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AI时代

初步树立AI思维,了解AI的发展路径,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

AI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人”是什么?

“人”这个概念,可以由生物、精神、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如果我们从生物学意义上进行定义,可以很容易区分我们与其他动物的差别,更不必说我们与当前基于电子芯片计算的人工智能的差别,它甚至不算是生物。马克思也曾对“人”的概念给出定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出自《马克思论费尔巴哈》,完整版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很明显,现阶段,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AI是无法承载复杂的社会关系的。

那么为什么有“AI将取代人类”这样的论调呢?人类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取代”呢?

我们日常用到“取代”这个词的时候通常形容某个物品、物品某个属性可以被另外一个事物替换,接替其完成后续的发展。以当前AI的技术力,是绝对没有哪个“人”会被AI“取代”。但是当一个人在某件事上具有强烈的“工具”属性时,他的这项属性就很容易被“取代”。

AI取代的绝对不会是“人”,而是一个个“工具”。“工具”被AI取代是迟早的事。

其实大家近期开始关注或者说对“AI取代人类”的话题产生焦虑是因为如Midjourney、ChatGPT等AI应用的问世,它拥有很多其他机器缺失的——被誉为“人类本质”的创造力的能力。但是实际上,当前AI距离所谓的创造力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大家会产生这种误解其实因为是对这些“创造性的工作内容”比较模糊。

你和AI说“给我画一只蝴蝶”,AI能给你生成无数张不重样的图片,甚至你要求这只蝴蝶在太阳表面飞行,它都能给你完美地画出来。但是这样的能力,与创造力有关吗?答案是否定的。它只是根据你提出的要求,反馈给你图片。你不满意还可以让它再生成,一直生成出你满意的结果为止。为什么我们常抱怨“甲方不当人”,因为你在处理别人提出的要求的时候,就是“工具”属性最强的时候,只是这个“工具”有高级和低级之分(高级和低级指具体工作的难度差异)。

其实类似“AI取代人类”的焦虑早已有之,它之前的名字叫“工业革命”。

以前的人会希望自己有个好身体,去种地、拉车,干各种各样的活儿,但是相信现在的人,很少有人健身是为了更好地种地、拉车。毕竟人肯定比不过联合收割机,也绝对跑不过现在随便三秒破百的电车。以前是低级的“工具”不断被机器替代,现在只是越来越高级了。所以在工业革命时代,当我们在思考职业生涯的时候,就要抱着“工具人”的心态去规划职业路径,尽量让自己成为那个不易被取代的“高级工具”。

当然,我们要先了解AI是什么?它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人们现在是如何开发和研究AI技术的?只有知道这些才能对未来的时代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避免努力错了方向。

我们回到小时候,你可以幻想你现在还是个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你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不会上厕所,甚至不知道什么叫作“我”。你有一些简单的“出厂设定”,比如心情不好就会哭,感觉开心就会笑,需要吃东西维持生命,也需要睡眠保证精力……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你会完全遵循着这些本能去做出反应。

慢慢地,持续地摄入营养让你身体快速成长,充足的睡眠保障了你的大脑发育,难过、快乐、生气、好奇等各式各样的情绪丰富了你的世界。你遵循着最初的设定,在不断与这个世界交互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我,学到了大量知识,拥有了各种技能。这时我们暂停时间,再看回婴儿时期,那些你不知道为什么的简单本能,它们帮助你和世界产生交互的过程中,让你成为你。

AI也是如此,“本能”与“学习”就是我们开发和研究AI最重要的两个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基于神经网络的AI研究领域有一个经典的算法研究课题——“手写字识别”。它的“本能”很简单——读取图片;回答正确给予奖励+1分;回答错误则没有奖励+0分;要尽可能多获得奖励。它的“学习”就是通过不断看这些图片来判断其代表的数字与标准答案0-9是否一致,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分辨手写数字。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考试,做对一道题目可以得分,大家的目标就是追求更高的分数。

哦!这里还要提一下“神经网络”,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神经网络”就是人们模仿神经元细胞的工作方式设计的一种算法结构。我们大脑的神经元通过获取其他神经元输入的电信号,经过分析,如果到达一定阈值则向后续的神经元传递一个电信号,反之则不做输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本能”。人工智能就是通过模仿人类的电子神经元,结合足够复杂的神经连接,从而实现了如今百花齐放的AI算法生态圈。

这样的比喻,想必在一定程度上揭下了AI身上神秘的面纱。“人”这个智能体的“本能”是极为复杂的,小到一个细胞内的运行规则,大到一个人的生存法则,所有的“本能”综合起来,通过“学习”大量的知识,才诞生了我们这样能创造出如此繁荣文明的物种。而目前不论多么惊艳的AI技术,他们的“本能”和“学习”的复杂程度远不及一只小猫、小狗,甚至不如一只蚂蚁。“本能”决定了某个个体智能的上限,“学习”决定了其智能的下限。

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AI是工具,只要在它能力范围内的,它就是一个完美的乙方;

(2)AI类型有很多,但是它们目前都只能服务于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领域;

(3)AI没有创造性思维,只会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会去主动分析;

(4)AI会持续发展,“本能”会变得更复杂,“学习”会变得更丰富。

相信通过上一小节的了解,我们已经能抛开AI的“玄学主义”色彩,来正式探讨它对我们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影响。AI不是万能的,它别说超过人类,目前来看可能还不如你家的“大黄”“小白”。虽然在某种程度上,AI已经可以开口说话和你聊天,很多行为表现得无异于人类了,但是如果从“本能”与“学习”两个层面出发,现在AI的“本能”都是非常简单的,“学习”也是极为单调的。那么,AI已经取代了谁?为什么会被AI取代?

