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成了进步青年
- 1979:我的完美人生
- 两只柿子
- 2122字
- 2024-10-27 00:22:12
“别人过年都往家拿肉,咱们往家拿废纸,这不招人笑话吗?”
“赶紧都扔了得了,看着就糟心!”
大姐吐沫横飞,沉浸式吐槽第七水泥厂的抽象操作。
可陈子安思绪飞转,却是听的有些心不在焉。
信息量很大啊。
第七水泥厂的经营状况竟然差到了这种程度?
这明显是已经快要山穷水尽了啊!
马上就过年了,年货给发水泥包装袋,那工资还能开的出来吗?
陈子安对此深表怀疑。
要知道水泥厂的员工足有两千多名,如果年底真发不出工资,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今年年初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计划对国营企业进行改制。
实行‘独立核算、国家收税、自负盈亏’的新模式。
当然,如此重大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得先在小范围内试用后,才能逐渐铺开。
正因为如此,全国有11家国营大厂被圈定为改革的试点单位。
其中便包括首钢和辽城第七水泥厂。
第一年谁都没有经验,摸索阶段么,国家不强制要求盈利。
可前提是,不能出乱子啊!
这次的改革国家非常重视,全国各地都在等着看成效。
要是因为过年发不起工资,导致几千名工人闹事,那可真就捅破天了。
飞速理清了思路,陈子安变得异常兴奋。
原本他只是惦记水泥厂的那些包装袋。
与其当成垃圾卖废品,倒不如让他废物利用,拿去外地找个厂子转卖。
成本1分,卖4分,3倍的利润,如果数量够多,收益将会相当可观。
但如今得知了第七水泥厂的具体情况,他忽然改变了主意。
倒卖包装袋赚的再多,也比不上直接卖水泥!
辽城水泥滞销,东北也不缺这玩意,但他知道有个地方一定缺——
鹏城特区!
相隔数千公里的两个地方,绝大部分的辽城人甚至都没听过鹏城特区的名字。
而陈子安十分清楚鹏城的近况。
如今,特区的规划刚刚完成,鹏城全城都在搞建设,甚至还有港商和外资跑来开发商品房。
第七水泥厂的这点产能,鹏城轻轻松松就能吃下!
只要水泥厂积极配合,他就有十足的信心帮他们把积压的水泥全部卖出去!
换做之前,这种规模的大厂不可能跟他合作,但现在么,特殊情况未必不能特殊对待。
国营企业改制之后,厂长就是第一负责人。
如果在全国的关注下工人罢工闹事,那他恐怕就没有任何政治前途可言了。
所以用脚想都知道,他现在该有多么焦虑。
虽说陈子安没办法把厂子救活,但让厂里的员工能在过年前领到肉,领到工资,却是完全不成问题。
都这个节骨眼了,他就不信,厂长会对他的合作意向无动于衷!
又跟大姐了解了一些情况后,陈子安告别离开。
先去国营商店买了蒸锅,接着转道去了街道办。
他要问问个体工商户执照有消息了没有。
第七水泥厂境况再怎么窘迫,那也是两千多人规模的大厂。
他一个连工作都没有的待业青年,就这么过去,别说跟厂长谈生意了,连厂区的大门他都进不去。
所以他迫切的需要一个身份,个体工商户虽然不体面,但能开介绍信啊。
没办法,年代特色。
有了介绍信,他才有机会见到厂长,才有资格坐火车去鹏城。
南十街道的李主任得知陈子安的来意后,表情特别惊讶:
“你小子消息挺灵通啊,我刚从区里开会回来,这么快你就知道了?”
陈子安愣了下,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激动:
“赶巧了,我也是听人说有这么回事,就寻思过来问问。”
“您的意思是,现在已经能办执照了吗?”
李主任摇摇头:“没那么快,意见不统一,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还得再商议几天。”
“按照市里的意思,想办证就得主动放弃分配工作的机会。”
“各街道办都觉得这个任务难度太大,落实不了。”
“能进国营单位,谁会去当个体户啊?”
“说是灵活就业,实际不就是当小商贩么。”
“哪怕不影响分配工作岗位,估计都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干,更别说只能二选一了。”
“你小子问这个干嘛,怎么着,有想法?”
好啊,没人愿意干才好!
陈子安咧嘴笑道:“这不是想响应号召,争取自行解决工作问题,不给国家添麻烦么。”
“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我觉得干个体户和进厂没什么区别。”
“都是劳动,都很光荣!”
听到这话,李主任表情一肃,立时竖起了大拇指,感慨着说道:
“如果所有人都有这种觉悟,我们的工作可就好开展多了。”
“小陈啊,你是个优秀的进步青年!”
眼前这个年轻人他真是越看越顺眼。
为了不让他为难,主动放弃了优先安排工作岗位的机会。
现在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灵活就业,准备自行解决工作问题。
处处为组织着想,理解组织的难处,替组织分忧。
这么有觉悟的年轻人,整个南十街区都找不出第二个!
看看其他人都在干啥。
天天除了催工作就是催工作,有些甚至还挑单位,不是大厂不去。
让这些人去当个体户替国家分忧怕不是活在梦里!
没那个觉悟啊!
刚刚开会的时候,李主任已经看出来了,个体工商户的政策虽还存在分歧,但最终肯定会落实。
如此一来,给待业青年做思想工作的任务必然会落到街道办的身上。
因为这事,他头疼了一路。
还是那句话,有铁饭碗不要,跑去当个体户?
傻子才会干这种事!
公众的认知便是如此,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可想而知,等具体要求布置下来,街道的工作会有多难开展。
在这种情况下,陈子安竟然主动申请,这让他极度动容!
要不是家里没女儿,他都想找陈子安当女婿了!
“既然你有这份心,那么等有了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李主任亲热的拍着陈子安的肩膀,笑着说道。
“到时候好好干,给街道里的其他年轻人做好表率。”
“国家都已经开放了,不要再抱着之前的老观念,当个体户没什么丢人的!”
“这次的扶植力度很大,一切困难政府都会帮忙解决,没准最后赚到的钱比进厂还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