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吃到这一口饭,实在有些难以下咽。
他又夹起了菜,没有任何调料的情况下,想要在味道上做到好吃。
当然不可能,只有盐巴还有一些油水。
他还未来到这里的时候,他是一个对于饮食格外挑剔的人。
绝对不是家长喜欢的孩子,因为吃饭挑食。
这样的孩子自然是不讨喜,他喜欢美食,所以对于食物也是高要求高标准。
可是他吃着难以下咽的饭还有菜的时候,甚至连皱眉的表情也没有。
在这个吃饱饭都困难的地方,他哪里有心思挑剔食物。
他不仅仅不挑,而且还要补充营养。
他特意挑两只母鸡,不仅仅是因为让那个老太太生气。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鸡蛋对于当下的他而言,是难得补充身体的好东西。
蛋类和豆制品,都能够有助于补充营养和长高个。
他听此身母亲说过了,他现在都已经十四岁了。
可是瞧着身高也没有达到正常标准,他也没拿他那个国强民富的世道孩子相比。
就同那个二叔家小鬼比较,他都矮了半头。
所以他使劲的向嘴里送饭,他是一个现实的人,相比起此刻和父母玩温情那一套。
不如以后,自己通过努力改变这个家的未来,这才是真正的报答。
他向来是一个务实的人,而非理想主义者。
身体恢复刚好没多久,在吃完一碗饭后,肚子俨然就已经微微撑了。
正常的是七分饱,他这就是十成十的饱腹了。
他放下了碗筷,就像是闲暇时打发时间一样闲聊。
说:“爹娘,我是不是名还未取?”
这古人名与字是分开的,在顾植的心里,自己这个二牛,向来就是乳名之类的叫法。
顾大眼里流露诧异,开口道:“二牛,你的名就叫二牛啊,当年家里买来一头牛,你也是那一年出生的,于是我就给你取名叫二牛。”
说着他的脸上还流露几分追思,也有几分自豪。
好像是在诉说着他取名的由来,有多么的有意义。
顾植放下碗筷,状若平静的道:“爹娘,我想重新取一个名。”
刘氏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柔光:“嗯,随你。”
顾大也点头,憨厚的笑着说:“那过几日,我拿一些鸡蛋还有刚从娘那拿来的一只鸭上门,让那徐夫子给我家二牛取名。”
顾植都有些惊讶,为什么不去问自己为什么要改名。
他脱口而出道:“我想要换名,你们没什么意见吗?”
刘氏:“你今天做事很有主见,我们都相信你。”
顾大依旧是憨厚模样,朴实的笑着说:“嗯,你娘说的对!”
他见二牛还有妻子没有再动筷后,方才将菜碟底下的那点油水,还有一点菜叶倒入碗里。
大快朵颐起来,好像是在享受着什么丰盛的佳肴。
顾植道:“不用夫子为我取名了,植,植者木也,亦有新生的意思,从今日起我们家也算是迎来新生。”
顾大也不去问顾植,哪里懂得这些,笑着什么也不言语。
刘氏则是含笑着说:“那从今天开始,二牛也是我的植哥儿了。”
……
自分家以后,顾大就没有再让顾植在下地劳作了。
这地里的耕田在分家后,一个人下地劳作也完全忙的过来。
而没有了顾大的帮忙,自恃读书人的顾显,当然不会去地里帮忙。
而顾老爷子虽然身体依旧健朗,不过一个人当然也是忙不过来的。
期间顾老太太也曾上门,颐指气使的要让顾大,还有顾植去田里帮忙。
但是都被顾植以分家顶了回去,顾老太太也知道,自己这个孙子牙尖嘴利的说不过。
最后只能雇农干着田里的活,这云山村是位处大荣江南地区,土地丰饶肥沃。
如顾家算是有一点家底的,否则也不会能够供养出一个秀才出来。
不过也有家中田地不多,但是人口过剩的情况。
他们要么去城里干着劳力活,要么就成为雇农,田地主人出钱,雇农负责帮忙在地里干活。
不过雇农和佃农不同,在大荣只有无田无地,无私产靠着主人家的田地过活,才能被称为佃农。
不过在江南地带佃农却是极少,因为江南水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往来贸易顺畅,经济繁荣。
而不可避免的港口就却劳力,还有贸易发达,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手工业发展。
这也给了许多的当地百姓,提供了就业机会。
当然经济繁荣同样势必也会消费过高,一般农户也只会选择在农闲的时候,去城里打工赚钱。
不过这也仅仅是代表着大荣的南方,北方百姓生活条件就远远不如了。
“二牛,你坐在那里想什么呢?”
刘氏一边编织着竹藤,一边笑着问看起来发呆的顾植。
虽然说顾植如今改了名,但是二牛也已经喊习惯了。
顾植也不是那种孩子性格,就当是自己小名了。
毕竟古代也讲究贱名好养活,诸如那宋武帝刘裕叫寄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叫佛狸。
至于两个人是谁?
佛狸祠前,一片神鸦社鼓。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自己有小名,他们也小名,自己也算与他们等同了。
不过这也是娱人娱己的说法,别人青史留名,自己连上当地县志都是问题。
听见母亲的呼唤,顾植露出笑容说:“娘,你过会进城的时候能不能带上我?”
刘氏编织的竹篓,都是专门送到城里的那些小贩手上。
他们收取后,然后再抬高价钱卖出去。
至于为什么刘氏自己不亲自摆摊售卖,那是因为时间同样也是成本。
这云山村距离城里也是有一段距离的。
那些小贩多是在城里有个住处,这摆摊就是他们的主业。
但是刘氏这样的农户却不同,如这编织竹篓就是靠着手工活给家中多一份进项。
刘氏只当是儿子想要去城里看看热闹,也是含笑点了点头。
如今农时也差不多过去了,如大荣江南地区稻子可以做到一年两熟。
所以农时比起其他地方要长一些,但其他地区都是一年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