娘多劝劝陛下。”

张太后无奈,自己儿子都不见自己,跟躲瘟神一样,近来皇后有孕,对她算是有了安慰。

杨廷和坐在那里,看着内侍给张鹤龄涂药,心里忽然又想起之前暗示陈宠的事。

忽然道:“方才太后娘娘问臣教子之事,其实也没有什么方法,当时大夫说妇人有孕当多走动,生儿必聪明,兴许是与这个有关。”

张太后道:“原来如此。”

杨廷和沉默片刻,又开始向张太后哭诉自己对皇帝的期待,以及望帝成材。

“哀家让皇后劝劝,都快要当爹的人,要靠谱些才是。”

“臣以为可行。”

杨廷和只希望,张太后能把自己的话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