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精心的计划

引起芦副市长的关注,并促使她来开幕式剪彩,以及引起对自己的注意,完全在凌宏伟的计划内。

但当着众多人的面,芦副市长竟然向自己发出邀请,则完全在凌宏伟的预料之外,且收获巨大。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凌宏伟的计划都是相当的成功。

凌宏伟从被姜主任请进办公室,貌似一直认真的品茶,古井无波,其实,心里一直有只鸟儿在快乐地唱: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

面对办公室里的三位,对自己之前的建议产生了先知先觉的怀疑,凌宏伟当然要负责解释。

一个是公园主任,花展筹委会负责人,一个是总策划的报社副总编,还有一个是一直觊觎自己身体的小刘姐。

无形中都成了自己实现计划的工具。

他们在开心之余,难免对如此多的巧合产生疑问和好奇,也很符合他们的智商。

尤其姜主任和齐副总编,都是地地道道的官场老油条,要想不使他们产生疑问,几乎不可能。

小刘姐则是按照凌宏伟的叮嘱,严格按着要求做了,事后也自然会惊喜连连。

都说胸大无脑。

小刘姐的胸还算可以,脑子么,也是有的。

事实上,这一切的确是凌宏伟的事先计划,而且谋划得很深。

首先,经历过前世的凌宏伟,知道这位芦副市长是当年“君子兰热”现象官方的重要推手。

君子兰被评为市花和对“阳台经济”的倡导,也是她两年后的举措。

凌宏伟只是借机把这两项工作提到眼前,并由自己的口说出,以此来打动芦副市长。

事实上,凌宏伟的确做到了。

现场说的那两句话,也确实引起了这位喜欢君子兰,又想做事副市长的兴趣。

其次,那天,在火车站买的那两张旧报纸上,凌宏伟看到了吉海省组织各地市领导代表团,赴南方沿海兄弟省市学习取经的旧闻。

上面赫然有芦副市长的名字。

至于去的几个南方省份,凌宏伟也很清楚。

正是响应上面号召,在搞活市场经济,将改革从农村引向城市深水区积极实践的地区。

再过两年,他们的经验更是被全国各省市学习借鉴。

而吉海省主要领导,参访后前瞻性地提出创新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恰恰给这些地市级领导们出了一道难题。

包括芦副市长在内,这些领导们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办法在具体措施上谋取突破。

这不仅关乎到政绩,更关系到时代大潮下的仕途前景。

这,就是凌宏伟挖掘出来的所谓芦副市长的政治需求。

很强烈,很高大,又很有针对性。

但,以凌宏伟这样低的草民身份,要想向副市长陈言,几乎不可能。

就算用时下流行的给市长写信的方式,很可能连领导秘书的那关都过不了。

没有别的理由。

一个草民,遑论所谓的国家大事,试图用自己的那点“浅见”,就想影响市领导的决策,简直不自量力到了极点。

客气点,送给这样的人两个字——迂腐。

不客气的,会在心里问你——到底吃几碗干饭?

有过官场经验的凌宏伟知道,很多这样的信件,大多是垃圾桶伺候。

所以,如何找机会,直接当面向芦副市长陈述,就是凌宏伟计划的重中之重。

一条记忆里的信息,最终起了作用。

当年,芦副市长为号召全市人民发展“阳台经济”,在《春阳日报》上展示了家里养殖的君子兰,并配了图,以示带头作用。

其中的一个细节是,芦副市长介绍那盆花时,说她刚养这株花时并不知道它的品种,是为了配合上报纸,才向专家请教的。

这些零碎的消息,在凌宏伟这里,迅速形成一个方案。

通过那盆“胜利”,突破芦副市长这层关系,建立联系的纽带。

于是,在碰头会上,凌宏伟从营销的角度,提议齐副总编在报纸上提前对展会进行预热。

又主动要求为报纸提供有关君子兰方面的宣传通稿。

这一点,正中齐副总编的下怀。

报社的记者,正需要这些专业的东西,有凌宏伟主动请缨,他们也懒得弄了。

凌宏伟把握住这一机会,瞄准芦副市长家里的那盆君子兰,对花卉历史,尤其是“胜利”这个品种,进行了专门介绍。

如果凌宏伟不说,那篇看似关于君子兰的科普文章,根本没人知道,那是针对芦副市长的特别定制。

这就很精准了。

就像后世的大数据追踪顾客的喜好,或者利用AI智能识别读者的浏览习惯,如果有人专门针对你写一篇相关内容的软文,大多数人都会沦陷。

何况,芦副市长是个想干事的领导,又主管教科文卫。

参加花展,本来在她的职责范围内,只是在见到这篇文章前,因为主办单位的规格低,以及没有更明确的理由出席而已。

一旦内心潜在的需求被挖掘出来,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芦副市长来展会。

这就是凌宏伟整体计划的底气。

至于芦副市长到了展会,被主题吸引,姜主任顺势介绍自己,再由小刘姐把“大胜利”突出出来,就是凌宏伟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

最后,凌宏伟终于找机会说出那番话,才使芦副市长真正注意到这个有思想又有办法的年轻人。

但这些,凌宏伟不可能对眼前的三人说。

他必须另编一套听起来像那么回事的理由,消除他们的疑惑。

凌宏伟道:“关于芦副市长为啥要来,我只是出于盲目的乐观判断。”

“咱们这次花展,正值开春市民踊跃,报纸做了预热,又有国内首个君子兰展做噱头,应该能引起市领导的注意。现在,要想在国内闹个什么第一,那得有多难啊!”

“关于那盆‘大胜利’,我之所以特别交代刘姐对它做人性化介绍,是想分化大家对‘和尚’的注意力。”

“如果芦副市长看上了‘和尚’,那我们接下来的评选花魁,和后面的拍卖怎么办?”

“至于评选市花,我是看《参考消息》上,国外很多城市都有什么市花,我觉得咱们也应该搞一个。”

“阳台经济,我也只是顺口那么一说,没有更多的想法。如果芦副市长的秘书让咱们过去,我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呢?”

凌宏伟貌似认真,又有几分无奈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