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辽国的局面
- 异宋:从小吏开始纵横天下
- 四时山色
- 2252字
- 2024-12-26 18:03:38
辽国使馆,怀信驿。
一处偏僻的厢房,室内只点着一支蜡烛。
灯火昏暗,萧干、韩德让和使团名义上的主使耶律古只围着一张小圆桌,面色凝重。
“还没有阿鲁不和查喇的消息吗?”
萧干向耶律古只发问。
耶律古只摇了摇硕大的脑袋。
于是两人一齐看向韩德让。
“韩大人......”
韩德让盯着桌上跳跃的烛火发呆,仿佛没听到二人的对话。
任谁都想不到,在座三人之中既有皇族姓氏耶律,也有后族姓氏萧,但真正的主事之人却是这个年纪最小的汉姓男子。
然而萧干和耶律古只丝毫不敢怠慢。
因为这个看似文弱的年轻人,不仅才智过人,精通政务,能守善攻。
更重要的是,他是现在辽国实际的掌权者,萧太后最倚重的心腹。
甚至有传言,他时常出入萧太后寝宫,两人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私情。
当然,在契丹人看来,太后养面首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问题在于,他是蓟州的南面官,即汉人官僚家庭出身。
因先皇体弱,萧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就已经在先皇的默许下把持朝政了。
在她主政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提拔了一大批幽燕之地的南面官进入中央。
其中的代表就是韩德让。
这不可避免的就让契丹的旧部族首领们产生了剧烈的仇恨。
而萧皇后在此期间展现了她极其残酷的手腕。
她趁着契丹人传统的木叶山大祭,当场逮捕了七十多名反对她的部族首领,并下令全部处死。
民族矛盾被暂时镇压了下去。
然而,压制的手段越铁血,反扑的力量就越大。
去年先皇去世,萧太后代为传达遗诏。
立年仅十一岁的二皇子为帝,萧太后临朝称制。
这个安排如导火索,旧贵族们立刻勾结皇族内部的不满者们发动了宫廷政变。
在这次失败的政变中,萧太后的本家除了她自己,全家被杀。
大皇子则在政变失败后,被残党保护到了北方上京临潢府拥立为帝。
从此南北对立,相互攻伐,国中大乱。
这就是辽国的现状。
也是为什么本次的使团名义上的正使是耶律古只这个武将。
因为其他姓耶律的皇室成员,要么在政变中被杀,要么不可靠。
如果用他姓的契丹人做正使,又容易被宋朝察觉出异样。
韩德让一行人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受命出使大宋。
而他们所承受的使命,十分艰难。
一是不要让宋方看出国内的破绽,打消他们短期内对北方用兵的企图。
二是为小皇帝迎娶长宁公主。
这两个使命都是意在缓和双方关系。
但尺度如何拿捏颇为棘手,若一意委屈求全,反倒让对方看出破绽,得寸进尺。
结果韩德让刚到汴京就知道,第一个任务已经失败了。
宋朝的种种安排表明,赵匡胤多少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
他接下来的目标,很可能就是北伐。
只是他还不确定动乱对辽国的损耗有多大,故而通过各种手段试探他们。
于是韩德让当机立断,若是无法阻止宋朝对北方用兵,那就干脆表现得野蛮强势一些,尽量引导宋朝去打北汉,而不是直取幽燕。
北汉虽然与辽国唇齿相依,但毕竟不是本国土地。
以宋朝现在的实力,如果辽国不全力支援,拿下北汉应该不是难事。
只不过也就这样了。
北汉地势险要,但地贫人稀。
宋朝攻灭北汉以后,不缓个两年绝对没有实力再行征伐。
而幽燕之地才是辽国的核心。
其实所谓的燕云十六州中,瀛、莫二州已在十八年前,后周柴荣北伐过程中被收复了,即所谓的“关南故地。”
此后,临近的涿、幽、蓟州,不断有大批的汉人向关南逃窜。
而这些传统汉地,以辽国十分之一不到的土地面积,几乎贡献了辽国一半的赋税。
这也就是为何辽国会在“关南故地”上与宋朝来回扯皮的原因。
也是因此,萧太后虽然自己是契丹人,却大力扶持幽燕汉人。
她在幽燕一带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减免赋税,免征徭役,为的就是笼络汉地人心。
甚至为此不惜清洗同族的契丹人。
韩德让作为辽国南面官的代表,自然能够明白她的一片苦心。
其实他也不确定自己现在的安排能不能成功。
毕竟赵匡胤是当世第一雄主,心思之细腻,用兵之出神入化世所罕见。
但是他也不是完全没有底牌。
一是,幽燕的核心大城,幽州,城池极其坚固,兵多粮足,绝非轻易可以拿下。
时间一久,南唐不见得能安分。
二是,赵匡胤已经年过五旬。
身体状况恐怕很难如往常一样领兵亲征。
这一点在他前两日朝参的时候更加笃定。
因为那时坐在高位的赵匡胤,总是一副睡眼朦胧,提不起精神的模样。
而要攻伐幽燕,非倾举国之兵不可。
以宋军的作派,朝廷绝不敢让前线武将握有重兵。
这两点,赵匡胤自己应该也清楚。
至于迎娶长宁公主.....
他眼下还是束手无策。
赵匡胤偏殿会见他们的时候,虽然没有直接拒绝。
但是也没有答应他们见长宁公主一面的请求。
理由也找的滴水不漏——长宁公主并非他所生,他无法代她做主。
他分明只是吊着他们做试探而已。
这个结果早在韩德让的预料当中。
所以朝参前一天,他和萧干就根据之前隐藏在汴京的探子那得来的消息,去拜访了张修。
就他所知,这个叫张修的“陪射”,与长宁公主明面上是师徒,私底下却有着不同寻常的个人关系。
甚至他现在住的宅院就是长宁公主送的。
韩德让很自然的就怀疑这个长宁公主是不是生性放荡,水性杨花,所谓的弟子只是“面首”的别称。
这样的女人就算贵为公主,也决不能嫁给本国皇帝。
不过在与张修接触之后,他松了口气。
这个少年显然不是那种贪图富贵,趋炎附势的人。
他虽然身居价值数十万贯的宅院,身边美婢环绕,但是穿着却十分朴素。
身处低微,但不卑不亢,眼神清澈有神,隐约可见其志向不凡。
这样的人中之龙不可能甘愿给人当面首。
不过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张修竟然收了他的礼物。
韩德让琢磨了一个下午,才谨慎的猜测,是不是此人因为雄州出身而在宋朝备受歧视,一直郁郁不得志。
所以有意投奔辽国?
这点他不敢妄下断言。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张修对辽方的态度并不恶劣。
那自己下次再登门拜访谈正事,就不会显得尴尬了。
本来事情到这里,一切都还算顺利。
直到前天傍晚传来了两个使团成员失踪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