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精神建筑师:传记之王茨威格作品选四种(全四册)
- (奥)斯蒂芬·茨威格
- 5799字
- 2024-11-01 09:42:46
毁灭
巴尔沃亚以钢铁般的毅力准备着自己的宏伟计划。但是,恰恰是这种大胆计划所取得的成功,给自己招惹了危险,因为佩德拉里亚斯猜忌的眼光一直在不安地注视着自己这个下属的意图。也许是由于叛徒的出卖,他得到了情报,知道巴尔沃亚野心勃勃地要建立自己的统治;也许是纯粹出于嫉妒,怕这个从前的叛乱者第二次获得成功。总而言之,他突然给巴尔沃亚寄去一封非常恳切的信,信中说,希望巴尔沃亚在最终开始远征以前,最好再回到阿克拉[48]一趟,因为有事相商。巴尔沃亚希望能进一步得到佩德拉里亚斯的兵力支援,于是按照信上的邀请立即返回了。一小队士兵在城门外朝他的方向行进,似乎要来迎接他。他高兴地急忙向他们走去,为的是要去拥抱他们的队长——他多年的战友、发现“南海”时的同伴、自己信赖的朋友弗朗西斯科·皮萨罗。
但是,皮萨罗却把手重重地按在他的肩上,宣布他已被捕。皮萨罗也渴望做出一番不朽的事业,也渴望着能去占领黄金国。所以,当他知道要除掉这样一个胆大妄为的前行者时,心里并不是很介意。佩德拉里亚斯总督开始了这场所谓针对叛乱者的审判,并且很快做出了不公正的判决。数天以后,巴尔沃亚和几个最忠实的伙伴一起走上了断头台。只见刽子手的刀斧一闪,滚落在地上的头颅在一秒钟之内就这样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这是欧洲人的第一双眼睛,它们曾同时看到过环抱我们地球的两片大洋。
注释
[1]太平洋(Pacific Ocean),其名称来源于拉丁文pacificus,即“缔造和平的或和平的”之意。
[2]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德语Christoph Kolumbus,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西班牙语 Cristóbal Colón,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后受西班牙国王的委托企图寻找通往印度的新航线。1492年10月12日,人类又一个星光闪耀的时刻,哥伦布的船队到达巴哈马群岛中一座被当地人称作“Guanahani”的小岛(至于该岛是圣萨尔瓦岛,还是其东南150公里远的萨马纳岛,目前还存在争议),哥伦布因此成为新大陆的发现者,虽然他至死都认为自己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
[3]塞维利亚(Sevilla),西班牙西南部的内陆港口及第四大城市,濒临大西洋。伴随着新大陆航线的开辟,一直到18世纪初,它都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港口和最富庶的城市。
[4]巴塞罗那(Barcelona),西班牙东北部的港口城市,比邻地中海。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正是在此向西班牙的伊莎伯拉女王和斐迪南国王提交航海报告的。作者用塞维利亚和巴塞罗那这两个地点表示,哥伦布的凯旋队伍穿过了整个西班牙。
[5]这是人种分类学上曾经长期存在的一个误解,即美洲印第安人从肤色上看是红色人种,后来发现其实他们是喜欢在皮肤上涂抹红色颜料而被误认为是红色皮肤。从肤色上看,印第安人其实与亚洲黄色人种比较接近。现代人种学认为,从肤色对人种进行区分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肤色更多是对环境气候以及饮食的一种适应行为,与更深层次的基因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紧密。
[6]两位国王,指当时统治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卡斯蒂尔王国的女王伊莎伯拉一世(IsabellaⅠ,1451—1504)和统治半岛东北部的阿拉贡王国的国王斐迪南二世(Fernando Ⅱ,1452—1516,在卡斯蒂王国又称斐迪南五世)。1469年,两人结婚。1474年伊莎伯拉即位,遂在辖下的领土内实行共治,这为此后统一的西班牙王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同时,正是从他们开始,西班牙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霸权。哥伦布的航海行动是在他们的支持下才得以完成的。
[7]杜卡特(Daucato),最早由威尼斯铸造,中世纪在整个欧洲都普遍使用的金币。
