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实战
- 朕杨昭,手撕隋末剧本
- 精锐家丁
- 2044字
- 2024-12-24 22:49:26
不知道是谁先提出的这个建议,反正,话音一落,便被众人给点头赞同了。
只有一个人持着相反的意见。
“不行!你们这个往大了说,那是欺君之罪!”李密痛心疾首的说道。
“那……”大臣们闻言,也开始犹疑了起来。
“陛下是英明之主,绝不会为了这点儿小事就胡乱发作的,你们不要侮辱了陛下。”李密眯起眼眸,严厉的扫了众人一眼。
俨然就是在说,他们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这时候,杨昭已经等不及了,蹙眉问道:“如何?总该有个结果才是。”
“额……”
“这个……”
在众人犹豫之际,李密已经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子弹从靶子擦肩而过,陛下再来一次,必能正中靶心。”
话音一落,众人惊叹的看着这位统领大人。
不愧是陛下面前的红人,这说话的艺术就是不一般。
“是吗?”杨昭倒是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
不过,他很快便笑了笑,觉得其乐无穷。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乍起,一个大臣蓦地叫道:“陛下,您中了,正中靶心了!”
“哦?”杨昭眉毛一挑,好奇的看了过去。
李密等人也惊疑不定的侧头望去,就见一个大臣站在一旁,兴奋的指着隔壁的靶子大喜过望。
“就是这里的靶心,陛下,正中呀,您真是神了!”这位大臣兴高采烈的叫道。
“……”众人默了。
就连杨昭都忍不住瞪大了双眼,失笑不已的摇着头。
他当时,瞄准的可是李密他们那边的靶子,怎么子弹却跑到了隔壁的那个靶心呢?
虽然正中了靶心,可距离他原本的目标,却是相差甚远啊!
这……
都不知道该说他准度神奇,还是说他运气好了!
意会过来的随从们,也都忍俊不禁了起来。
不过,没有一个人胆敢表现出来,全都憋住了笑意,一脸苦大仇深的悄悄觑着杨昭。
“算了,你们回来吧,朕再试几次。”杨昭挥了挥手,把人都喊了回来。
大家都回来之后,那位大臣还不忘跟杨昭道喜恭维。
“陛下,您真是神人,天赋异禀,第一次使用鸟枪,就能有此成果,我们军中上下几千人,没有一人能有陛下的神威,陛下圣明呀!”
杨昭没好气的看着此人。
“好了好了,事实如何,你我心知肚明,再说下去,你是想让朕下不了台?”
“微臣不敢。”这名大臣赶紧认错。
杨昭笑着摆了摆手,“罢了,朕今日心情正好。”
重新将弹药填上,杨昭再度试验了几番。
经过了几次的调整角度,双手持枪的时候,总算不会微微抖动了。
这准度,也跟着提上来了。
虽然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正中靶心的乌龙,可是,好歹也能射中靶子了。
尽管只是边缘地带,可后续每次使用,都没有再脱靶了。
见此,诸位大臣也是极其惊讶的。
毕竟,鸟枪可不比弓箭,虽然同样需要射出,使用起来,却是截然不同。
刚开始接触,就有此成效,陛下不是天才,谁是呢?
过足了打枪的瘾,好半天后,杨昭这才歇了下来,把枪递给了高环,让他收好。
“这鸟枪,确实神奇。”杨昭接过侍从们递来擦手的布巾,笑道。
“能够研制出鸟枪,陛下居功至伟,臣等对陛下亦是拜服万分。”众多大臣们连忙说道。
这可不是恭维之言,句句发自肺腑。
“你们这批鸟枪,最远就是这个距离了?”杨昭比划了一下这里距离靶子的长远。
大臣们纷纷点头。
“最多也就只能到这儿了,所以,一旦使用起来,如果敌军采取冲锋,我军的鸟枪队列,就会被冲散。毕竟,这第一批鸟枪发射出去了,根本来不及调整第二批,敌军就会冲上来,根本没有多少自保能力。”
谈起这实战的问题来,大臣们也都唉声叹气。
虽然他们也为制作出了鸟枪而万分自豪,可是这使用方面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
神奇归神奇,但是,如何用好才是关键。
毕竟,这个缺陷,还是颇为致命的,若不能解决,恐怕也会成为一军的鸡肋。
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
不用了可惜,白研发了;
用了的话,士兵也是命,被冲散了,安危先不谈,士气一落,军心何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全军上下想破了脑袋,都未能奏效。
“而且,每次射出一发弹药,重新装上,都得耗费好一会儿,这效率太低了,战场之上,分分秒秒都是一条性命,臣等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说出这些火器布阵的难题,诸位大臣脸色也有些为难。
亏他们还是专业人士,陛下都已经把最难解决的火器研制的方方面面都交给了他们,好不容易研制出来了,他们却是连排兵布阵都搞不明白。
这岂不是浪费了陛下的一番苦心?
最难的事情都被陛下解决了,剩下的这些皮毛,他们居然都无能为力,果真令人惭愧。
都有些没脸面见陛下了……
看着他们难看的脸色,杨昭却是微微一笑。
“怎么?你们难道忘了,楚汉争霸时期,韩信为了对抗项羽,曾经摆出个怎样的战阵?”
“嘶……”
很快的,一道吸气声乍起,李密瞬间反应了过来,双眼一亮。
“陛下,您是说,战车阵法?”
见此,杨昭满意的颔首,“果然还是李爱卿深知朕心。”
“末将感谢陛下解惑,此番,末将可算是醍醐灌顶,彻底清醒过来了。”李密激动不已的执手说道。
看着此情此景,众多负责火器研发的大臣们一脸好奇,一些军官大臣则满脸思量,心里兀自斟酌着。
“李统领,您想到了什么,不妨说一说,我们也好商量一下。”
其他人等不及了,忙不迭的问起了李密。
李密先是朝杨昭敬服的行了一礼,这才朗声道:“改装战车,一车四人,两枪。两人推车,车上一人负责发枪,一人在后面填充弹药,两把枪轮流使用,就可以解决填充弹药缓慢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