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五省总督府二堂,朱燮元正躺在一摇椅上,阳光顺着堂外一株红枫树树叶的缝隙,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形成一道道昏暗浮动的光斑,他闭目微瑕,表情很是舒闲惬意。
嘿嘿,为祸四川,贵州七年的安邦彦、奢崇明被自己一举荡平,他们麾下的十万叛军死的死,降的降,只剩一个年轻安位龟缩在深山老林里不敢出来。
形势可以说一片大好,朱燮元相信不出几个月,那安位必会归降,如此西南大定矣,自己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歇息歇息了。
也不知道宜儿回来没有,否则承欢膝下,实在是人生一大美事,老实说朱燮元派朱兆宜上京是有私心的,他眼见秦良玉之子马祥麟被调去京城,起了心思。
故意派儿子朱兆宜上京,希望能陛下留个印象,等将来自己上报有功名单,把兆宜加上去,哈哈,说不得就受陛下看重,调去京城,腾飞九天,遨游大海去了。
正想着,一名属官匆匆闯了进来。
被突然打断心绪,朱燮元很是不悦,提高了音量:“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你还像个朝廷命官的样子吗!”
那官员被他这一喝,愣在原地不知所措,但很快反应过来,连连作揖告罪道:“督宪恕罪,督宪恕罪,实是天使到了,就在大堂等您!”
轰!什么!天使?天子的使者来了?
朱燮元不敢怠慢,当时就从摇椅上跳了起来,疾步向外走去,边走边朝那官说道:“快召集所有总督府官员,速去大堂!”
来到大堂,只见一太监打扮的人正坐在左列第一位,而朱兆宜正坐在一旁陪着聊天,朱燮元快步走到二人身前,对那太监抱拳朗声告罪道:“不知天使驾到,本督实是有失远迎了。”
那太监一听他这话,再看他身上红色官服,心下了然,面前之人定是刚立下大功的朱燮元了,此人简在帝心,不可得罪。
那太监赶忙起身,回礼恭维道:“哪里哪里,督宪立下奇功,定鼎西南,连陛下也是连连称赞,洒家岂敢劳督宪相迎?”
说到这,他顿了顿,正色道:“洒家司礼监高宇顺,奉陛下之命,有一道诏书要交给督宪。”
朱燮元点了点头,说到:“还请天使稍待,待总督府众官到齐后再宣读旨意。”
可出乎朱燮元意料的是,高宇顺却连连摇头,弄得他满头水雾:“天使这是何意?”
见他一脸不解,高宇顺正要开口解释,可一旁的朱兆宜却先他一步:“爹,陛下吩咐了,此诏书只可示于您前,不得有外人。”
啊!朱燮元张大着嘴,看向高宇顺,高宇顺笑着点了点头:“正如贵公子所言,此旨是陛下特别给您的。”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有圣旨还搞这么神秘?不让人知道。
可他也没问原因,待看过诏书之后就知道了,他看了眼朱兆宜,吩咐道:“宜儿,你出去守着,莫让任何人进来!”
“是!”朱兆宜领命而去。
待朱兆宜走后,朱燮元正要跪下接旨,可却被高宇顺扶了起来,高宇顺笑道:“督宪不必如此,此诏陛下说了不必宣读,只需督宪看过便可。”
这下让朱燮元更是疑惑,陛下究竟有什么事?神神秘秘的。
高宇顺拉着他在椅子上坐下,然后从袖中取出一个黄色锦盒,打开盒盖,双手将里面的诏书递给了朱燮元。
朱燮元看了高宇顺一眼,只见对方眼神高深莫测,微微颔首,这才双手接过,打开诏书看了起来。
轰!方才看到诏书的第一行,朱燮元便如遭雷轰!骨子里不住的发冷,眸中满是震惊与不可思议,神情渐渐变得扭曲,很是骇然,两手剧颤,几乎握不住那道诏书。
良久,他才艰难地咽下一口唾沫,整个人像被抽干了力气,脸色发白,嘶声问道:“这......真是陛下旨意吗?”
朱燮元很是惊愕,他怎么也想不到,身为一国之君,居然有如此毒辣心肠!
没错,朱由检给他的诏书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写着,倘若水西安氏负隅顽抗,冥顽不灵,可放火烧山。
陛下啊!放火烧山四字,您写得倒是轻巧,可压在贵州那就是上万条活生生的人命啊,而且一旦火势控制不好,祸及周边百姓,那还了得?
朱燮元看向高宇顺目光中,既有质问也有纠结,高宇顺目光闪躲,没有正面回答:“陛下从未下过此道旨意,一切都凭督宪自决!”
。。。。。。
朱兆宜在堂外拦住了被朱燮元召集而来的众官,等了许久后,房门被人从里面打开,高宇顺走了出来,可他现在哪有先前笑容可掬的模样,脸色颇为不太好看,想来是和朱燮元吵了一通。
朱兆宜和一众总督府官员想上前套个近乎,可高宇顺目不斜视,没理会任何人带着手下径直离开了,手上还提着一个黄色锦盒。
朱兆宜见状,连忙步入堂内,只见朱燮元瘫坐在椅上,双眼无神,茫然的看着屋顶。
朱燮元走了过去,问道:“爹,圣旨呢?”
崇祯元年五月,五省总督朱燮元派人前往织金劝降安位,也不知是因何原因,第二日安位就宣布归降,朝廷大军进驻水西。
朱燮元奉朱由检之命,在水东和水西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世袭制,委派流官直接进行治理,并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
从前没有百姓敢进入这些土司盘踞之地,哪怕看着良田近在眼前,也不敢耕种,现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耕种了,携荡平水西之势,一众土司莫不敢言,朱燮元恩威并用,劝说让这些土司主动实施改土归流,能不动武尽量不动武。
可若真要动武,那便宛若雷霆,声撼九天!好几个不听话推诿的土司,很快便被大军扫平,兵威之下,加上安邦彦、奢崇明前车之鉴在前,土司们纷纷向朝廷交出印信和兵器,表示愿意接受改土归流,四川,贵州一时大定。
可四川,贵州定了,山西大同却战火纷飞,蒙古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汉率兵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