[8]俄斐(Ophir),《圣经·列王记上》第10章记载的一座盛产黄金、宝石和檀香木的古城,是欧洲传说中的黄金之乡。具体地点不明,有人认为是津巴布韦。
[9]“El Dorado”,西班牙语,即“黄金国”之意。相传在南美洲北部有一处遍布黄金的国土,哥伦布之后的诸多冒险家均曾寻访。欧洲许多小说和游记均对此有过描写,较为著名的例如伏尔泰的小说《老实人》。本书第七章《发现黄金国》的原文标题也是该词。
[10]帕洛斯(Palos),西班牙西南部的港口。1492年,哥伦布正是在此开始他的第一次远航的。
[11]加的斯(Cádiz),西班牙西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位于帕洛斯东南方。哥伦布第二次远航即是从加的斯附近出发的。新大陆发现后,加的斯成为西班牙海外贸易的重镇,同时也是西班牙著名的白银舰队的母港。
[12]身有烙印(brandmarken),欧洲历史上的一种刑罚,即在罪犯身上烙上火印,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刺配。
[13]伊斯帕尼奥拉岛(La Isla Espa?ola),又称海地岛,分属今天的多米尼加与海地共和国。1492年,哥伦布抵达该岛时将其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即“小西班牙”之意。后成为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第一个永久性居民点。
[14]伊达尔戈骑士(Hidalgo,葡萄牙语Fidalgo),西班牙及葡萄牙下层贵族的称号。他们通常没有爵位,也没有封地,但是拥有免税权和持有武器的权利,有些类似于日本的下层武士。在8—15世纪西班牙人抗击摩尔人的统治以及16—17世纪殖民新大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一般会在名字前加上表示尊称的“堂”(Don),比较著名的文学形象是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
[15]马丁·费尔南德斯·德·恩西索(Martin Fernández de Enciso,1470—1528),西班牙航海家与地理学者,著有《地理全书》(Suma de Geografia Que Trata de Todas Las Partidas Del mundo,1519),对在新大陆的各种发现进行了总结,这是第一本用西班牙语撰写的关于新大陆地理的著作。他与巴尔沃亚之间的恩怨后文将详述。
[16]阿隆索·德·奥赫达(Alonzo de Ojeda,1466—1515/1516),西班牙殖民者与探险家。曾参加哥伦布的第二次美洲远航。后自组船队,发现了圭亚那海岸以及南美洲第三大河流奥里诺科河,并将他所发现的海湾命名为“委内瑞拉”,即“小威尼斯”之意。
[17]迭戈·德·尼古萨(Diego de Nicuesa,1464—1511),西班牙殖民者与探险家。1508年,被斐迪南国王任命为文中“黄金的卡斯蒂尔”地区的总督。他与巴尔沃亚之间的纠葛后文将详述。
[18]卡斯蒂尔(Castilla,原文中误为Castilia),即当时伊莎伯拉一世女王治下的王国,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中部。西班牙殖民者经常借用西班牙的国名或地名来命名美洲的殖民地。
[19]乌拉瓦海湾(Golf von Uraba),哥伦比亚西海岸与巴拿马地峡北岸之间的一道狭长海湾,北接达连湾。
[20]原文为“Schuldturm”,指欧洲历史上专门针对无力偿还债务的人而设立的负债人监狱,负债人被允许白天出去工作以便偿还债务。19世纪后期逐渐废除。
[21]贝塞里科(Becerrico,原文中误为Becericco,西班牙语中“小牛”的意思,后文中的“莱昂西科”是“小狮子”之意),是著名西班牙征服者胡安·庞塞·德莱昂(Juan Ponce de León,1460—1521)豢养的獒犬。此人曾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任职,后首任波多黎各总督,并于1513年发现佛罗里达。他豢养的这条獒犬据说在波多黎各当地凶名显赫,曾经咬死过许多印第安人。在西班牙人征服美洲的过程中,他们曾大量使用具有攻击性的獒犬来对付当地土著。
[22]圣地亚哥(Santiago),即耶稣十二使徒中的“大雅各”的西班牙语名字,传说他曾去西班牙传道,故被认为是西班牙的守护神。西班牙语区有很多地方也因此以其名字命名。
[23]赫雷斯-德洛斯卡瓦列罗斯(Jerez de los Caballeros,原文中误为Jerez de los Caballeres),西班牙西南巴达霍斯省的一座城市,市内保存有多种文化交融的痕迹,周边则是天然的畜牧草场。
