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

“如今仔细算一算,我现实里的白银应该已经过万了吧?”

邓儒摩挲着下巴,看着骑砍系统上显示着【银两:5787】的字样。

与系统的银子不同,现实里的银钱除了日常开销外,都保存的很好。

而在山林里面,很少有能够用银两的地方。

现在保守估计,剿了那么多匪,打了两个地主。

银两和铜钱加在一起,应该有了个白银万两。

这么多银钱积攒在一起不用,不变通为实打实好处不行啊。

价值近万两的银钱,怎么着也能够买他一门红衣大炮了吧?

一会出去后,让王喜李二蛋两个人找几个灵泛的,去县城的军营里打听打听。

大明王朝对火器管制很严,但是现在是末年,别说军火了,卖官进爵什么的也是常有的事情。

只看钱给的够不够。

明朝红衣大炮多少钱来着,邓儒不太记得了。

好像也没学过,总而言之,要是能买就买,也不在乎这点钱。

至于自己去做,邓儒从来就没想过。

可以考虑改进,但是自己凭空去做,去手搓。

这是糖,这是炭,那是硝石,现在请玩家动手组装三八大盖。

别说现在这山区很难搞到火药,糖这些东西,就算搞到了,还得手搓一根耐热耐炸的空心钢棍儿以及其他细小精细的联动部件。

邓儒从来就没想过靠自己去手搓火枪火炮。

知道火枪原理是一回事,动手实操又是另一回事,完整的生产线出不来,哪怕是各种材料样式齐全的后世,东拼西凑买材料,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人们也大多只能手搓一根容易炸膛的土枪。

邓儒至今记得,早年间在村子里生活的时候,一个老猎人拿着老猎枪上山打野猪被炸膛的猎枪炸了半边脸。

那个时候年纪小,但是这个事情他记得很清从那以后他坚决不自制任何跟火药沾边的爆炸物。

收起思绪,邓儒招募了四十名巴丹尼亚名门青年后便走了出去。

目前他已经不需要其他职责的士兵,他选择去补点巴弓。

现在手底下有二百五十名弓弩手。

再补五十个,凑个整数。

强迫症,没办法,不凑个整数浑身刺挠。

还差十个才够三百,下一个村庄再补上这强迫症,不然离三百还差十个,总感觉刺挠的狠。

现在经验值有点少,为了能够直接发挥作用,便招点巴弓苗子,直接就能够发挥作用。

“老宋头,叫上三儿,朕有些事情要与你二人交代。”

出了地窖,邓儒便找到刘三儿和老宋头。

刘三儿登记的户籍,应该能够找到铁匠木匠之类的工匠。

“儒哥,哦不,陛下,您叫咱?”

刚刚跟伙伴们统计完虎皮村村民户籍的刘三儿跑了过来。

“嗯,你哥我有些事情要问问你。”

邓儒看着这个小老弟,小老弟在目前管的事情不多,主要也跟小老弟自身的能力有关系。

他管不了太复杂的东西,只能当个户部侍郎,帮老宋头这个户部尚书管理记录户籍。

以后能力要是上来了,说不定能够提拔一下,当个户部尚书。

还得是老宋头,虽然没考上什么厉害的功名,干什么事情都干不出色。

但人家什么事情都能干一点啊。

种地懂一点,算术懂一点,管理懂一点,做饭打仗什么的也懂一点点。

万金油老宋头,哪里需要哪里搬。

也幸好有老宋头帮忙分担,不然邓儒都不敢想他现在得忙得多么焦头烂额。

“你登记户籍,有没有问这些村民是做什么的,有没有铁匠,木匠这些?”

邓儒问着刘三儿。

不过他也不报什么希望,毕竟今早下山时,他跟刘三儿交代的是登记村民家里几口人,分地就完事了。

并没有交代他注意区别这些村民是匠户还是农户。

他记得朱元璋当年是把天下百姓规定了户籍的。

种地的后代只能种地,当兵的后代只能够当兵,匠人的后代也必须子承父业。

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话,那打进县城,找到这些资料,在管理上能方便不少。

“这.......。”

刘三儿闻言望着天空思索了片刻。

“还真有。”刘三儿一拍手,夸夸的跑开,拿来了他们登记的户籍册子,翻到虎皮村那一页。

邓儒看着刘三儿,心中有些惊讶,他就是问上一问。

对于虎皮村是否存在匠人,刘三儿能不能找到,记载下来,都不抱希望。

倒是没有想到,这虎皮村真的有匠户,刘三儿这小子还记录下来了。

看来刘三儿这小子真的可以去尝试着培养一下。

将来指不定真能当个户部尚书。

刘三儿翻着户籍册子,指着几户人家的名字说道:“村头的刘三狗一家是木匠,村里的竹篓,斗笠什么的都是他们的编织的,他们一家在虎皮村名声不错。”

“村东的王三宁一家是铁匠,平日里修补村民们的菜刀镰刀和铁锅,偶尔也会打打铁锅。”

“在刘老爷宅子旁往西数五十步,王喜的婆娘李柳儿是个纺织娘,她织的布在村里名声不错。”

见刘三儿说得有条有理,显然是做了不少的功夫。

“调查的这么仔细,你小子干的不错,看来可以考虑让你做这个户部尚书了,老宋头那里都忙不过来了。”

邓儒听罢刘三儿汇报的这些打趣道,随后便安排重装矛兵去找人。

“嘿嘿,都是宋师父教得好,宋师父跟咱说,做事要细心,做一件事,就要把一件事做好,不要像他一样,什么都做一点,什么都做不好。”

“虽然咱觉得,宋师父他老人家明明什么都做得好。”

刘三儿谦虚的挠了挠头说道。

邓儒点点头,他看向老宋头。

果然,教员他老人家没毛病,那一些知识分子就得上山下乡认清自己,看看,这认清自己之后干事干得多有效率,带的徒弟干事也全面。

这如果是年轻时的老宋头,能干这么完美么?

不能,指不定还得用鼻孔看他邓某人,然后被他邓某人三鞭打碎秀才梦。

估计让年轻时候的老宋头带刘三儿,也只会是眼高手低的,把刘三儿都带坏。

现在这样,简直就是最正确的时间遇到最正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