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108,田园生活,更多的是“隐士”的心灵松弛感

108,田园生活,更多的是“隐士”的心灵松弛感

人生最可贵的,莫过于以一颗纯粹清澈的内心,还有生活中心灵松弛感。

田园生活,多了一分淡泊,少了一些纷扰;多了一分清闲,少了一分争斗。任窗外风雨飘摇,我自微笑,与时光同行。不求轰轰烈烈,只愿舒适坦然。

陶渊明有诗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热闹的人世间,喧嚣的红尘里,要想达到如此境界,就要好好地修炼这一颗心。

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境遇之中,都不要把自己的弦绷得太紧。

有人说:“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不管是老叟,还是幼童,那种安静的样子最是美丽,那种沉思的姿态最是赏目,那种默而不语的神情最是心生喜欢。”

要找到一份“松弛感”,以超然的心态,安静的样子来生活;以松驰的态度,来化解紧张;以乐观的姿态,来面对窘迫。生活就要多些弹性,灰暗单调时,涂抹上一丝你喜欢的色彩;平淡乏味时,添加上几味鲜香的作料。

拥一份闲情,任世间冷暖。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张淑萍说:“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都盛开在心底,最美的心底都藏在最真挚的感情里。”有风有雨的日子,才承载了生命的厚重;风轻云淡的日子,更适于静静领悟生活的美好。尝遍这世间冷暖,才能真正领悟一颗恬静如初、温润如玉的心。往后余生,掬一捧清水,握一份淡然,盈一眸清远,静以修身,随遇而安。

享一分独处,任自己放松

独处是自律的开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人们必须诚实的面对自己。

的确如此。一个人只有独处的时候,才能将全部的精力集中于自己。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独处是对定力的考验,也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独处时,我们面对的是完整的自己:不用迎合、不用刻意,只用在意自己。

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分配时间,通过自己的方式恢复精神和体力。

哪怕只是静静地欣赏一朵花,也是在慢慢滋养着自己的精神,感受着这个世界的美好,丰盈自己的灵魂。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他人的反应来了解自己的不足。

独处,让我们有机会向内审视,弥补不足,不断调整自己,花时间成为更好的自己。

享受独处,学会给自己增值,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就有源源不断的满足感。

守一份清静,度一场清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宋·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简单的菜蔬,乳白的茶叶,人间真正有滋味的,就是这清淡的欢愉吧。苏轼在这首词中找到了生活的诗意,找到了人生快乐的真谛。于山水处从容,于无声处清欢。生活,平淡才是圆满,平凡方生暖意。清欢,是人类心灵的纯净一隅,是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境界;清欢,是对人生、对生活的品味与享受,是对生活的热爱。心有清欢,岁月安暖。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清净的心境,那么,得到的一切,都会变成失去,而失去,则会引发内心的忧虑。心不静了,事事都会变得混乱,哪里还来的喜悦呢。烦恼从来不在外境,始在于心。只有当我们内心宁静时,才能真正感受到,快乐的存在。

寻一方闲逸,得一份自在。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李白《山中问答》

潇洒不羁如李白,也曾陶醉于闲逸自在的山水之间。有人不解,他说:“桃花飘落,顺溪而流,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是的,心之所向处,处处皆天堂。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便是人间幸事。至于那些不懂你的人,且随他去吧,无须多言,一个微笑,便可抵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