[24]罗德里戈·德·巴斯蒂达斯(Rodrigo de Bastidas,约1465—1527),西班牙探险家。1500年受命前往新大陆探察海岸,是达连湾、巴拿马地峡以及马格达莱纳河的发现者。
[25]迭戈·哥伦布(Diego Colombo,约1479—1526),美洲发现者哥伦布的大儿子,1509年出任伊斯帕尼奥拉岛总督。
[26]弗朗西斯科·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1471或1476—1541),西班牙征服者。1532年以不足一百八十人的兵力来到秘鲁,俘获印加帝国国王,在印加人缴纳了巨额赎金之后仍然将其处死,并最终征服了这个庞大帝国,同时建立了利马城。后被政敌的部下所杀。
[27]达连(Darien),系指16世纪濒临达连湾的西班牙殖民地,主要在今巴拿马境内,今天该国仍有一个叫达连的行省。而达连湾(Golfo de Darien)则是今加勒比海最南部的海湾,在巴拿马东北岸和哥伦比亚西北岸之间,其南部为乌拉瓦海湾。
[28]达连安提瓜的圣母马利亚(Santa Maria de la Antigua del Darien),建立于1510年,是西班牙征服者在美洲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城市,1524年被毁。其名字的来源是西班牙塞维利亚市的重要古迹安提瓜圣母天主教堂(Santa Maria de la Antigua)。
[29]乔瓦尼·卡博托(Giovanni Caboto,英语为John Cabot,所以又名约翰·卡博特,约1450—1499),意大利航海家,后移居英国,获英王亨利七世的特许,于1497年向西航行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线,并最终到达了纽芬兰岛以及北美大陆的拉布拉多地区,具体地点目前不详,他误以为自己到达了中国。他也被认为是发现北美的先驱者之一。
[30]加斯帕尔·科特雷亚尔(Gaspar Cortereal,原文中误为Corereal,约1450—1501),葡萄牙航海家。1500年受葡萄牙国王的委托前往新世界探险,并寻找通向亚洲的西北航线。据推测他到达了今天的格陵兰岛或加拿大拉布拉多地区。1501年,他率三艘舰船再次前往该地,有所斩获后,派遣其中两艘先行返回,自己则继续向南挺进,后不知所终。其兄米格尔(Miguel Cortereal)也是著名航海家,在1502年试图寻找其下落,结果同样不知所终。
[31]巴拿马运河,1883年2月正式开凿,历经三十余年,近三万人丧生,最终于1914年8月15日试航成功。
[32]原文如此。
[33]赞主诗(Te Deum laudamus),天主教最著名也最古老的圣歌之一,在隆重的圣体降福礼或特殊庆典的结束时,应念或唱赞主诗,感谢天主所赐的种种恩惠。原诗为拉丁文,最初没有名字,取其首句“Te Deum laudamus”(“天主,我们赞美你”之意)作为名字。
[34]16世纪西班牙文牍常用语,即“品德高尚的贵族、骑士与普通平民”。
[35]米迦勒节(Michaelistag),基督教节日,纪念大天使米迦勒。米迦勒系《旧约》中以色列的守护天使,在《新约》中是率领天国军队与魔鬼及末日火龙作战的统帅。在欧洲传统节日中,米迦勒节通常也被看作是庆祝夏季与收割结束的节日。
[36]此处原文为“Herr und Gebieter”,原意为“主人或主宰”,但德文中经常用此短语戏谑地称呼某人的丈夫,而“海”一词在德文中恰好是阴性的,所以此处是茨威格玩的一个文字游戏。
[37]莱昂王国(Leon),位于西班牙西北部,910年建国,于1037年与卡斯蒂尔王国开始建立联合关系,并最终于1230年并入卡斯蒂尔王国。
[38]即前文中的斐迪南二世。
[39]胡安娜女王(Johanna,西班牙语为Juana la Loca,1479—1555),又称疯狂的胡安娜,系伊莎伯拉一世与斐迪南二世的女儿,后于1504年继承母亲王位,成为卡斯蒂尔与莱昂的女王。由于夫妻关系长期紧张,加上丈夫过早离世,胡安娜的行为逐渐失控,被宣布患上精神疾病,其父斐迪南二世成为摄政,负责王国统治,而她则一直过幽禁生活,直至死亡。其子为著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与斐迪南一世(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
