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投机倒把村
- 1979:我的完美人生
- 两只柿子
- 2067字
- 2024-11-18 19:05:06
“外头冷,先把东西拿进屋里!”
一番寒暄过后,村长招呼村民们把筐拎到了堂屋。
“人多太乱,我怕吵着姜振养病,就没让他们全过来。”
“鸡蛋在这儿,一共是二百一十八斤。”
“秤也带来了,你查查!”
陈子安无奈摇头,他之所以让姜漓去给钱,就是想把人情落在这个憨包的身上。
毕竟他又不在屯石村待着,不需要村里人念他的好。
村长这么一搞,效果肯定会打折扣,不过也没法说啥,人家确实是好心。
陈子安走过去看了看,一共十个筐,柳条还没有干透呢,应当都是现编的,村长显然是用心了。
大小有正常柳条筐的两倍左右,装两百多个鸡蛋不成问题。
每个筐里面的鸡蛋都整齐的码好,一层蛋,一层干草麦秸,最后还用麻绳捆住,打包的严严实实。
进城的路不平坦,这样子运输可以减少许多损耗。
陈子安很满意,扫了一眼,感觉数量差不多,便懒得拆开重新称重,递给姜漓一个眼神,示意她去结账。
姜漓“喔”了声,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钱,按照他的叮嘱,数出283块4毛的巨款交给村长。
“哎哎,谢谢,谢谢小姜,谢谢小陈!”
村长笑的满脸都是褶子,一个劲的道谢。
他身后那几个村民也都笑的露出一口白牙,连声称谢。
“村长,我明天早上出发去镇里,到时候你安排十个人,帮我把鸡蛋运过去。”
姜漓眸子黯了下,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但她还是有些不开心。
“找那么多人干嘛呢,会不会有点太......招摇了?”
村长表情有点诧异,十筐鸡蛋看似多,实则也就两百多斤,不算多沉的东西。
即便是易碎品,搬运的时候得小心点,也要不了十个人啊。
他不是嫌弃麻烦,而是担心会给陈子安惹来麻烦。
没检疫,没过食品站的鸡蛋,偷偷拿进城里转卖,这个罪名可不小。
如果被人发现了举报到大队,那恐怕一时半会就回不成家了。
这些事情陈子安自然都有考量过,但没办法,出村的路翻山越岭实在难走。
鸡蛋最怕磕碰,人少了不行啊,弄不好不仅白折腾一通,反而还得倒赔钱。
老陈家的家训就是不能吃亏,赔钱的买卖肯定不能做。
所以他宁可冒些风险,也要把鸡蛋安安稳稳的运到镇上。
村长听完了陈子安的顾虑,表情变得更不解了,迟疑着说道:
“咱们村虽然偏僻了点,但也不至于连条小路都没有。”
“驴车过不去,普通的板车还是没问题的。”
“找几个人推着车慢着点走,鸡蛋碎不了啊。”
“有路?”
陈子安愣住,下意识看向姜漓,却发现这憨包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埋起了头。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来的时候应该是搞错了方向,顿时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在现在的年代,这算是件挺尴尬的事情,不识五谷,不分东南西北,等同于傻子啊。
还好他脸皮厚,不动声色的说道:
“哦,有板车啊,那确实不用太多人,您看着安排吧。”
“对了,还有个事。”
“这不是离过年还有几个月么,村里的鸡蛋我看也别再往食品站卖了。”
“都存起来,拿到城里卖,还能再赚几个月的钱。”
“不过我事情多,没时间过来取,得你们安排人送货,有困难吗?”
村长一听这话,笑的脸上褶子变的更深了。
“没困难没困难,到辽城才多远啊,我们推着车就过去了!”
他身后那些村民也是互相对视,满脸兴奋。
能赚钱,别说是去辽城,就是让他们去西天取经都没问题啊!
陈子安点点头:“价格还是每斤一块三毛。”
“什么时候城里的鸡蛋便宜了,什么时候就结束,我会提前通知你们。”
村长笑的嘴都合不拢,村民们也兴奋的连声称好,屋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无比火热。
日子有了盼头,他们眼里的光都比之前亮了许多。
又聊了一会儿,见时候不早,村长带着人告辞离开。
陈子安把他们送到院门口。
临分别前,察觉到村长表情似乎有些犹豫挣扎,便问道:“您还有事?”
村长把他拉到一边,小声道:
“如果我们多弄些鸡蛋送过去的话......能行不?”
陈子安笑:“你们村就这么几只鸡,能下多少蛋啊?”
“可别干傻事去买鸡,被大队逮到挨罚不说,时间也来不及,赚到的钱都得亏进去。”
村长摇摇头,再次压低声音:“不买鸡,买鸡蛋......”
“你说啥?!”
陈子安吃了一惊,瞬间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
好嘛,这是想当小二道贩子,搞投机倒把啊!
这个就有点厉害了!!
掀开农村改革序幕的小岗村那么牛逼,这会儿也不过只是纠集了十八户人家,按手印签协议,偷偷在搞大包干。
屯石村要是全村大搞投机倒把......那还不得把天捅破?!
想到这,陈子安连忙道:“您可别瞎整啊,大张旗鼓的去收鸡蛋,肯定会被抓。”
“事情闹的严重了,还得被立典型!”
村长赶紧道:“不大张旗鼓,就是悄咪咪的弄上那么一点。”
“反正都是要进城跑一趟,拉两百斤跟拉五百斤也没啥区别,看不出来的。”
陈子安大脑飞速运转了起来。
单从收益上来看,如果屯石村能弄到更多的鸡蛋,对他而言肯定算好事。
不需要操心收货、运输,只需要在家等打包好的鸡蛋送过来就行,省心省力。
至于卖掉,那还能算个事?
辽城三百多接近四百万的人口,几千个鸡蛋而已,连水漂都打不起来,分分钟就能消化。
上街收旧货收牙膏皮的时候,顺手就给卖了,什么都不耽误。
这钱就跟白捡一样。
但高收益必定意味着高风险,带领屯石村搞投机倒把,跟带领赵红大姐这个小二道贩子搞投机倒把,带来的影响肯定不同。
小岗村只是因为偷偷搞分产到户,就被誉为农村改革的模范,成了谈起改开绕不过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要是再冒出来个全村投机倒把的屯石村......
不得轰动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