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棋圣刘启

权力是最好的医美。

——这是历史上无数皇室,豪门贵族,世家,百姓,不惜用全家性命总结出来的经验,甚至还有为了权力,杀兄杀父杀妻,只为跪倒在权力脚下,从而献上忠诚一吻。

眼前的未央宫,便是权力的产物。

自宫门而入,沿着宫道看向未央宫,巨大的土台上面盖着硕大的木制宫殿,此时的大汉巨木非常多,为了凸显天子的不同,建造出来的未央宫也远远超出寻常人的想象。

不敢抬头,只能盯着前方宫人的脚步,一路沿着台阶而上,足足数了八百九十一块,刘荣才来到未央宫前的殿门外。

等着宫人进入禀报回来之后,刘荣在宫人的仔细检查下脱掉步履,摘下随身佩剑,确定没有问题后,这才独自迈进殿内。

“儿臣,拜见父皇!”

“唯愿我大汉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做了太子就是不一样,说话倒是轻浮了不少。”

一代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声音中包含诧异和不屑,不时伴有剧烈咳嗽声响起。

直起身,抬起头,便看到前方的龙榻上,身穿龙袍的天子启,正在低头翻阅竹简奏疏。

竹简的碰撞声,在大殿内响起回音。

“身为太子,说话不诚恳,做事不严肃,是谁教你的?”

“朕吗?”

天子启冷笑一声,似乎是在责骂,刘荣却分明听出他声音中的笑意。

提起裙摆走上前,来到天子的身边,乖巧的为天子整理桌案上领露娜的竹简奏疏。

要有眼色啊!

身为太子,能力大小不重要,勤快与否不重要,会不会见机行事,察言观色,讨领导欢心才是最重要的。

权力只会对权力的来源负责。

——手中不停帮天子整理竹简奏疏,刘荣心里这般想着。

对于刘荣的想法,天子启并不知晓。

不过,刘荣这般大大咧咧,不像往日唯唯诺诺的性格,倒是让天子启抬起头饶有兴趣看了他两眼。

看着刘荣有些手笨的整理竹简奏疏,分类并未做好,天子启笑着摇了摇头,将左边整理好的竹简奏疏抽出一卷,放到了右边,这才继续忙碌起来。

嘴角含笑的看着手中的奏疏,天子启故作严肃问道:“太子啊……”

“只要朕没有改变主意,便是从册封之日开始,只需等着朕驾崩归天之日,皇位就是你的。”

“怎么,为何先是拒了你姑母主动抛过来的亲事,又怠慢太子太傅,将其赶出殿门啊?”

听出天子启的深层意思,刘荣轻轻笑了笑,拿起一卷竹简奏疏胡乱看了几眼,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

“做母亲的强势惯了,又喜欢自作主张,做儿子的还能怎么办?”

“只能一边妥协,一边进行弥补了。”

做出让天子启扎心的回答,见天子启猛地愣住,刘荣很自然的继续收拾桌案上堆积如山的竹简奏疏。

却见天子启扭头,直勾勾的看着他足足有十息之久,才偏过头,目光再落在手中的竹简奏疏之上。

做母亲的强势惯了,又喜欢自作主张,做儿子的只能一边妥协,一边进行弥补了。

简简单单一句话,却扎透了天子启的心,更说出了大汉的困境。

大汉自建立以来,从高皇帝刘邦,到如今的天子启,外戚一直都非常强势,甚至将来两汉都是,长乐未央两方互相斗法不断。

天子启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是做了那么多年的太子,甚至做了数年皇帝,他的定力早就到了化境,不会轻易破防。

他的目光依旧落在手中的竹简奏疏上,话题却变的更加严肃。

“朕已经颁布诏书,升窦彭祖为奉常;建造汉阳陵。”

“关于这两件事,朝堂上下都在猜测。”

“太子是怎么想的?”

见天子老爹突然提起正事儿,刘荣看着手中天子启批复好的竹简奏疏内容,脸色变得特别难看起来,下意识说道:

“想来是父皇处理七国之乱的余波,与皇祖母做的交换吧?”

“当初晁错推出《削藩策》,之所以被杀,根本原因是他只会挑事儿,却不会平事儿。”

“诸侯国是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但是所有人看到的是晁错搞出来的削藩令后,诸侯国反了。”

“既然晁错说了他们会反,那么他们真反了,晁错有如何平叛的预案吗?”

