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屠杀!吴三桂反水!
- 明末:开局百门红夷炮,枭雄崛起
- 开门问策
- 2062字
- 2024-11-02 23:58:22
在青龙河爆发交战之时,常心也立即展开了支援。
经过和多尔衮的几番交手。
他也大概摸清了多尔衮的打仗风格。
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谨慎。
另外就是机动性极强。
实际上常心就忽略了清军行军速度的问题。
历史上李自成能把北京弄丢,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行军速度太慢。
多尔衮用一天时间就能从山海关打到北京,但李自成可做不到用一天时间就赶到山海关。
包括清军的追击,李自成根本逃不过人家。
以前的常心就想过大规模训练骑兵,但是骑兵确实不是那么好培养。
好马能找到,但骑射却很难训练。
所以他修建了一条完整的从南到北的铁路,用于加快行军速度和粮草运输速度。
现在他的铁路从南到北,大致路线如下:
武昌——九江——襄阳——汝州——西安——北京。
可现在他所处的位置,在北京东面,想借火车的优势也做不到。
“高一功,现在我们的粮草还有多少?”
常心朝之前自己在谷城俘获的将领高一功问道。
高一功并没有属在农民军麾下,而是被常心编入了常家军内。
“大概还能支撑五日。”
高一功给了一个很清晰的答案。
常心闻言,暂时放下心来。
“从到山海关这的粮道已经疏通,将军不用担心粮草不够用。”
高一功对自己这边的粮草还是很自信的。
他们一路从襄阳行军到山海关,粮草一直都是带够了的。
并且山海关内,本就有粮仓,龙武营下的士兵都要吃喝,作为天下第一关,粮食还是管够的。
“那就行,只要粮草够,不怕他多尔衮。”
常心清楚的知道,多尔衮的军队虽然迅猛、谨慎,但却有粮草上面的硬伤。
人要吃,马要吃。
他要是一直待在对面的迁安县,保不准真会被饿死。
盛京都给他端了,多尔衮哪还有什么粮草补给?
两边似乎保持了默契想要干耗。
在青龙河两岸,一天就爆发了五六场小规模的交锋。
“哼!还真跟本王耗上了。”
多尔衮并没有继续耗下去的底气,按照他的计划,三天之后就必须撤军。
这第一天,看到对面这样的架势,他就隐隐感到了一阵不妙。
“为何他对北京的局势毫不在意?”
“他也在耗?他在等什么?”
到了夜里,多尔衮清点着自己这边的损失,一边捉摸着常心的目的。
“十四爷,要不别耗了吧,我们这边也没多少粮草了。”
“肃清王那边也没半点消息,现在到没到朝鲜还不知道呢。”
吴三桂依旧在劝。
“你给我闭嘴!”
多尔衮怒目而视。
“要不是你搞不清形式,谎骗于我,我们现在又岂会面对这种局面?”
“皇上也丢了,太后也丢了,山海关还没破。”
“你当初可是说要放本王一路直通山海关的!”
多尔衮似乎终于忍受不了吴三桂的耳旁风,直接把吴三桂拎了起来。
“你们这些汉人,没一个靠谱的。”
多尔衮对吴三桂本就失望至极,现在吴三桂还在一个劲地劝他,这谁能忍?
但是许久之后,房间陷入了沉默,多尔衮也开始反思起了自己。
实际上,他没有做错什么,唯一的过错就是低估了李定国,在盛京部署的守军太少。
“豪格不给我们送粮食,这偌大一个迁安县,不还有这么多汉人吗?”
“抓!搜!”
本就一腔怒火的多尔衮,决定将怒气全部发泄在迁安县的百姓身上。
当夜,大火在青龙河西岸燃起,百姓的惨叫声不绝于耳,鞑子在大肆抢掠。
吴三桂看着已经县内疯狂的场面,身心都在战栗。
这些鞑子,简直就是禽兽!
在清军攻入迁安县时,大部分百姓都逃出了迁安县,但是依旧还有少部分人留在了城里。
这些人,大多是从他山海关退役下来的老兵,退到了永平府内,在这迁安县谋个生活。
这些老兵中,有断腿的,断手的,瞎了眼睛的,聋了的。
他们拿着农具,站成一排,在和鞑子浴血奋战。
“妈的,吴三桂,你这个满清走狗!”
“我们当年袁总督带着咱们奋力杀鞑子,守护山海关,你却当了鞑子的狗!”
“啊——”
一个老兵,在烈火中,看见了吴三桂的身影,怒骂不已。
“你们这些建奴人,毁我家园,害我亲人!”
“你们该死啊!”
一些老兵,挥舞着手上的锄头,朝着满甲的建奴士兵砍去。
这无疑是蜉蝣撼大树,完全没有半点效果。
他们曾经在山海关,跟随着袁崇焕在战场上杀敌,那时的他们是何等的风光。
在他们眼里,鞑子就是一群没有人性的禽兽。
在当年的己巳之变中,他们誓死捍卫京城,断了手,断了脚,从此退出兵营。
回到家乡,可是建奴却依旧没有放过他们,依旧在残害他们的妻儿。
于是,在迁安县,便是出现了极为壮烈的一幕。
一个个仅有残肢断臂的老兵们,犹如一座城墙一般,死死拦住了建奴骑兵的追击。
他们都知道,城外还有他们的妻儿、家人。
若是被鞑子抓住,那必然是一顿折磨,遭受非人一般的虐待。
他们对吴三桂这种人,怨恨到了极点。
而吴三桂看到这一幕,也是心头极为不忍。
同为汉人,他怎么会真的当了多尔衮的走狗呢?
要知道,在这三万骑兵中,可还是有两万辽东铁骑的。
他们此时并没有参与这一场大规模的屠城行动,而是保持了沉默。
他们同样不忍残害当初的战友,如今的同胞。
“草!这个时候不翻脸,还等什么时候?”
吴三桂知道,自己确实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时常改变立场。
但是,这一次,有足够多的优势,加上多尔衮对他的欺压,他已经不准备藏了。
“兄弟们!”
“跟我反攻绞杀多尔衮!”
吴三桂,终于彻底反水了。
实际上,他一直都是常心的人。
包括之前朝多尔衮送请战书,以及向魏藻德等人送情报,这都是他在常心的指示下所做的事。
那时常心的两封信,一封寄给了李定国,一封则是寄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