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

半个小时后。

黎拨抬起头,缓缓说道:“版税10%,首印三万册,合同签订后先支付50%,余下部分等小说正式出版后再说。”

李浮没有马上答应,黎拨又道:“出版后书籍定价大概30元左右,10%的版税,首印三万册就是9万的版税,签合同后支付50%就是4万5千。”

李浮点头:“没问题。”

“我这就让人去拟定合同,你看过无异议后,咱们就签约。”

“好。”李浮点头。

“对了,你刚说这是你最不擅长的题材,不知你最擅长什么题材?”

“恐怖、科幻、爱情、武侠、仙侠、玄幻、商战——我都行。”

黎拨深深地看了李浮一眼,然后由衷地说道:“李先生,我比你可能要年长二十岁,也比你多吃了二十几年咸盐,今天有几句话要奉劝你,有时候一些没谱的话尽量要少说,就比如现在,在听到你罗列出这么多的小说分类之前,我其实是看好你的,因为《奋斗》的质量我心中有数,但在你罗列出这么多擅长的小说分类后,我现在连还要不要签这本《奋斗》都变得有些犹豫,因为你的话让你看起来不是很正常。”

“多谢黎主任教诲。”

“今后有其他作品随时找我。”

“到时候再说吧。”

……

11月初。

陈燕办好高考报名的事后又回到京市。

这一天她做了一大桌子的菜,丰盛到好似要过年。

“《奋斗》杀青我还没来得及恭喜你呢,大才子。”

“那咱俩走一个!”

“走一个!”

两人碰杯,陈燕辣的直皱眉,可嘴角却始终是在笑的。

李浮夹起一筷子鱼肉送进嘴里,陈燕静静地观察着李浮的反应。

“好吃……真他妈香,几天不见,你手艺见长啊。”

“这次回家和我妈学的。”

“不错不错,做的和高级饭店做的鱼一个味。”

“真的?”

“当然了,这还有假?”

“那我以后多给你做。”

“那我可有口福了。”

夸家里的饭菜做的和饭店一个味道,在李浮老家那边,是对一个人的厨艺的最大肯定。

“你想考影视院校,还是要报一个培训班,钱的事别担心,这钱我借你,报哪个班就在哪个附近租个房子,平时也方便点,省着来回跑。”

陈燕闻言吃饭的动作一顿,她沉默了一会,才默默回应了一声:“好!”

……

几天后,陈燕报名了一家艺考培训班,然后便从李浮这里搬了出去。

时间进入11月中旬,李浮在自己的电脑上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文件夹:《解忧杂货店》。

这本来自东野圭吾的温馨治愈小说,自在华夏出版以来便是各大平台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客,七八年间在华累计销量破千万。

街边有一家老旧的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店前门卷帘门上的投递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门的牛奶箱里得到答案。

杂货店里的时间线和外界并不相同,写下烦恼的主人公受到杂货店回信的影响,人生轨迹发生微妙的改变,这些改变在杂货店里的人的眼里,只在一瞬间就已经完成,而把这些改变看在眼里的杂货店中人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五个独立的小故事,一群各不相同的人,被神奇杂货店和彼此间的善意连接在一起,写下烦恼的人或多或少都没有听从来自杂货店的建议,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建议错误或者无用,最终每个人都因此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小说没有惊天转折,没有大悲悲喜,但让人回味无穷,让人心情得到治愈。

2001年12中,李浮完成了二十余万字的最新小说《解忧杂货店》。

第二天,他带着新书再次踏入华艺出版社的大门。

“美女你好,我又来了,找你们黎主任。”

前台小姐疑惑道:“您这是……又来送稿了?”

李浮点头。

“黎主任出差了,我给你联系一下邱编辑吧。”

不大功夫,李浮就又见到了上次的那个女人。

“你能做主?”

女人被李浮这句话气的够呛。

既然已经来了,自然没有不给人家编辑看稿的道理。

“你放心吧,黎主任之前交代过,对你的作品要特别重视,只要新作能有差不多《奋斗》的质量我也能拍板继续给您10%的版税。”

其实黎拨的原话是:“哪怕比《奋斗》差一点也要给10%的版税。”

又是那间办公室,邱编辑翻开了李浮的第二部作品。

……

大约一个小时后,就在李浮已经有些不耐烦的时候,邱编辑终于合上了面前的小说。

“这本书和《奋斗》不是一个人的作品。”

邱编辑突然语出惊人。

李浮闻言眉毛一挑,险些恼羞成怒。

“邱编辑是什么意思?”

邱编辑深吸一口气道:“短短一个月时间,从《奋斗》到《解忧杂货店》,没有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并且文风巨变。”

李浮有点想离开了,这天没法聊了,然后邱编辑轻轻一拍办公桌,说道:“10%的版税我就能做主,想要12%的话,要等黎主任回来。”

接着她又道:“等等吧,以这本新书的质量,拿12%的版税应该不会太难。”

“那我再找别家看看吧。”

邱编辑的一句文风巨变的评语,让李浮心里颇不自在,他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撤为敬了。

而李浮还没出华艺出版社的大门,邱编辑的电话就已经紧急打到了黎拨主任的手机上。

“黎主任,李浮刚从公司离开,他说再找其他出版社看看。”

“怎么回事?”

“今天他带了新作过来,而且质量很高,比《奋斗》要高的多,我知道10%的版税肯定是留不下这本的,就说等您回来应该能给提到12%。”

“你再说一遍?”

电话那头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八度。

“你是说你已经和他说了他的这本新书有可能拿到12%的版税,结果他还说要再找其他出版社看看?是这个意思吗?”

“嗯,不过他的这本新书确实质量极高。”

邱编辑的话把电话那头的黎拨干沉默了。

片刻后黎拨道:“他想找别家就让他去找,咱们拦他干啥?我就不信能有出版社比我出的价还高!12%都不同意,那他就等着自己的新书留在自家的抽屉里慢慢发霉吧!”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