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读梭罗《瓦尔登湖》,悟独处境界,离人群越远,离自己就越近
翻开书,我们可以看到梭罗的两种人生状态:
一种是都市人群里的他,虽衣食无缺,却困顿迷茫,对人生充满了怀疑;
另一种是,他置身于瓦尔登湖畔,衣食供给都要亲力亲为,还无人陪伴,可他却活得自在舒心。
他那种宁静悠然的样子,让我真正明白,一个人只有远离人群,才能找回生命最本真的样子。
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而孤独。
越看《瓦尔登湖》越明白,人生来就是孤独的。
你跟别人声音不一样,想法不一样,长得不一样,人生追求也不一样。
在千千万万人面前,你只是你自己,没有人能完全理解你,也没有人能永远陪伴你。
就算你身边有很多朋友,有亲人陪伴,可是当你夜深人静醒来之时,你依然只能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你终究会明白,能始终陪伴你,不离不弃的,只有你自己的。
独处有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是惶惶不安,想要逃离,生怕被人抛弃;
第二境界,能安于寂寞,可以静下心来做事、思考;
而最高的境界,是在独处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梭罗,便是那个在独处中抵达最高境界的人。
他以自身经历写就的《瓦尔登湖》一书,更是给无数孤独的人,带来了内心的治愈。
人之所以迷茫是因为身处人群中,越深入人群,他们就越会迷失自我,变得更加盲目而平庸。
离人群越远,离自己就越近
《瓦尔登湖》中记载,他远离人群之后,在瓦尔登湖边的森林建造了一栋独属于他的小屋。他的小木屋,独立在湖畔林间。放眼望去,四周荒无人烟。离他最近的邻居,也在一英里之外,而人群聚居的小镇,则在更加遥远的地方。
梭罗之所以选在这里居住,也是因为他知道:
几乎不会有人跋山涉水,走那么远的距离,来与他进行一次无关紧要的社交。在这里,他可以尽情享受无人打扰的时光。
他与日月为友,与草木虫鱼鸟兽为伴。
白天劳作,开垦荒地,自己种植蔬菜瓜果。
晚上休息,可以安静地看看书、写日记,要么就摸黑去外面走走,感受那种极致的静谧。
在大自然的四季轮转中,他终于治愈了自己的迷茫,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他在书里由衷地感慨:“我的心自由了,欢乐和幸福填满了我的小屋。”
世人常说: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聪明的人,用独处成就自己。
与其被欲望裹挟,在最繁华处迷失自己,不如远离尘嚣,深居简出。
在一个人的时光中,让心静如平湖,你便能透过它,照见最真实的自己,也照出自己想过的那种生活。
梭罗独居在瓦尔登湖畔的两年时间里,摆脱了外界的束缚,抛却了物欲的羁绊,回归到了生命最本真的状态。
反观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归属感,不自觉地去迎合外界,结果越活越迷茫。
其实,比起外界的热闹与浮华,真正成就一个人的,反而是那些独行的时光。
法国作家马德说:“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明澈,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蓬勃。”
沉下心来做一个独来独往的人,过好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我们便能超脱世俗,直抵生命的最高境界。
两年多的独处生涯,早已让他明白:离人群越远,才能离自己的灵魂越近。
看了瓦尔登湖这本书,我认为梭罗到自然中是人性的自然释放
当你不再想维系跟任何人的友好关系,不再向任何人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你的现状,没有兴趣打探任何人的生活时,你会发现,这种状态下的你,才是真正的你,才是最好的你。
这是人真正的自我解放
我们都曾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为了迎合他人、维系关系而活得小心翼翼。
我们拼命证明自己的价值,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但当我们逐渐放下这些执念时,我们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
因为,真正的自我,是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自我,活出真实的自己。
这是人际关系的释然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度的依赖和维系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疲惫。
当我们不再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不再为了取悦他人而牺牲自己的时间和感受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会更加纯粹和真实。
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这是摆脱压力的束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努力拼搏。
这种压力不仅让我们感到疲惫,还可能导致我们失去对生活的热爱。
当我们不再为了证明而证明时,我们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需求,去追求真正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事物。
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价值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创造的。
成为真正独立的个体
当我们不再过分依赖他人的认可和评价时,我们会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价值不在于他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人生最好的状态:独处、知足、自洽
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生说到底都是一个去繁就简的过程,舒服自在,不判断他人的心思,不被左右情绪。
回归本真,返璞归真。
细品之下,人生最舒服的状态,享受独处,安时处顺,精神自洽。
享受独处
周国平的散文集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听过一个小故事:一人是砍柴的,另一人是放羊的,他们有次遇见,闲聊了一整天。结果牧羊人的羊吃饱了,砍柴人的柴呢?分毫未动。
我们花很多精力去社交,却想到得到一场空。总想在关系中得到什么,周旋其中,无意中被捆绑其中。
知乎上有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优秀?”