提到AI取代人类,大家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来的画面是,工厂里站成排的冰冷机器人,它们二十四小时不停歇地封装商品、搬运货物,为每个螺母拧上螺丝。这些枯燥的流水线工作,没人真愿意一辈子去干。这类重复的、枯燥的、辛苦的、没有太大经济价值的工作其实早已被代替了,甚至没等到AI出手,自动化机械生产就取代了人工。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掌握一门手艺做一辈子,在职场中越来越行不通。“终身学习”的概念会越来越重要。那些“本能”极为单一,“学习”极为枯燥的工作,会面临AI的全面替代——因为这类工作本身就不适合人去干,交给机器是再好不过的。顺着这层思路我们往下想,那“本能”稍微复杂,“学习”更多一些的工作呢?现在AI已经能做了吗?

在考虑这些问题之前,不妨先来明确一下,有哪些工作“本能”稍微复杂,“学习”更多一些?以下会列举一些常见的职业和该职业日常的工作内容。

医生:医生的工作非常复杂,他们首先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诊断经验与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检查结果和病史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他们与患者之间的交互也很重要,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检查,倾听患者的症状,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共同决策。

律师:律师的工作需要深入理解法律和法规,熟悉案例和判例法,以及不同的法律程序和程序规则。他们需要与客户进行密切的交互,了解案件的事实,收集证据,进行法律分析,并为客户提供法律建议,代表委托人出庭。

教师:教师的工作涉及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他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背景和学习能力来制定教学计划,并通过与学生的交互来传授知识和促进学习。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市场营销人员:市场营销人员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制定营销策略和计划,并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团队成员进行交互。他们需要分析市场数据、进行市场调研,并与目标受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以推动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和推广。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规划、组织和管理项目的执行,包括资源分配、进度控制、风险管理等。他们需要与项目团队、利益相关者和上级进行频繁的交互和沟通,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达成预期目标。

研发科学家:研发科学家的工作涉及科学理论、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复杂知识领域。他们通过实验和研究来验证假设、发现新知识,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研发科学家需要与同行合作、与实验设备和技术进行交互,并进行持续的科学讨论和学术交流。

以上列举了一些职业,我们能发现,AI可以取代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内容,但是没有哪个职业会被完全取代。就拿医生来举例,虽然AI在医疗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例如在影像诊断、辅助决策和数据分析方面已经有成熟的应用,但医生的角色仍然不可替代。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病患沟通的经验,这些是AI所缺乏的。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症状、病史和生活情况,综合各种信息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而这种结合了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是AI无法复制的。

可以确定的是,在未来AI时代,拥有以下能力的人可以更占据优势。

(1)能熟练使用AI工具的人(最好能掌握多种AI工具):一个熟练使用AI工具的人完全可以媲美现在几个甚至十几个人组成的小团队,效率大大提升。

(2)拥有跨界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个社会每个团体、领域都不是完全孤立的,因此,社会运行的复杂度是成指数级上升的。AI无法预测和学习一个混沌系统的规则和原理,而不同领域的融合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最适合单一垂直领域的工作,可能就是前沿科研突破性研究人员。

(3)与人交际密集型服务业:人是极为复杂的存在,AI可以推断人的情感状态,但是它无法做到理解情感。它也无法从多维度得去了解一个人,主动为他人做决策并行动。只要是一个需要与人进行频繁双向沟通(注意是双向)的职位,AI是无法取代的。

如果你是一位医生,并希望在与AI共存的时代中保持竞争力,那么在与AI的竞争中,你不应该把重心放在那些可以被AI替代的重复性和机械化的任务上。相反,医生应该专注于那些需要人类情感、判断和创造力的领域,如医患关系、个性化治疗、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等。此外,医生还可以积极探索与AI的合作模式,将AI作为自己的工具和助手,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不论从事什么工作,请从“本能”和“学习”这两个维度进行思考,不同的工作需要有多少个“本能”,实际会需要接触多少不同的“学习”?通过AI的思维方式,为自己设置一条避免与AI竞争并能将其化为己用的道路。

在这个章节,我们简单讨论了新时代“AI已经取代了谁?为什么会被AI取代?”的问题。但笔者无法直接断言未来的工作有哪些是一定会被AI取代的,又或者哪些是一定最有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很复杂的混沌系统,笔者后续会详细深入职场的方方面面,更细致地去讲个人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在这里仅把AI时代的思维方式带给大家,供大家一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