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乾帝国的盛景!

“父皇?”李昭文疑惑的问道。

“是的就是陛下!”

“前些日子,晚上当差的时候睡着了,被陛下发现了。”

“陛下罚我背诗三首,次日检查。”

“四哥,你是知道我的,让我骑马射箭还行,让我背诗那不就是让我死吗,但陛下都话我又不敢不听,只能背了。”

“第二天陛下让我背的时候,我一个字都不记得了,只能现写了。”

“哦?”李昭文顿时来了兴趣:“现写?你是像说现编吧?怎么样,父皇怎么说?”

“四哥,你就别埋汰我了,我给念一念我现写的诗吧。”

石头诗。

皇宫有大石头,远看石头大,近看大石头。

果然石头大,石头果然大。

“哈哈哈!”李昭文乐得合不拢嘴。“真有你的啊!”

“父皇怎么说?”

“陛下气笑了,直接让我把这首诗抄一百遍,不然四哥我现在也记不住,然后就让我打扮的书生气一些,虽然不能真正像个读书人,至少沾染一些气质。”

说着,陆绎又苦着个脸,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水。

“父皇这话倒也没说错!”李昭文眯着眼睛:“多学学读书人的东西,总归是没错的。”

“所以说,你今天怎么想着来我这了,你那个说想我了,我府上的马车夫都不信。”

在偏房喂马的聂老打了个喷嚏,看着屋顶的房梁,暗暗想道:太久没清理了,房梁都有灰了。

见瞒不过去,陆绎小声说道:“是陛下让我来的。”

“来监视我?”

“不是。”

“陛下让我来保护你。”

“……”

沉默许久,李昭文开口道:“既然来了,那就住下吧。”

“四哥,还有一件事,陛下说了。”

“按照往些年的传统,祭圣大会前是诸国上供的日子,周围大小国家都会来我大乾朝贡,陛下也会按例准备宴会,宴请诸国使臣,同时也会献上一场诗文大会,以文会友。”

“陛下希望四哥你能到场,除了不在京城的九皇子外,其他皇子都要出席。”

陆绎语气十分认真道。

诸国大宴会,皇宫诗会?

听到这,李昭文忽然想起来了。

按照往年的流程,确实是有这个环节,各方人物都会悉数登场,除去皇亲贵族,朝廷重臣,佛儒道三教代表也会派人出席大宴会,既镇自己教派的场子,也彰显大乾的大国风范。

这个时候,邀请自己去这个宴会,父皇到底在想些什么。

三年前的事情难道就能这么轻飘飘的过去了。

那些和他有仇的人,还没死!

而且他那几个好兄弟们,都还没出声呢。

大皇子和二皇子的矛盾已经摆在了明面上,这诗会往年都是他们的门客各领风骚。

大皇子,李长风,皇后之子,朝中支持者极多,文臣武将皆有,也是最有希望成为太子的人选,但是奈何本人能力欠欠,做事待人少了些手段,是个平庸之辈。

另一个二皇子李维贤,陈贵妃之子,也不乏支持者,多为老臣,而且在李昭文的印象中,此人从小名声就极好,聪明伶俐,礼数周全,待人谦和有礼,喜怒不形于色,最喜交友,门客总多。

门下的幕僚和能人异士也不少,其中不乏道门练气士,儒家君子,以及一些其他三教九流。

国师曾言:二皇子有贤明之相。

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对其他皇子皇女的极好,哪怕是李昭文在小的时候也受过他的关照。

“陆绎,这次宴会,我就不去了。”李昭文对着陆绎的眼睛,神色淡然道。

“四哥,为何?”

“此次宴会不是正好让京城里的人知道你回来了吗?”

陆绎愣住了,神情不解的问道。

李昭文面无表情道:“你也不是不知道为兄当初得罪了多少人,而且素来不是一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人,只懂些风花雪月的事,这诸国宴会,都是些阿谀奉承之事,待着浑身不自在。”

“再说了,有人还躺着没苏醒呢?”

陆绎没想到他会拒绝,开口劝说道:“四哥,我帮你把事情都安排好,你只要参加诗会,我肯定能提前把做好的上成诗篇交给你。”

到时候肯定能惊艳全场!

李昭文看着浓眉大眼的陆绎。

好啊,你个陆绎,没想到没过去多久,这种方法都弄得出来了。

李昭文笑了笑,心头不知是该欣慰还是无奈。

不过对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他好,这一点还是让他很感动的。

但是。

皇位,夺嫡,都不重要。

李昭文叹了口气:

“诗作还是算了吧,我们家最有文采的是小八,他从小就酷爱读书,是状元之才,

可惜生在了帝王家。”

之后,陆绎就走了,终究还是没有住在府上,不过四皇子府周围多了不少锦衣卫,日夜巡查。

分不清是保护还是监视。

“小慧。”李昭文轻唤一声。

“小慧在,殿下。”

“商会的铁算盘在京城吗?”

“在的。”小慧出声道。

“好,我们过几日去看看他。”

……

时间飞日,大乾的城门愈发拥挤。

今日,对于大乾帝国的首都,京城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天。

京城的百姓从白天到晚上能看到驮着货物的巨大木车,在锦衣卫和禁军的保护下,陆陆续续的进入皇城神武门之中。

这些都是诸国上供的奇珍异宝,意义重大。

一到晚上,京城更为热闹。

京城明灯司,宿卫禁军都是来到街道之上镇守,维持秩序,高处哨塔也有士卒在监视,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人流鼎沸,黑檐瓦砾下是一艘艘轿子和宝马穿过百竖千横的百宝坊间,豪绅官吏云集,白马雕车川流不息,花灯如海,穿过京城的河上有花船,上面有不少舞姬灵动的摆动蛮腰,展示舞姿。

东、南、西、北城青楼的清倌儿,坐在楼阁之内,手持琵琶,展示琴艺,各大书院的儒生读书人一到年关也放了假,最爱坐在雅阁之间,评头论足,点到心爱的姑娘,欣赏书画琴棋,共讨人生大事;

醉熏酒客围在客栈酒馆,听着说书人讲述中土天下的各种离奇古怪之事,譬如:寒门书生远行科举,功成名就归来,以浩然之身见发妻,才发现妻子却是青蛇妖;

佛门生天内,吃斋诵佛、晨钟暮鼓的清美尼姑是如何喜欢上了道教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诸如此类。

这些都只是大乾帝国的冰山一角。

不少小国使臣来到,才会发现光和盛世的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