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阿寄

第二日,三人就告别了胡宗宪和徐渭,出发前往苏州。

这是,徐仲平穿越过来以后,第一次出浙江,有了官府的路引,行程格外的快。

江浙一带绣品织物很是出名,眼花缭乱,汪清清作为女孩子像是掉进米缸一般,沿途走走停停,走了五日,终于来到了苏州城外。

苏州城一如既往的繁华,故古人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比起杭州来,苏州也不遑多让。

它是江南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丝绸织物汇聚在苏州城的市场,形成了江南市镇别有风貌,家家户户皆有机杼,纺线缫丝是百姓赖以生活的技能。

后来崛起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在嘉靖年间还是个小渔村,被称为“小苏州”。

徐仲平三人去往巡抚府前,先去逛了苏州集市。

这里有许多小玩意儿,迷了汪清清的眼,徐仲平也第一次见到如此琳琅满目的商品,比起杭州西湖市镇更丰富些。

虽然囊中羞涩,看看也是好的。

突然,在市集前方传来喧闹声,一群人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什么。

汪清清好奇地拉着徐仲平往人堆里挤,这才看到是一个少妇正在抽泣,她哭得很是伤心,边哭还边抱怨道:“官人你死的早,留下我孤家一人要怎么活哟,你把家产都给了儿子,亏我跟了你这么多年,你好狠的心哟。”

少妇旁边站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骨瘦林柴,看上去有几天没吃饭,身上穿着破衣,和少妇身上的丝绸形成鲜明的对比。

围观的人群对少妇和老人指指点点。

徐仲平拉住一个看热闹的,问道:“小哥,这是闹得哪出?”

看热闹的小哥一看有人好奇,顿时来了劲,一股脑把他知道的都告诉了徐仲平。

原来这个少妇是徐氏的寡妇,徐氏死后分家产,大儿子得到了一匹马,二儿子得到了一头牛,而给寡妇的就是旁边的老仆阿寄。

“马可以乘,牛可以耕地,这老仆又老又丑,百无一用,还要张嘴吃饭,你说气不气人,也难怪徐寡妇在这市集上闹呢。”路人吐槽道。

看得出他们都同情这个寡妇的遭遇,而对徐氏把老仆留给寡妇打抱不平。

在明朝,仆人虽然不再等同于奴隶,但是也跟商品一样可以买卖。

年轻的丫鬟和身强力壮的家仆自然在市场上价格高些,而老仆理所当然无人问津,又不能干力气活,也没人会买,养着他又要吃饭,变成了徐寡妇的累赘。

可是,徐仲平心里总觉得不对。

刚刚那个小哥说这老仆名唤阿寄。

阿寄。阿寄。这名字好耳熟。

他努力回想明史,终于拍掌大叫,“我想起来了。”

汪清清转头像看傻子一般看向徐仲平,不知道他在大喊大叫什么。

而徐仲平兴奋不已,这老仆阿寄可是棵摇钱树。

谁能得到他,成为首富也不是奢望。

史书记载,这阿寄帮寡妇打理家产,营商做生意,不过几年,就使寡妇富甲一方。

而后,她儿子、女儿的婚嫁用度都是阿寄筹得。

换成现代话说,就是极具商业头脑的一个人。

可惜,明朝的社会风气养成了阿寄的奴性思维,他一生忠诚于他的主人,赚了如此多的钱财,自己却未拿一分,临死前,还是孑然一身。

更讽刺的是,《明史》把他列在了孝义传和诸孝子比肩,真是令人唏嘘。

徐仲平打开了系统,对准阿寄鉴定了起来。

【阿寄:

统:20

武:11

智:80

政:92

魅:32

好感度:0

适性:近战:C;弓术:C;骑术:C;火器:C;航海术:C;炮术:C】

【大明风华录进度5/999】。

现下五级以后经验获取明显降低了,升级条才涨了三分之一,系统等级并未提升。

果然,通过属性判定,阿寄是内政型人才,也可以确定他就是明史记载的那个阿寄。

这对于徐仲平来说,是个好机会,如果能招募到他,就解决了团队财政问题,有钱购买商城的物品就能提高家臣的实力,形成良性循环。

徐仲平已经参透了系统的逻辑。

他拨开人群,向徐寡妇行礼,“这位夫人,如若嫌弃这位老仆,在下可以买下他的卖身契。”

徐寡妇停止了哭泣,上下打量着徐仲平,似乎在待价而沽,“你要买阿寄?”

“是的。”徐仲平坚定地回答。

汪清清看见徐仲平的鲁莽举动,连忙拉住他的袖子说道:“你疯了,多管什么闲事,买这个老仆有何用处?我们现在两袖清风,可养不起他啊。”

徐仲平知道他们身上的钱也不多,但这老仆在外人看来就是个草,对徐仲平来说却是个宝贝,花一点小钱拿到这个宝贝,可说是十分划算的。

周围的百姓也开始起哄,嘲笑徐仲平,“这位公子怕是得了失心疯,要这个老头干嘛?”

“牛马还能耕地,这老头一吹就倒,恐怕连扫地的力气都没有。”

“这公子一定会后悔的,老仆败家,买了他运势都会差咯。”

围观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可徐仲平充耳不闻,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他们可不了解阿寄的实力。

徐寡妇沉默了良久,伸出五个手指,大声说道:“五百两!”

徐仲平和汪清清异口同声地叫道:“五百两?!”

汪清清暴脾气上来,问道:“这老仆五十两都嫌多,你竟然开价五百两?分明是坐地起价!”

徐仲平明白眼前的寡妇不是善茬,虽然他嫌弃老仆,但看到有人愿意接手,直接开出天价,想狠宰徐仲平一顿。

如若身上有钱,徐仲平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可五百两的天价,徐仲平上哪去筹啊。

他只能故作镇静地说道:“你不是嫌弃老仆碍事,现下又漫天要价,当我们是冤大头,恐怕不妥吧。”

谁知这徐寡妇撒起泼来,“你们爱买不买,这老仆就要五百两,我命苦,丈夫死后只分到这个老仆,没有五百两我是不会卖的。”

看来这徐寡妇是铁了心了,他既觉得阿寄无用,又过不了心里这道坎贱卖仆人,只能无赖要价,寄希望于徐仲平脑袋一热,答应这笔买卖。

“你们可是淳安县人?”突然身后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