有个高赞说:“喜欢独处的人更优秀,因为他们可以在独处的时候,集中精力思考自己想要什么,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记得《流金岁月》里陈道明扮演的叶瑾言对合伙人说过一句话:“理想主义者,有时候是很孤独的,孤独前可能是迷茫,孤独后便是成长。”
其实这是他的真实写照。
虽然身处嘈杂的娱乐圈,但依旧享受独处。
曾坦言平时很看重独处的时光,一人待在家里,喜欢练习毛笔字,手抄《道德经》之类的古书,或弹钢琴,或挥笔泼墨,有时候还会陪夫人做手工。
冯小刚笑话他整日宅在家里,远不及一场饭局有用。
陈道明淡然一笑:“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声?不汲汲于名利,静下心来做一些无用却静谧美好的事,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庄子在《庄子·在宥》说过:“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合群是一群人的狂欢,独处是自己的自由。
享受独处,才会有独立的思想,才能守住本心,才有断舍留和。
安时处顺
《道德经》说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路遥的《人生》里高加林的永不知足,让他无论选择和谁在一起,都会觉得他是可怜的人。
和巧珍在一起时,他觉得巧珍会拖自己的后腿,容易呆在农村出不去,不做出终生约定。
他只看到巧珍对自己的不利,忽视这个姑娘对他有多好,忽略了她的付出,只看到是前途的绊脚石。
和黄亚萍走在一起时,又觉得自己不幸福,甚至会时常想念巧珍。
高加林的不安于当下,让他无论和谁在一起,都不觉得快乐。和巧珍谈恋爱的时,嫌弃她不能像黄亚萍那样给自己的事业助力;与黄亚萍做情侣的时候,抱怨她没有巧珍的温柔和体贴。
明明握着一手王牌,最后丢了工作又没了爱人,输的一塌糊涂。
人生的幸福不在过去,也不在远方,而在真正可以把握的是现在,已经拥有的一切。
得到时知足,拥有后珍惜,学会知足并懂得珍惜,才是人生值得拥有的状态。
看过一个故事:有个会酿酒的姑娘开了个酒庄,酒酿的好,但来的人不多。
一日,有位道士来买酒,却发现自己的钱不够。
酒娘心生怜悯,于是将酒免费赠与道士。
道士为了报恩,便打造了口井送给了酒娘。
那口井每天都能涌出美酒,酒娘的钱财也是源源不断。
过了段时间,酒娘又和道士抱怨,现在酒不用自己酿了,但缺少了喂猪的酒糟,道士听完后不语,转身离去。
从此酒井没再冒过美酒来。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贫贱亦忧。
习惯用外界的事物来填满内心,永远得不到满足,太过于执着,得到的只有痛苦和抱怨。
时光荏苒,懂得随遇而安,保持坦然,自得其乐,方能平和通达,自得其乐。
精神自洽
《海上钢琴师》1900,从出生到沉入大海,都没有踏出弗吉尼亚号一步。
其实他一生中有过两次下船的机会,一次是录唱片时,惊鸿一瞥窗外的少女,一见钟情。但在他走下游轮那一刻,在楼梯上驻足了几分钟,接着他将头顶的帽子扔进了水里,决然地返回了游轮,从此再也没有走下船梯。
最后一次,朋友麦克斯在已经废弃的弗吉尼亚号里找到了他,让他离开这艘即将被炸毁的旧船时,他拒绝了。
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弗吉尼亚号灰飞烟灭,也带走了1900的传奇。
就这样,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的1900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他选择如此,其实电影结尾已给了答案。陆地上有太多选择,太多诱惑,对于他来说太复杂,也并不是他想要的。
或许跟他从未下船有关,因为没有被俗世所侵染,所以他活得很纯粹。
也正因为如此,他比俗世的人更接近生命的真相。
1900清楚自己内心的需求,他获得了内心的自洽,这才是终极的幸福。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重构认知”,指的是,要在固有认知的基础上,学会为自己打开新的看问题的视角,新的解读世界的模式。
就是改变过去的认知基准框架,从而将消极的表述转化为积极的表述。
打破执念,直到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赋予力量的来源,也是自洽的方式。
《肖生克的救赎》里的安迪,不管是被冤枉进监狱,还是在监狱里被不公平对待,他没有选择怨天尤人,而是试着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这件事,尽可能地让每一天度过得乐观、充实有意义。
自洽犹如根定海神针,无论外在多么波涛汹涌,总能在内在的宇宙中找回秩序和安定。
不纠结,不拧巴,有着自己的节奏,才是最洒脱的人生。
最后
享受独处的清欢,与这个世界温柔相处;知足已拥有,温饱无忧;自洽自愈,悦纳自己,潇洒选择。
董宇辉说过: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若他们走进不了你的内心,就只会把你的生命搅扰得拥挤不堪。
人生就是在删繁从简的过程,不拘泥外界的变化,调整自己。
愿你我内心丰盈,坦荡自足,自得其乐,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与世无争
有一个领导退居二线后,完全放平心态,不在乎别人是否把自己当回事,自觉边缘化,不争情理,不计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高低和轻重,哪怕自己曾经给予关照帮助进步的人,都是一样。
他说。别人尊重他把他当回事是别人有修养,别人把他不当回事是因为他现在没有了任何可以利用的价值。他还说,并不是他不会做人,因为现在的人很现实,人,特别是当领导的人,在职与不在职差别还是很大的。
过去,他只要在此,别人都趋之若鹜,拚命往跟前贴,想在一起吃个饭见个面都要想很多心思。他退下来后,一些人都渐渐远离,甚至切割和撇清关系。
今天,一个朋友找他小聚。早上说好的他几个老部下都参加,可到了下午,有的说在外地回不来,有的说在打牌抽不开身,也没有一个人打电话跟他解释和说明来不了的原因表示一下歉意,似乎无视这个事情。这在他没有退下来时,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是世态炎凉,但领导活的很通透。他说,“富在身山有远亲,穷居闹市无人问”,这种情况很正常。各人忙各人的事,不能指望别人永远的尊重和追随,恬淡自安,闲雅自适才是自己应该有的心态。