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才华,同代无人可及
- 大唐:贞观二年,让李二取消攻打突厥
- 三月的雨
- 2042字
- 2024-10-10 16:38:17
虽说有些人确实可以做到两耳不闻身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这样的人毕竟属于少数。
如果不进行分班,到时候因为某个学生,破坏了教育的环境,那反而会把好事变成坏事。
所以这个分班的改变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
太极殿中沉默了片刻,长孙无忌率先开了口。
“高啊,这几个建议看似并不重要,可实际上却是细微之处见真章,关系到了国子监能否持续的发展下去。”
“如果按照林主事说的安排下去,相信未来的国子监,会成为我大唐才子的孕育之地,会层出不穷的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人才。”
说到这,长孙无忌上前一步,冲着李世民拱手道:“陛下,如果决定开设国子监的话,到时候臣必定要第一个把儿子送进去读书。”
既然是林老弟提出的建议,那他自然是要第一个站出来捧场的。
支持可不只是言语上的,还必须要拿出实际行动来。
他之所以如此配合,一来是因为和林安的关系好,二来他也觉得国子监是个不错的地方,把自己的孩子们送进去,一定会受益匪浅。
长孙无忌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李世民都是捆在一起的,大唐强盛,长孙家族就强盛。
他本身是个文化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大老粗,成了文盲,那样一来,长孙家族岂不是要家道中落了?
因此,在私底下,长孙无忌会专门聘请各种老师到家里来给孩子们授课。
可林安说的对,要读书,但是不能读死书,五花八门的东西都要看一些。
没办法,长孙家族的实力和五姓七望比起来还是要弱了不少。
如果他倒下了,那么长孙家族的实力,会大受折损。
所以,长孙家族的人必须要全方面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还有一点就是人脉关系。
他们这些老一辈的臣子,彼此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总不能等到他们这代人死完了,下面的人就不联系了吧?
所以,干脆就把家里那些闲着没事干的子孙送到国子监去念书学习,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
这总比在青楼酒肆之中一掷千金,醉生梦死强的多吧?
现如今站在大殿之中的,能比长孙无忌更聪明的,还真没几个。
所以,他是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的。
有了他带头,其他的官员也不甘落后,纷纷站出来表明心迹。
“长孙大人说的是,我家那混小子整日无所事事,倒不如让他去国子监长长见识。”
“不仅是能学到知识,还能交到朋友,岂不美哉?”
“我是个大老粗,大字不识几个,我必须让我的子孙变成文化人!”
“到时候,我家那臭小子要是不去,老子打到他去为止!”
……
一众官员们是争着抢着要把自己孩子送到国子监,好像晚一步就来不及了似的。
高高在上的李世民看着臣子们的反应,忍不住嘴角上扬,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好,太好了!
到现在,林安老弟的这次表演,就算是赢得满堂彩。
他提出重开国子监的建议,不仅是得到了所有大臣的认可,更是无比的重视。
而这一切的功劳,全都是林安方才那一番慷慨陈词。
否则绝对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可以想象,这个消息一旦公布,到时候全天下的学子们,一定是挤破头的要往里钻。
这样一来,林安的功劳谁都不能忽视,谁也不能不当回事。
当然了,上奏折的虞世南是有功的,可林安的功劳最大。
李世民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谢天谢地,自己的一番苦心没白费啊。
趁着这个机会,自己提出要给林安升官,还有人会反对吗?
当然了,也不能一下子升的太高。
饭要一口口吃,路也要一步步的走嘛。
于是等到众人安静下来之后,李世民这才开口道:“林安,重设国子监这件事,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林安笑着摇了摇头,“陛下,臣才疏学浅,能想到的也就这么多了,没有什么可补充的。”
其实要让他继续说下去,他能说到明天早上。
可现在效果已经达到了,要是再说那就是卖弄才华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反正自己早晚是要做相国的人,有的是时间慢慢来。
在他看来,重开国子监这个想法,只是大唐教育改革迈出去的一小步。
真正要彻底全面的改革,那还要自己手握大权之后。
听到这话,李世民立刻就放声大笑了起来。
就连下面的大臣们,也跟着一起笑了。
“行了行了,朕也是太着急了,想把林爱卿那些点子全都给捞出来。”
这时,房玄龄立刻站了出来,笑道:“陛下,林主事这样的人才,实属罕见,如果他还有其他的想法,不妨让他再多说一些,反正咱们有的是时间。”
他们两人的这句话,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暗藏玄机。
皇帝,相国,这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对林安如此的推崇,这是何种的荣耀啊。
李世民往椅子上一靠,闭上眼睛沉默了片刻。
“林爱卿,关于人才,朕倒是有一句话不吐不快……”
说话的时候,李世民已经从龙椅上走了下来,一步步走到林安的面前,然后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在我朝的这些人才之中,林爱卿你当属头名。”
“林爱卿你不仅是科举的状元,更是天下有才之士的状元!”
“当代人中,无人可与你相比!”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他们没想到李世民居然会对林安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
这岂不是意味着,在陛下的心中,林安的才华,已经盖过了当代所有年轻人?
可仔细一想,这么说似乎也没毛病。
平心而论,就他们印象中和林安年纪相仿的年轻人,还真没人比得过林安。
就凭今天当着满朝高官那一番慷慨之词,第一次上朝还能如此的气定神闲,收放自如……可不就是无人能比吗?
李世民还是给他们这些老臣留了面子的,只提到了“同代人”,并非是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