“很遗憾,晁错没有,他唯一的建议就是让父皇御驾亲征,自己留守都城,让父皇为他失败的谋策承担后果。”

“本就是帝师身份,在七国叛乱后,不献头却献主,推父皇出去,那么长安城谁来管?”

“君臣们更是一肚子气,之前晁错被父皇飞速提拔,甚至父皇只听他一个人的,现在晁错惹出这么大的篓子,凭什么让大家要给他擦屁股?”

“这个时候再听听叛军的口号:“诛晁错,清君侧”,那就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答非所问的话语,却让天子启脸色变得难看,眼神中更有冷芒一闪而过。

只是呼吸间,一切恢复如常,给手中的竹简奏疏作出批复后,道:“你继续说。”

看到天子老爹这般反应,刘荣松了口气,沉默两息重新梳理语言。

确定自己接下来的话语不会有问题后,这才沉声说道:“后来联名上书要求将晁错满门抄斩的人,有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这些人会真的傻到相信杀了晁错,七国就会罢兵?”

“当然不可能。”

“他们只是表明一种态度,挑事儿是晁错这家伙,平事儿却要我们上,那么等平叛结束了,没准儿晁错还要继续骑在我们头上拉屎。”

“所以晁错一定要杀,不仅要杀,还要大张旗鼓的杀。”

“杀晁错,不是对造反的七国妥协,而是稳定己方人心。”

“一可以堵住叛军的嘴,既然你们打着“诛晁错”的名义清君侧,那么杀了晁错,你们还不罢兵,那就是谋反了。”

“二是表决心可以团结二代,把对晁错不满的勋贵大臣团结起来。”

“三是做切割告诉正在观望的诸侯,削藩一事到此为止,不必为求自保而战队叛贼。”

刘荣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天子启放下手中的奏疏,并没有继续批阅,而是眼睛盯着空旷之地,不再言语。

刘荣知晓,此刻天子启的注意力,已经全部放在他的话语中了。

“太子也觉得晁错的《削藩策》,是错的?”

“——对与不对,其实不重要。

“哦?那你说,什么才是重要的。”

“如今的局面,已经是结果了。”

刘荣毫不犹豫给出了结论。

《削藩策》的本质,亦或者七国之乱的本质,是吕雉死后诛灭诸吕帝国,诸王内乱,而朝臣反叛杀死诸吕和皇帝,安排了傀儡代王和诸王形成对峙状态。

而代王刘恒登基成帝,在陈平死后掌权,到景帝削藩,实际上是统一战争,并清算内部反叛的列侯集团。

而那些藩王,无论有没有《削藩策》,都必定会反叛。

当然,其中反叛的原因之一,肯定有天子启,年少时期的“棋圣”名号了。

“棋艺精湛的刘启,遇到臭棋篓子想悔棋,血气方刚的年纪,抄起棋盘将其活活砸死……”

“谁下棋不戴头盔啊!”

“棋盘上的误杀,开启了削藩之乱的序章!”

刘荣心中腹诽自家老爹,却见到天子启皱着眉头看向他,再也之前风轻云淡的模样。

“想必你也明白,你的太子之位是怎么来的吧?”

“为了你的太子之位,朕不仅答允了皇太后,还陈诺了不少东西,包含窦彭祖升奉常。”

“只是削藩策一事,朕虽有心,奈何政事忙碌,且无闲暇时间。”

“便由皇太子回去,代朕思考整理出更合适的政策吧。”

明明是非常轻松的口气,却让人生不出反驳的勇气,刘荣也只能领命。

又帮皇帝老爹整理好堆积如山的竹简奏疏,又见没有留饭的意思,便也不再舔着脸刷好感,干脆告退。

刘荣离开了未央宫,又过了好半晌,天子启的脑袋才从堆积如山的竹简奏疏中抬起来,看着太子整理好的逐渐奏疏,他的脸上流露出些许有趣之色。

“奉常窦彭祖,梁王武……”

“哼!”

“都是一群上不得台面的棋子而已!”

“母后,才是背后的执棋人!”

……

“倒是可惜了太子,有个蠢母亲,只会搞砸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