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顶凶案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因为登善被贬之故,李乾祐和孙伏伽拜相之后,铁了心处处与我作对。又有高季辅把持吏部,不断提拔门生故吏,长此以往,朝堂上恐怕再无我等的立锥之地。”

崔敦礼道:“不错,如此下去,褚公的遭遇迟早要落到我们头上。”

长孙无忌点头道:“所以我们要先下手为强!我把唐本德调任大理寺卿,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孙伏伽的差错,先把他贬出朝堂。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本德的秘密调查,在大理寺的囚徒中发现了一桩错案。今天趁着休沐,我召集诸位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明天早朝弹劾孙伏伽。

本德,你把这桩案子介绍一下。”

“是,太尉!”唐临起身向长孙无忌行了个礼,才说道:“临受太尉之命到了大理寺之后,便对牢里在押囚徒的案卷一一作了详覆,发现其中一案有疑点。

贞观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三夜,兵部员外郎王德真宅失火,延烧人舍,造成临宅一人被火烧死。根据案卷显示,失火起始处乃是王德真之子王九思的居所。王宅声称是家中老仆值夜时不慎引起失火。

大理寺据王宅之供,以失火延烧人舍,烧杀一人,减斗杀二等论,断该仆徒三年。该仆至今依旧关押在大理寺的牢狱中。

我推测该仆可能是王家推出来的替罪羔羊,于是秘密提审,经过严讯,果然不出所料。该仆招供,那场火其实是王德真之子王九思夜饮醉酒,打翻火炉导致。

王德真为其子免遭刑罚,指使家仆顶罪,又买通大理丞李镜玄,断下铁案。

孙伏伽经营大理寺多年,我担心会有人通风报信,于是昨天,我协调长孙左丞把在城外游玩的王九思拘捕,目前押在雍州衙署的州狱里。”

长孙祥点头道:“不错,经过审讯,王九思已经供认不讳。”

长孙无忌道:“此案虽是王德真勾结大理丞李镜玄所为,但孙伏伽时任大理寺卿,在其眼皮底下发生冤案,没有详而质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随后,长孙无忌将明天的弹劾事宜对众人作了安排。

第二天早朝,先有从晋州回京的将作大匠阎立本向李治禀报晋州的赈灾情况,尔后兵部尚书崔敦礼向李治奏报剑南道镇压雅、邛、眉三州造反獠人的最新情况。

差不多要退朝的时候,唐临出班道:“陛下,臣唐临有事启奏!”

“唐卿家请讲!”

“遵旨!”唐临接着道:“臣受命大理卿以来,殚精竭虑,在押囚徒有鸣冤者,一一详覆,唯恐伤陛下之明!经臣详覆,察得一桩冤案,涉及有司官吏,特奏报陛下,请陛下圣裁!”

“冤案?”李治怔了怔,顿时看向前排的孙伏伽。

孙伏伽也不禁皱眉,冷声道:“唐棘卿,你的意思是说,在我任职大理寺期间,发生过一起舞弊冤案?”

“不错!”唐临随即把案情当着李治和文武百官的面,又讲述了一遍。

“陛下,经过臣与雍州衙署的共同鞫审,王宅仆人和王九思对顶凶一事供认不讳!臣弹劾兵部员外郎王德真勾结大理丞李镜玄徇私舞弊,肆情曲法。”

“竟然是王德真!”李治顿时怒其不争,王德真也是他的潜邸旧臣,因为资历尚浅,他登基之后,便把王德真放在兵部员外郎的位置上历练。

万幸唐临要弹劾的另一个人是李镜玄,而不是李敬玄。

“来人,传兵部员外郎王德真、大理丞李镜玄到两仪殿!”

正在兵部衙署当值的王德真今天有些魂不守舍,他的长子王九思前天出城畋猎,结果两天了还没有回家。让他操碎了心。

他非常担心,虽然他们家是雍州本地人,王九思从小在长安城长大,城外也是轻车熟路,畋猎时还带了一群家仆。但最近山林里并不太平,连禁苑里都有野猪跑出来差点伤到圣人。

王德真已经决定,如果今天晚上王九思还没有回家,那他就要去万年县报案,请万年县帮忙寻人了。

这时候,有卫士来到兵部衙署,在令史的指引下走到一间公廨,大声道:“谁是兵部员外郎王德真?”

心不在焉的王德真突然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连忙抬头看去,愣道:“在下便是王德真,敢问尊驾是?”

“圣人有旨,召王德真两仪殿觐见!”

“啊?”王德真更加疑惑,现在正值早朝,圣人召他去两仪殿做什么。

不敢怠慢,连忙整了整官袍,跟随卫士进宫面圣。

王德真到了两仪殿前,因为李镜玄还在路上,李治并没有马上传召他进殿,只在殿外候旨。

过了一会儿,王德真看到远处李镜玄在另一个卫士的带领下来到两仪殿前。

“李棘丞,您这是?”王德真问道。

李镜玄有些憧憬地说道:“圣人传召我两仪殿觐见。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我位卑官小,还从来没有见过圣人呢。王员外怎么也在这里?”

“我也是圣人传召。”王德真讲完,突然想起他那已经失踪了两天的儿子,又在这里看到李镜玄,顿时脸色大变。

“王员外,你怎么了?”李镜玄也看到了王德真的神情变化。

王德真脸色凝重,正要答话,只听殿前石阶上有通事舍人高声喊道:“宣王德真、李镜玄觐见!”

王德真只能闭嘴,心里忐忑不安地和一脸兴奋的李镜玄走进两仪殿。

“臣王德真/李镜玄参见陛下!”进殿后,两人一齐觐见行礼。

李治怒拍桌案,冷声道:“王德真、李镜玄,尔等该当何罪!”

王德真心里最后的侥幸也熄灭了,果然是东窗事发了,难怪他儿子失踪了两天。

从在殿外意识到可能东窗事发,到现在确认,短短的几步路,王德真已经想好了。

他是昔日东宫旧臣,只要认罪态度好,圣人看在往日情分上,应该会从轻发落,将来也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如果再作狡辩,反而会使圣人更加厌恶。

于是王德真很干脆的跪下来,伏地叩首道:“陛下饶命,罪臣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