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贾政被贾雨村欺骗。
- 红楼:我教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 霸业无双
- 2053字
- 2024-11-29 02:33:42
“打赌就打赌。”
“我才不怕呢!”
“输了可不要不认账!”
林黛玉觉得自己赢定了,没有丝毫输的可能。
“当然。”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贾环点了点头,对着林黛玉自信的说道。
如今贾环已经开始思考等会向林黛玉提出什么条件。
……
荣禧堂东廊三间。
侧室。
贾母从太医院回来后,已经饿得饥肠辘辘。
本以为王姨娘、周姨娘会准备好山珍海味,供她享用。
结果饭菜不仅难看,还难以下咽。
他们院子里已经没有丫鬟、奴仆伺候。
像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之类的杂事,只能他们自己动手。
今天的饭菜,是由王姨娘和周姨娘、邢夫人准备的。
“哼。”
“这是人吃的东西吗?”
“你们是想饿死我吗?”
贾母黑着脸,尝了一口王姨娘做得饭菜,直接把筷子扔在地上。
“母亲息怒。”
“儿媳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
“只是儿媳以前从未做过饭,只能做成这样。”
“这都要怪贾环那个逆子。”
“要不是他把我们身边的丫鬟都带走了,我们也不用吃这些难以下咽的东西。”
王姨娘的脸上露出仇恨的目光,恨不得把贾环给生吞活剥。
贾母也知道王姨娘以前从未做过饭,如今做成这样,也不能怪王姨娘。
“老祖宗。”
“这些饭菜根本无法下咽。”
“宝玉想吃糟鹅掌鸭信、火腿炖肘子、茄鲞、鸡髓笋。”
贾宝玉来到贾母的身边,可怜巴巴的看着贾母,向贾母撒娇。
贾母看到贾宝玉可怜巴巴的模样,立刻心软了。
“罢了。”
“我去找环哥儿谈一谈。”
贾母摸了摸贾宝玉的头,准备亲自去找贾环。
就在这个时候。
鸳鸯来到了这里。
“见过老祖宗、邢夫人,王姨娘、宝二爷。”
“环三爷请你们立刻前去荣禧堂。”
鸳鸯立刻向贾母、邢夫人、王姨娘、宝玉行礼。
“鸳鸯,出什么事情了?”
贾母对着鸳鸯好奇的询问。
“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嫡女林姑娘来了。”
“环三爷正在荣禧堂招待她。”
鸳鸯不敢隐瞒,把她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
“什么!”
“林黛玉来了。”
“快,快扶我去荣禧堂。”
贾母这个时候想起了贾敏,眼睛立刻湿润,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贾母非常疼爱贾敏。
当初得知贾敏去世,她难受了很长一段时间。
贾母活了大半辈子,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她猜到了贾敏很有可能是被人害死。
只是她毕竟是一个妇道人家,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无法为贾敏报仇。
为了避免林黛玉落得贾敏一样的下场,她几次给林如海写信。
劝说林如海把林黛玉送到她身边。
如今林黛玉来了,她内心的高兴、欣喜、激动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是。”
鸳鸯点了点头,来到贾母的身边,扶着贾母的胳膊。
贾母以前对鸳鸯很好。
虽说贾环掌控荣国府后,贾母已经失去了对荣国府的掌控,可是鸳鸯对贾母一如既往的尊敬。
“哼。”
“我身体不舒服,就不去了。”
王姨娘心情很糟糕,根本不想去见贾环母子。
“王姨娘,若您不去,环三爷又要责罚宝二爷了。”
“就算为了宝二爷,你也得去。”
鸳鸯对着王姨娘提醒。
“母亲,您还是去吧。”
贾宝玉想到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心里一阵畏惧,急忙向着王姨娘提议。
贾宝玉不想再受罚了。
“可恶啊。”
“那个逆子,就知道用宝玉来威胁我。”
王姨娘紧紧握住拳头,心里充满了不甘心。
……
贾政的书房。
当贾政带着贾雨村来到这里。
发现这里少了一些贵重的东西。
只是贾雨村在他身边,他不想在贾雨村面前追究这件事。
“贾兄,请坐。”
贾政热情的招待贾雨村。
“政公,你我一见如故。”
“叫我雨村就好。”
贾雨村自然想拉近和贾政的关系,连忙提议道。
“也好。”
“雨村。”
贾政点了点头,他也想交贾雨村这个朋友。
“政公。”
“在离开扬州前,如海兄还让我转交一件东西给你。”
贾雨村从怀里拿出一个小木盒,放在贾政面前的桌子上。
木盒上贴着林如海写得对联。
“哦。”
“是什么东西?”
贾政看着桌子上的小木盒,对着贾雨村好奇的询问。
贾雨村在来神京的路上,已经请能工巧匠,在不撕开对联的情况下打开木盒。
贾雨村早已经看了里面的内容。
“这我就不知道了。”
贾雨村摇了摇头,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仿佛他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
贾政拿起木盒,发现对联完好无缺,以为贾雨村没有打开过。
贾政不由自主的感叹道:“雨村不愧是真君子!如海没有看错人。”
贾政撕开对联,带来木盒。
看到木盒里有一封信和一叠银票。
贾雨村也看到了木盒里的银票,他的眼神没有丝毫的变化。
贾政观察到贾雨村的神色,心里对于贾雨村的为人更加的佩服了。
贾政没有去数银票,而是拿起信封。
打开信封,看了信里的内容。
林如海在信里提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询问贾母、贾赦、贾政的身体情况。
第二件事,拜托贾政照顾林黛玉。
第三件事,请贾政帮贾雨村重新走上仕途。
“雨村,关于你的情况。”
“如海在信里已经交代清楚了。”
“我一定鼎力相助。”
贾政非常欣赏贾雨村,便决定全力相助。
贾雨村闻言,脸上露出兴奋的目光。
“多谢政公。”
“政公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
“以后若有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贾雨村立刻站起来,向贾政行礼,郑重其事的保证道。
“雨村,相比你不辞辛劳,千里送林黛玉来京。”
“我这只是举手之劳。”
“应该是我感谢你。”
贾政握住贾雨村的手,感激的说道。
“政公,在下送林姑娘来京,可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和如海兄的情谊。”
贾雨村担心贾政以为他是一个挟恩图报的人,急忙向贾政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