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进展(三)

于晖深谙谈话套路,从郭胜利的表现来看,他肯定是知道些什么,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不想告之。对于这样的人,心理防线很脆弱,警惕度也低,只要稍微放松心情,再突然发力,就能打乱他的阵脚。

转换话题,从地脚、到食材,从火候、到调料,从头到尾问下来,配合微风吹动树叶,完全就是学徒请教师傅的场景,如果有旁人在场,都会以为于晖想要开个烧烤店。

郭胜利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渐渐打开了话匣,放松了戒备,忘记了警察的来意,表情也慢慢丰富起来。

“认识黄越山吗?”于晖冷不丁变了回来。

“山......哥额,不认识。”上一秒还在夸夸其谈,下一秒郭胜利就卡住了声音,好像年糕噎在嗓子里,好不容易才咽下去。

“老板不是凉河人吧,老家哪的?”于晖乘胜追击,想要在他反应过来之前得到更多消息。

“大沟村。”恍惚间,郭胜利随口说出三个字。

“和黄越山是老乡?”

“额,不知道。”

慌乱中,郭胜利一点点恢复了正常,随后不论于晖再问出什么问题,得到的答案又回到了最开始,不知道,不认识,没有。

看着郭胜利从院子里把大门关上,于晖掏出打火机,思忖着缓步走动。路灯下,飞蛾在一下下撞击着灯泡,偶有几只蚊子,在耳边发出烦人的嗡嗡声。徐浩跟在身后,也在回味着郭胜利说出来的消息。

他和黄越山认识,这点不存在任何疑问。问题是他为什么要隐瞒,这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挖出这里面的真相,才是破案的关键。

自于晖从警以来,这个案子并非最棘手的一个,却是最奇怪的一个。两个八竿子打不到的被害人,一个至今没有确切线索的凶手,还有看似隐瞒关系的知情者,好像都不想将秘密就这么简单的公之于众。

寂静的夜晚中传来两声电话响,是短信。于晖拿出手机,屏幕的亮光照在脸上,让他不自觉地皱了皱眉,但转瞬又舒展开来。

“黄越山和王桂莲不仅认识,还很熟,他们是夫妻。”是局里传来的调查结果,于晖把手机递给徐浩,他在得知黄越山和王桂莲都是大沟村人之后,就联系了大沟村所属广阳县的警方,因为效率问题,隔了两天才得到反馈。

“黄越山真实的出生日期是1954年5月4日,难怪他这么在意5454那个手机号。”徐浩恍然大悟,“这么看他的嫌疑很大。”

“不,你别忘了,”于晖提醒道,“咱们在监控中见过嫌疑人的身影,黄越山并不符合,他没有那么高。”

“那凶手会是谁呢,现阶段咱们接触到的人,都没有那种身形的。”

“今天晚上好好捋一捋线索,明天一早咱们去一趟大沟村,我感觉,那里有答案在等着咱们。”

命案必破。

是于晖刚当上警察时给自己立下的目标,这么多年以来,不论多么复杂的案子,他都能挖出其中凶手,还原案件背后真相。他坚信,这次也不会有例外。

其实他立志当警察,和看小说的爱好也是密不可分的。说起来,这个爱好还是跟着于家保学的,虽然后来于家保并不同意警察这个职业,特别是刑警。

高中那年,他家刚动迁搬上楼的时候,不知道于家保从哪弄来很多书,还都是关于破案的,侦探小说、案件纪实、破案手法等等应有尽有。

耳濡目染,于家保没事的时候就捧着书看,于晖也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反正也不让出去玩,就用小说打发课余时间。谁知,看上瘾的于晖竟然要把小说活成现实,真正去用自己的大脑解决案件。

“不行!绝对不行!”高考结束报志愿的时候,于家保得知于晖想要报考警校、以后当警察的时候,给出了坚决反对的意见。同时还给出了理由:又危险、又没用。

“守护百姓,稳定社会,怎么就没用了。”于晖不服。

“总之就是不行,你想都不要想!”

“为什么?”

“为你好!”

又回到了原点,沟通无果,不论问什么,都是为你好。于晖有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把自己管得这么严,为什么不让出去玩,为什么都上高中了,还天天接送上下学。他也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可答案就是三个字:为你好。

青春期的孩子是叛逆的,于晖也不例外,他虽然见过父亲落泪,比其他孩子会听话一些,但也仅局限在父亲经常挂在嘴边诸如安全一类的事,对于这次高考填报志愿,他决定先斩后奏。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

于家保根本就没有见到志愿填报单,报志愿那天,于晖填好之后直接交了上去。纵观全校的志愿填报单,只有于晖,填报的学校和方向如此专一。专一到老师收到填报单之后,还特意找他谈了话,告诉他警官学校还需要体检、体测、政审、面试等等一系列很复杂的流程,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录取失败。而于晖并不在意,坚持他自己的选择。

回到家面对于家保的询问,于晖含糊其辞,说报了凉河大学。直到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才终于真相大白。好在是本地的警官学校,并没有走远。

命。

没有和以前一样的说教,于家保这次只说了一个字。

过了几天,他从庙里请回来了一尊菩萨,诚心供奉,每天都会上香,每到初一、十五,还虔心跪拜。仿佛真的认了命

2000年,于晖从警校毕业,如愿进入刑警队工作,他报道的前一天晚上,父子间进行了一场促膝长谈。时间上不短,但总结下来也只有四个字:注意安全。

人就好像是被困在一个由得到和失去组成的圆圈之中,永远在里面轮回。不管多么在意的东西,早晚都会失去,越是在意,似乎失去的更容易。小心谨慎注意了二十多年安全问题,结果选择了一个最危险的职业。

这回于晖是真的长大了,他上班的第二天,于家保就搬离了楼房,回到农村老家,与他一起回去的,还有他请回去的那尊菩萨。

“明天早上早点来接我,咱们早点出发。”告别徐浩,时隔几天,于晖又站在了农村老家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