[40]佩雷格林娜(La Peregrina),西班牙语中“漫游者、流浪者”之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颗珍珠,重约11.2克。传说发现于1513年,但很多研究者相信应该是16世纪中叶的一个黑奴在巴拿马地区发现的。该珍珠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送给自己的妻子都铎王朝的玛丽一世作为项链的吊坠,玛丽一世死后被归还给西班牙王室。后被拿破仑的兄长约瑟夫带回法国,因此得名“流浪者”。后多经转手,曾被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佩戴过,2011年以创纪录的一千一百万美元被收藏家收藏。此处原文误为“Pellegrina”,这里应该是茨威格把它与另外一颗著名的珍珠(La Pelegrina)弄混淆了。后者同样来源于16世纪中叶的巴拿马地区,也同样曾是西班牙王室的财产。据一些历史学者推测,它的名字也是被故意取成与前者只有一个字母的差别的样子,以显示两者之间的联系。
[41]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西班牙最伟大的小说家,著有《堂吉诃德》以及其他大量诗歌、喜剧和小说。西班牙最重要的文学奖项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42]洛佩·德·维加(Lope de Vega,1562—1635),与塞万提斯同为西班牙文学黄金时代的杰出代表,优秀的剧作家。
[43]比鲁(Birú),“秘鲁”(Perú)一词的异体字写法。此处茨威格的描写非常浪漫化,但并不真实。古印加帝国被西班牙征服者称为“秘鲁”乃是他们对印第安人语言的错误理解造成的。按照历史名著《印卡王室述评》(德拉维加著,白凤森等译,商务印书馆)的说法,当巴尔沃亚派船在巴拿马以南进行探察时,他们在一处河口抓到一名印第安人,就问他这是哪里,而印第安人因为语言不通,就按自己的理解回答了自己的名字“贝鲁”(Berú),同时又说了“秘卢”(Pelú)一词,即“河流”之意,以表示这里是在河边。而西班牙人把这个帝国称为“秘鲁”,要么是用了印第安人的名字,把“b”错成了“p”;要么就是用了“河流”一词,把“l”错成了“r”;还有人弄错了两个字母,就变成了“比鲁”(Birú)。“秘鲁”一词的诞生经历颇有些类似于澳门被称为“Macau”的情况。因为印第安语中根本没有这个名词,当时的土著人既不使用,也不知道这个名字的存在。他们称自己的国家为“塔万廷苏尤”(Tauantinsuyu),意思是世界的四方。
[44]印加帝国(Inkareich),国内通译为“印加”,正确发音应该是“印卡”,可以指印加国王、王族、印加人或者印加语言。该国约建立于12世纪末,国祚三百五十余年,历经十二代国王,在16世纪初达到鼎盛,领土包括今天的厄瓜多尔、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区,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万。但由于西班牙人的到来,1533年,皮萨罗俘虏并处决了最后一任印加国王,该国刚刚达到鼎盛即告覆灭。
[45]金比索(Goldpeso),16世纪西班牙黄金称量单位,1个金比索大致相当于1%磅的纯金。
[46]佩德罗·阿里亚斯·达维拉(Pedro Arias Dávila,又被称作佩德拉里亚斯Pedrarias),西班牙殖民者。1514年被西班牙国王任命为达连和巴拿马总督,1519年建立巴拿马城,为西班牙殖民者在拉美地区的进一步扩张并最终占领印加帝国奠定了基础。他与巴尔沃亚的恩怨后文将详述。此人的出生年份有争议,有人认为是1440年,也有人认为是1468年,但无论哪一个年份,1514年的时候,他都不应该是六十岁,考虑到他被委以如此重要的任务,应当年富力强才对,所以1468年似乎更为合理。1526年调任尼加拉瓜总督,并于1531年死于该处,最后应该是享年六十三岁。
[47]边疆总督(Adelantado),卡斯蒂尔王国为奖励在征服新大陆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或有所建设的冒险者而授予的官职,相当于地方司法军事长官,通常该地区应该是新发现的,是在现有行政区划之外的。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该头衔只是荣誉性的,并无实权,因为征服者通常都是利用私人资金进行探索,他们只有通过新发现或掠夺才能弥补经济上的损失,而王国颁给这个头衔只是对其行为进行政治上和社会意义上的扶持,而没有财政支持,所以具体有多大权力还是看其手中掌握多少资源。
[48]阿克拉(Acla),由佩德拉里亚斯于1515年在达连附近建立的一座城市,在今天巴拿马东北部雅拉库纳族自治区(Guna Yala)的中部海岸地区。因是巴尔沃亚被处决的地点而知名。1532年被遗弃。处决巴尔沃亚的城市被遗弃的这一年,恰好也是皮萨罗代替巴尔沃亚征服秘鲁的年份,历史在这里似乎完成了一个宿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