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郡亢旱三年

在《西游记》第八十七回中,唐僧师徒经过凤仙郡。当师徒四人抵达的时候,这里已经亢旱三年,并无一滴雨水。孙悟空前往玉皇大帝处求雨,得知无雨的原因是凤仙郡的郡守在三年前的玉皇节斋天之时,与妻子发生口角,一气之下将斋天的供奉打翻在地,正好被下界的玉皇大帝碰到。玉皇大帝大怒,于是立下一座米山,一座面山,一把金锁。米山下有一只鸡,面山下有一条狗,金锁下有一盏灯。什么时候鸡吃完了米,狗吃完了面,灯烧断了锁,凤仙郡的大旱才能结束。正当孙悟空无可奈何之时,四大天师指点迷津,说只有多做善事才能化解。孙悟空将此意告诉凤仙郡守,郡守及全城百姓无不焚香念佛,在一片善声中,滂沱大雨果然如期而至,这场大雨缓解了三年旱情。

在这个故事中,玉皇大帝的小题大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最让今人难以理解的,恐怕还是为什么郡守一人冒犯上天,就搞得全郡亢旱三年,让全郡的百姓都跟着遭殃呢?

其实,《西游记》让凤仙郡百姓替郡守一个人背锅,这样的安排,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也不算稀奇。在《窦娥冤》中,窦娥蒙受了巨大的冤枉,临死之前发下了三桩誓愿。前两桩誓愿是血染白绫、六月飞雪,这是要让大家明白她窦娥死得冤,既有轰动效应,又不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但第三桩誓愿,也就是“楚州亢旱三年”,这个誓愿发得也太狠了些。窦娥要求上天这样做的理由是:“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窦娥的逻辑和玉皇大帝的逻辑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窦娥冤》和《西游记》会有这种在现代人看起来很奇怪的逻辑呢?这就要说到一套在中国影响极其深远的叫作“天人感应”的观念了。所谓“天人感应”,是儒家的神学术语,认为天与人,特别是人中的在上位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感应关系,人类的行为会上感于天,天会根据人类行为的善恶邪正下感于人。因此,也就能从气象气候的表现,来推知一个国家政治的好坏。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其中的道理,就是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这一理念,最早见于《尚书》,经孔子的继承发挥,到汉代董仲舒的手中才得以完善。

在今天看来,天道是天道,人事是人事,这二者之间本来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而在相信万物有灵的古代,却很容易对“天人感应”这一套理论产生由衷的信服感。而儒家之所以发展“天人感应”的学说,除相信之外,更有政治的考量。这就是,在君主专制的时代,君主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既没有法律能够对其进行约束,也没有什么机构能够对君王进行制约。我国的皇帝又称为“天子”,也就是号称自己是上天的长子,然后“奉天承运”,意思是代表上天来统治天下臣民。在普遍相信“君权神授”的时代,能够拿出来与君主的权威抗衡、令其感到敬畏的,除了“天”之外,也确实没有什么别的力量了。

经董仲舒完善的这套“天人感应”理论,在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翻阅《二十四史》,古代的帝王每当遇到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水旱蝗虫等灾异情况,无不悚然忧惧,认为是上天震怒,而谋求补过之道。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天降暴雨,致使洛水泛滥,唐太宗立刻就认为一定是自己的政治不够清明,于是立刻下令百官进谏,指出自己的过失。而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天下大旱,唐文宗认为这都是由于自己的无德造成的,甚至要以退位的方式向上天谢罪。

我们刚才所说的,都是“天子”这个层面的事情。不过,天子以至于诸侯等,逻辑是一以贯之的。明白了这些道理,就知道为什么郡守一人有过,而一郡都为之大旱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